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心相待,伴生相守
——高中留守学生教育方法探究

2018-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学生会监护人高中生

高中生的年龄一般在十四到十八岁之间,这一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意志、情感、判断也都正在成长。但他们还缺乏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善恶是非观念也较淡薄。一旦管理不力或放任自流,出现的问题往往更为严重。本文旨在探究高中留守学生的管理策略,试图改变高中留守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摸清底子,建立“留守学生”的管理档案

建立留守高中生专项档案。每个班主任通过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高中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做到五个清楚:1.学生基本情况清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2.临时监护人情况清楚 (姓名、地址、联系电话);3.外出家长情况清楚(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4.教育管理对策清楚 (班主任要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班主任工作目标清楚(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高中生学习不掉队、心理人格健康成长)。

二、改善留守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创设温暖的心理环境

通过调查发现,留守高中生一般存在两种极端情况:首先,过度疏离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管理,放任自流,缺乏安全感与关爱意识;其次,过度溺爱导致学生过度自我,缺乏与人相处交流的经验,唯我独尊。以上两种情况是由于留守高中生寄居或者隔代教育导致的。因此,客观的家庭生活环境无法改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考虑如何实现留守高中生的心理正常化。

1.加强家校沟通,指导监护人进行良性教育

指导监护人认识留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同学生,对监护人进行指导,纠正不良教育习惯,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改善学生家庭教育环境。

一方面,要指导隔代监护人弱化溺爱教育,进行常规化教育,加强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及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阶段进行教育调整,进行严管化教育指导,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化时,指导监护人加强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指导交流沟通的方式与方法;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寄居监护人的交流,进行思想指导,指出监护人教育对留守高中生心理成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寄居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意识,防止学生产生被放弃的想法。

2.给予留守高中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师生情填补亲情的不足

高中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成为高中生生活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长辈,教师更多的关爱可以填补因父母亲情的部分不足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教师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从事专业人文教育的职业,在指导学生成长方面有着专业化的特点。因此,教师更多有意识的关爱,是创设留守高中生温暖成长环境最重要的一部分。

3.教师做好媒介,加强父母对留守高中生的关爱

教师是介于学生与家长之间最重要的媒介,教师与双方的及时沟通,可以营造更好的儿女亲情,留守高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父母远离子女,导致部分亲情的缺失,教师通过提醒、指导、促进等各种方式,可以实现父母对子女远距离的和谐关爱。如,在留守高中生情绪低落时,教师及时与学生父母联系,父母通过电话、邮寄信件等方式关心学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又如,在开学之初或者学期期末,指导父母写一封《给子女的一封信》等。各种及时的细节关爱都将对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产生重要的作用。

4.指导留守高中生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是留守高中生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融洽的同学关系可以弥补许多亲情的缺失,也可以促进留守高中生心理伤痕的愈合。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留守高中生的交流环境,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如谈话、指导、组织活动、课堂教育等各种方式,为留守高中生创设和谐的生生关系。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专业化指导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现在,温州市各重点高中都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在大学时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理论教育,有着专业认证的资格证书,对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有着专业认识。因此,对有心理问题的留守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很大的必要性。心理教师通过心理健康课程,一对一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团体组建等工作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教育。

2.班主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

班主任是普通高中学校中学生的第一位教师,学生的各项生活与学习关系都与班主任息息相关。因此,随着学生心理问题变得突出,许多问题需要班主任直接面对,留守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浙江省在这方面就比较重视,我校几乎所有在任班主任都具有《浙江省心理咨询C证》证书,作为留守高中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者,笔者对此颇为认同,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指导过程,所学理论确实具有很大作用。

四、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和社团的作用,促进留守高中生快乐成长

校团委学生会和社团是学生组织,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也是促进学生和谐关系发展的重要媒介。参与学生会组织可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积极培养留守高中生参与学生会,成为学生会干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社团活动的参与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枯燥的课余生活注入快乐的血液。因此,教师指导留守高中生多多参与学生会与社团活动,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大作用。

五、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为留守高中生构建心理疏通渠道

高中的课程设置理念更加自由化,教师的教学应更加注重人文性,学校在设置教学要求时,应该考虑到对“留守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师、政治教师而言,他们有更大的学科优势,他们可通过写随笔、课堂讨论等方式为留守高中生构建心理疏通渠道,让学生有地方倾诉,解开心中的结。

六、建立一对一关怀机制

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高中,学生总量不大,班级设置合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不是很多。因此,建立师生之间的一对一的关怀机制具有可行性,我们可以建立“代理家长”队伍。班主任、课任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目前,这种机制尚未实现,但从目前大学辅导员一对一关怀机制的实施效果而言,在高中进行实践,同样具有可行性,也将产生明显的效果。

针对留守高中生的关怀问题,需要进行各种尝试,有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建立专业心理问题解决机构;有些需要专业团队的成员,如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化;有些需要教育硬件的提高,如学校寄宿制的普及;有些需要学校领导对留守高中生这一隐性群体加强重视,如树立留守高中生成功典型等。

通过各种有效的指导和实践,我们发现,只要我们对留守高中生这一群体有足够的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可以实现的,同时,在思考中我们发现,针对这一群体的许多教育策略尚未进入执行阶段,有待各方面的重视和实践。

猜你喜欢

学生会监护人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