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新视角
2018-04-07卢钟玲
◎卢钟玲
众所周知,上海课改已经历30载春秋,并取得了巨大的改革成就。这无疑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为教书育人提供了巨大帮助。然而,改革的深化并没有彻底解决一些遗留的顽固问题,且时代的进步也新添了不少新的难题。对此,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点上,我们更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找出今后的方向,坚定育人的初心,以此客观、全面地看待生物课程改革,力求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上海基础教育改革。那么,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开展生物教学工作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生物课改的得失成败,形成了以下几点浅薄认识。
一、落实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生物素养
上海课改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年,这其中的有过迷茫、有过失败,但最终却也迎来了阶段性的成功。那么,什么是新课改呢,它有哪些具体要求呢?对此,笔者认真研读了上海市有关教育文件,并形成了一些个人认知:
所谓新课改,其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不同科学因其性质和特点不同,设有不同的课程标准和具体要求。以初中生物为例,《标准》曾明确要求,初中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此外,《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相关文件精神,深化相关教育改革思想,落实相关教育改革要求,以此找出准确的努力方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今后的实践教学做好打算。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倡探究性学习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当前新课改的最大亮点,但也是最大难点。初中学生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尤其是在家长、教师包办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其自主探究能力相对较弱,稍有不慎就会令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或者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以至于无法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自然也就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基于此,教师作为学科负责人,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科教学、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并做好前期的思想教育、教学准确等基础性工作,以此来有效达到既定的预设教学目标。
例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但笔者认为,要想保证探究活动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基础工作:第一,教师要明确探究活动目标。我们知道,目标具有引导和指向作用,它可以令课程思路更加清晰。第二,教师要确定探究活动频次。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因此每次的探究活动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20min最佳,如果遇到时间周期长、结果显现慢的探究活动,则要进行巧妙拆解。如,笔者在开展“某一因子改变对生态瓶的影响”的探究活动时,在正式上课前已做了如下工作,如,令学生讨论了影响生态瓶的可能因子、设计并实施了实验方案、得到了最终的探究结果。一切准备就绪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解决学生的探究问题,以此提升学习效率。
三、创融多元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新课改实施以来,已涌现出许多新的、多元的教学方法,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新课改之前,我国生物教学大多沿袭“教师枯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但如今出现的“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板块教学”等新教学方法,不禁让师生眼前为之一亮,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更让其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比较完备、优化,班级学生也善于接受网络学习。另外,学校也大力提倡教学改革,创新多元教学方法,旨在提升教学实效性。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通过外出学习,习得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胆尝试,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学“微生物”时就运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并得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经验。首先,翻转课堂的教学周期长、时间跨度大,再加上微生物知识较为抽象,所以笔者在暑期就进行了如下准备:引导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就该节内容填写了学习计划单;笔者也完成了教学视频录制等等,以此为翻转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正式上课后,笔者鼓励学生在课中自我展示环节中,总结归纳了有关微生物的分类、概念、繁殖等方面的内容,并就课下练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这一针对性辅导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最后,笔者与学生再次强调了学习了观察微生物的基本方法,以此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并为日后微观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强化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也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物教学中,还是在课改历史转折点上,我们都应该适时进行反思,以此重新回顾走过的历程,寻找过程中的不足,效弥补行动中的漏洞,以此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找准今后的课改方向。基于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积极反思,以此实现自身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例如,笔者在上完每节生物课后,都会进行有效反思,以此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并及时书写反思记录,以供日常借鉴使用。除此之外,笔者也经常将讲课过程制成教学实录,以此从教学仪态、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反思。这不仅提升了个人教学水平,还实现了课堂教学进步,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师一定要深化教育改革思想,落实教育改革要求,领悟课改文化精髓,并落实到生物教学当中,完善生物教学过程,提升个人能力水平,增强生物教学效果,进而为学生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