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图的运用

2018-04-07林春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导图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林春炎

引言:图像是另一种地理语言,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初中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工具。如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图像作为工具辅助教学,则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果也会得到优化。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预习中的应用

预习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在图像教学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图像开展预习活动[1]。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预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因此笔者试在下文中分析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地理复习中的渠道,仅供参考。如在讲《中国的气候》相关的地理知识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选择“气候”为主题,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思维导图框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气候又可以分解为四个一线分支结构,分别为东西干湿的显著差异、冬季和夏季南北的温度差异、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然后针对四个分支开展详细的内容研究,确定分支下的小分支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思维导图在学生的自主预习环节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避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盲目预习的情况,使学生逐渐掌握了明确的思维导图应用方式和预习思路,利于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为新知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图像教学方法应用把握适度性

尽管图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并且应用效果良好,是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质量提升的辅助跳板,但是教师在应用图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要把握适度性原则,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空洞、无效[3]。例如:在《中国的地形》教学中,我就将课本中说到的平原、盆地、山地、丘陵等常见地形应用视频展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深化学生对不同地形的认知。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也进行图像堆积,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图像教学的效果也会被削弱,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由简到难进行图像分析

图像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理论知识教学提供了理论串联方式支撑,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提升,但是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图像的由简到难的过渡,例如,初中地理中《经纬网》板块教学,由于这部分知识属于初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像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进行区域时间展示,包括: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四个国家,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图片,进一步分析不同时区的时间其实是不同的,然后我接着提问:“同学们能不能针对图片中这一现象给予一个定义?”,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反应,即这种现象就是时差;接着我展示临近时区的时间变化,要求学生总结规律。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可以发现,临近时区的时间之间具有增加或者减少1小时的规律,由此我引导学生开展时区计算。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我们可以看见,利用图像教学方法可以实现知识由简到难的过渡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知识教学需求应用图像进行直观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四、利用图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图像教学法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上起到的作用非常显著,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学可以结合图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4]。例如,在学习《气温和降水》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变化图寻找一年内气温最低的月份和最高的月份,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种显著温差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应用柱状图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引导学生找到一年内降水量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了解气温分布情况,然后分析地区气候规律。例如,某地7月份气温超过30℃,冬季温度低于0℃,同时降水量也主要集中于7月份。通过上述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雨热同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结束语:综上,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图像教学法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上起到的作用非常显著,根据不同的地理知识教学目标,教师在图像选择上也应该制定不同方案,促进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初中地理教师在应用图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地理知识教学需求,遵循图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为促进图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质量提升,本研究将对初中地理中图的运用方法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导图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烃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第6章 一次函数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