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8-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探究

爱迪生对人们的照明方式抱有质疑态度,于是下定决心要发明出电灯,在英国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发明的电弧灯的基础上发明出竹丝灯泡;然后人对爱迪生发明的竹丝灯泡抱有质疑态度,又发明了今天的钨丝灯泡,同时还研究出在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氮或氩可延长灯泡的寿命。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推动我国物理研究的发展。本文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灵活使用器材是前提

正所谓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理学习与实验器材息息相关,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与习惯,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上手实验,然而首先就要懂得如何使用与利用各种实验器材,这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实验基础。然而理论终将需要联系实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然会穿插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物理实验训练,但同时会相应的产生某些问题,比如,学生会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实验失败,进而引发情绪变化,导致厌学物理的心理、躲避物理实验等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以及时规避错误行为。

二、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关键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下,让学生自由表达、提问、研究和讨论问题的实践。探究性实验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创造性思维及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指引学生学会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到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

探究性实验是与物理学科特点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求有唯一的因果解释,也要追寻开放的多样性结论;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科学结论,还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推算,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合理的认知结构,开拓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与慢的因素”时,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各自猜想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法和途径,然后用实验的方式进行检验。

三、引发探究兴趣

课本插图,蕴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识图是使学生获得某一事物或现象外在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之一。而对插图的不同理解(解读),给师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图、识图、析图,辅以讨论、思考,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把感知与理解结合起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究来澄清认识,获取知识。传统教学方式侧重教师教,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难,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学习情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听一听、看一看,不如动手做一做。只有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

四、增加实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中的常见物理性质与物理教学中的知识息息相关,例如在讲“物态变化”时,可以通过观察冬天人们室外所呼吸的气体为什么会出现白气?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理又是什么?对学生所质疑的问题,教师要进行讲解;还有在讲授“光的传播速度”时,在雷雨天气中,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对于这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都会产生很多疑惑,并纷纷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就这些问题进行相关实验,通过实验证明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则在打雷时就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把这些常见的生活物理现象放在课堂中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帮助学生熟悉所学知识。

五、鼓励学生对课堂内容提出质疑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该节课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根据物理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已掌握和未掌握的知识点,对未掌握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对于基础较差或是课堂走神的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教师要对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容忍度,这样学生才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的质量与密度中天平称量时的步骤,教师此时需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对天平使用过程中易遗漏的步骤进行重点申明,并极力维护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倘若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提出的问题超于常理、不合逻辑,教师可鼓励学生再仔细推敲或是让其先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如此引导可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避免尴尬。

六、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位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出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愉快的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每位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创造教育就是使每位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创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做好引导、启发。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即“教与学”共同促进,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倾向于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就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