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遣词造句中学会写作
2018-04-07
著名文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以客观事物的形象“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来阐述他的文艺理论观点,说明文采是依附于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通过精美得体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如何使自己的语言精美,是当前必需考虑的问题。
一、巧用修辞,提高文章品位
文章要做到绮丽多姿,运用比喻、对偶、排比、夸张、拟人、仿词等修辞方法修饰语言,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习作《青春》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苍穹;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作者就是通过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的综合应用,使其描述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大大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这里还特别提出仿词的应用。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创造出新意。这种手法能够突破现行语言规范的束缚,仿造出一个与前面出现过的词语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词语,可以不由分说地将读者引领到一种明快犀利、生动活泼的语言氛围中。
鲁迅先生便是个中高手,在他的文章中,处处可采撷这些幽默的花朵,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有过‘他信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他信力”和“自欺力”均是仿照“自信力”而来,仿词的应用,表现出一种冷嘲热讽的语言风格,将自欺欺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又如《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说到:“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这里的‘狭人’是仿‘阔人’而造。”作者通过这样的语言形式,对那些替反动统治者竭力辩护、鼓吹尊孔读经的帮闲文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显示出新鲜而风趣的语言魅力。
二、妙用积累,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1.活用词语,凸显神韵
教师问小亮:“你考试没考好,你父母将会如何惩罚你?”小亮:“80分以下女子单打,70分以下男子单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双打。”体育专用词,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又如词语“三心二意”的原意是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节目主持人汪涵曾在节目中借用这个词语说道:“他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人,所谓‘三心’:一是让父母放心,二是让爱人开心,三是让领导省心。‘二意’是:对女人善意,对男人随意。”一语既出,全场大笑。足见词语妙用,开创新意,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2.引用歌词,引人深思
现在活用贴近主题的歌词、名言等作为题记,精巧布局全篇,从形式上给人一种理性升华之美的文章比比皆是。如去年河北中考题为《陪伴》,满分作文中就有一考生把《求佛》一歌稍加改动,写到:“前世的我,一定在佛前俯首跪祈了几千年,才求得在我的青春路上有您的陪伴。——题记”。营造了浓烈的感情氛围,深深感染读者。还有一考生引用歌词“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落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多想有你陪”作为题记,引起小作者的深情回忆,使“陪伴”的意义更鲜明突出,生动感人,使文章熠熠生辉。
3.运用警句名言,增强文章的古典美
警句名言传播古代文化遗产,传递伟人的哲学理念,沟通读者高远的心灵,在文章中能凸现出精品的亮点。一考生在《幸福从何而来》一文中多处运用了文天祥、范仲淹、欧阳修、杜甫等人的名言警句,明确地告诉读者幸福是什么,观念明确,衔接紧密,笔底生花。
三、句式灵活,使文章神采飞扬
句子表达要善于变换多种句式,如长短句结合,整句散句结合,多用描写句,少用陈述句,增加表达效果。
《读书是一种味道》中这样写到:“静坐书屋,盘膝而坐。握一本古书,捧一杯新茶,茶香,书香,满目满嘴,不亦乐乎?读书也是一种味道,一种真真切切的味道,纯净得让你不会有一丝杂念。……读《三国演义》,读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激烈处,拳头紧握;和平处,心尤澎湃;苍凉处,潸然泪下。不是丝丝缕缕的儿女情长,而是战鼓紧响的壮怀激烈,是一代代英豪战前洒血的壮举,是会让你心灵落泪的味道,品一品,那是一种淡淡的,苍凉的味道。”
这段文字长短交替,整散灵活,排比对偶,运用自如。把读书的感受真切的表达出来。令人回味。
语言是文章的表达工具,在写作文时,应追求语言的新与美,体现语言的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不顾自身的写作基础,不注意练笔,不深入生活,不去认真观察和思考,而去效仿优秀作品,大量使用彩词丽句,结果东施效颦,词不达意。我们既提倡和内容相称的文采,又反对堆砌辞藻,用华丽的辞藻来掩饰空虚的内容。文字流丽,修辞得体,这是文章的基本要求。应鼓励学生平时应多积累词汇,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在写作实践中勤学苦练,掌握优化语言的技巧,以求写出文辞相称、赏心悦目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