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方法思考
2018-04-07刁书瀚
◎刁书瀚
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力学是非常基础并且重要的知识,力学中所包含的内容,其概念、解题思路等不仅仅是用于力学方面,还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电磁学以及热学中。所以,在今后的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力学解题一定的重视,不断拓宽自身的物理思维,还可以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本文即对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方法进行了思考,以期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
一、不断巩固物理基础知识
在进行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熟练的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还应该将掌握的物理知识合理应用到实际的练习中。并且,在物理学科学习中,除了要记住一些定理以外,还需要理解定理以及概念中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保证在解题中可以更好地运用公式以及定理。例如:我们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水平不高,因此常常会混淆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进行,对二者的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物理力学的解题,无法对物理问题进行准确的解答,最终使得自己的物理成绩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对于高中物理来说,要想提升物理的整体水平,提高物理解题的效率,就一定要熟练的掌握解题方法,尤其是在力学的学习期间,更加应该掌握解题技巧,针对题型,应用合理的方法,对受力物体进行综合的分析及考虑,然后能够准确的将受力分析图做出来。再比如:在某一条铁轨中,其可以分为四个点,分别是A、B、C、D。其中,C和D处于在一段平面内,而A与B则处于有倾角θ的斜面;B与C则是一段圆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B、C段的长度可忽略不计,而A、B与C、D都是相切状态。当在这一平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其从A滑到D后停住,可是此滑块在A的时候并没有任何速度;当滑块达到D的时候,使得用来围绕铁轨方向的均匀拉力将滑块由D慢慢拉到了A,如何才能将拉力对滑块所做的功计算出来是此题的解题重点。
针对上述的这一问题,我们在对其进行解答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滑块的受力情况,然后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条理的规律。分析当滑块从A滑到D的时候,A受到的力应该为重力,并且,铁轨对A的力应该是支持力和摩擦力这两种力,但是由于支持力与滑块的运动方向的状态是垂直的,简单来说,垂直状态的两种物体没有做功。所以,在问题解题的时候,可以利用能量转换定律进行解答,即当本题中已经明确是D滑到A方向滑行的时候,所得到的重力势能等于摩擦做功(mgh与Wf相等)。最后根据已知信息,展开受力分析,知道拉力做功与摩擦力做功是一致的,并且滑块的重力势能也会逐渐增大。最终的得出的结论是:根据运动守恒定律得知,WI=mgh+Wf=2mgh,其中,mgh是已知量,因此,拉力的做功为 2mgh[1]。
二、熟练的掌握物理解题存在的关联性
由于物理是一门理科学科,因此这一学科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物理力学解题的效率,提升物理的整体水平,我们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关联性以及发散型思维。一方面,我们在进行物理力学问题分析期间,会先进行整体分析,然后在进行单独分析,最后明确解题思路,理清各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现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解题。另一方面,在对物理力学进行分析阶段,由于物体为静止状态,如果处在特殊的环境下,还可能出现加速直线或者变加速直线运动。因此,自己在实际的物理力学解题时,应该综合利用物理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对物体受力情况的研究,开展联合性的分析。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而言,自身的思维关联性可以有效的解决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培养自身的关联性思维,同时还应该多做部分相近的物理题,保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题规律,进而探寻出解题技巧。此外,也可以加大对自身物理公式的关联性思维培养,保证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式含义,进而准确应用到解题中,提升物理力学解题的准确性[2]。
三、提升对高中物理定律的理解程度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不单单要学习牛顿运动的三大定律,还要在后期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等。由此可见,物理的基础内容对解题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圆圈,利用一个细且轻的杆,把圆圈固定在竖直的平面中,将套在大圆圈中质量为m的小圈作为质点,以大圆圈的最高位置从静止滑下为依据,其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圈到达大圈的最低位置时,计算大圈对于杆拉力的大小。在对这一物理题进行解答时,涉及到了定律较多,包括:机械守恒定律等。因此,解题我们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定律,熟练的掌握以及明确物理定律的内涵,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提升解题准确度。
结束语:在整个高中阶段,物理力学在整个物理学科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应该了解物理力学的解题方法,保证能够在学习中合理且准确的运用物理语言,提升解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