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07
思维导图是一种运用图形技术的教学方法,由一个中心点向周围不断发散,从全局的角度自上而下有意识地吸引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结构图。思维导图在近年来受到了我国研究者的极大重视,并且深入分析思维导图的理论和方法,将其合理运用到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尤其是我国聋校的语文教育领域,效果十分显著。
一、思维导图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思维导图有利于语文知识可视化的实现,并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出聋校学生视觉形象思维的优势,进而有效弥补他们听觉上的缺陷,对于聋校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价值。
在聋校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将抽象化的语文知识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这种独特并且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聋校学生耳目一新,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语文学习兴趣。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聋校语文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创造空间和想象空间,尊重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得思维导图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媒介,有效提升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将语文教材中繁多并且复杂的文字信息转变为简单具体的图像信息,这样,听力障碍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将会更加方便。除此之外,听力障碍学生还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来将自己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很好地表示出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在听力方面的缺陷,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引导学生手工绘制思维导图
手工绘制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在实际的绘制过程中,首先就得准备好水彩笔、画纸、写字笔等工具,之后再开展思维导图的绘制。思维导图的绘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就是从画纸的中间位置开始绘制,然后在中间节点上用一幅图画来将语文课文中的中心思想表示出来,以此来刺激听力障碍学生的兴奋性以及大脑思维;其次就是在实际绘制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色彩且进行合理搭配,以此来提升图画的生命力以及感染力,帮助听力障碍学生更好的记忆;再次,需要将中心节点和周围的分支连接起来,以此来形成基本的思维结构;最后就是让分支之间的连接线呈现出自然弯曲,表现出一种协调感和柔和感。同时还应该将每一条连接线标记好,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除此之外,聋校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图像,以此来使得思维导图更加直观、生动以及形象。
2.思维导图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应用环节分析
根据对正常学生开展语文教学的方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思维导图的应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来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文中的知识,深入分析语文阅读内容,然后结合课文中心思想绘制思维导图,并且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背诵、复述以及总结语文知识内容,具体环节如下:
(1)在教学之前
聋校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首先就得充分了解语文课文知识,然后结合实际内容来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整体感知。还可以在进行语文课文导入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以及经验知识,围绕语文课文主题来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将聋校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引导他们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加深他们对语文课文知识内容的理解。
(2)在课堂教学中
聋校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单独或合作来完成对该篇文章思维导图的绘制,并且还可以让他们对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的思维导图进行有效感知,引导他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思维结构来解决语文中的问题,理清文章知识脉络,突出文章中的重点,发现课文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最后在课程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上使用的思维导图来对文章进行总结,以此来巩固他们对于该节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内容。
(3)在教学之后
在课程结束后,听力障碍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强化对课堂语文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课外语文阅读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听力障碍学生首先就得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阅读,只有充分了解阅读材料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然后在进行阅读材料的复习时,可以进一步完善以及修复思维导图。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和同学一起分享,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在我国聋校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极大提升聋校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听力障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听力障碍学生语言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聋校语文教师必须加强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推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提升聋校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