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8-04-07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时间有限,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碎片化的学习内容针对性较强,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而且在课外也可以用移动终端或者电脑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极大地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
一、制作系统的、成体系的微课
在实际教学中,一个或几个微课的使用意义不是很大。例如在中考计算题中,一道题实际上涉及到好几种运算,有的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算理不熟练,有的则对零指数幂、负指数幂计算模糊,有的对绝对值意义、倒数的计算存在问题……如果只有其中一个微课,那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因此,只有制作系统的微课才能有效地体现微课的价值。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微课的制作包括对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的制作、视频录制及后期的编辑等过程,工作量比较大,要制作多个系统的微课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团结、数学教师甚至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团队的力量,充分合作,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分解,并合理分工,进行制作,最后再把制作好的微课集中到一起加以利用。
二、微课优化教学内容,剖析数学重难点
初中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并且其中包含着许多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基于这一特性,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以促使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重难点来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水平。微课教学的本质就是针对某一细节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它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将原本平面抽象的数字转换为易懂的动态影像,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促使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提升。因此,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数学教师的喜爱。由此出发,教师可将数学重难点知识制作成立体的微课视频,以此让学生在聚焦式教学模式中形成针对性学习思维。
三、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手段时,需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质疑和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一般而言,设置疑问的微课视频教学,比较适宜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中,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微课技术引领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诠释。受教学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初中数学课堂还无法构建完全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方式训练自然难以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微课技术给学生构建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创设的方便迅捷性和开放的学习空间,主动收集并分析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料;或用微课网络资源下的人机互动、人际互动,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交锋,在信息的同时交互、异时交互中形成正确的判定,进而培养学生以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表达为标志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用微课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会有所不同。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学习微视频资源时遇到了困难,可以由学生反复学习使用;针对基础好善于思考问题的学生,要提供探究类微视频资源,首先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探究软件,此时学生可以在平板或电脑上,借助相关软件,调用直尺、三角板在已给出的实际问题图片上进行画线、并对已画出的线与线之间的夹角度数实时显示、动态调整、观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总结知识。如有部分学生在独立探究遇到困难时还可以参考笔者为他们提供的学生解读微视频资源,以便学生进行参考,完善自己的方法;教师讲解类微视频资源还可以供其他教师直接使用,为便于其他教师更好地按照智慧课堂构建思路调整教学环节,还给其他教师提供了设计思路、软件选择与说明的微视频资源,便于其他教师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使用。
六、结合微课章节的层次性,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为了使学生在已有的数学能力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意识势在必行。只有具备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认知,学生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在思考问题时做到全面化。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要结合知识体系进行微课视频章节的设定,并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要有意识地观察章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及时跟上这种趋势。教育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