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18-04-07
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念、夯实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平台,让丰富多彩的课堂组织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展示与提升。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不应该为了上课而上课,而应该处处考虑学生的发展,要坚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宗旨的课堂,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坚守传统课堂的优势,把握好学科特点,紧抓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打造适宜学生的课堂,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主动性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新的教学理念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课堂上教师首先占用几乎全部的时间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复习记忆,而新教学理念,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首先对所学内容有基本了解,比如,现代化教学中运用到了多媒体工具,这样教师在讲授课文前,就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看与课文有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自己对课文中的人物及事件有基本的概述,并对疑难问题进行标记,再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对整个文章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这种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有积极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证明,相比文字信息,人类对于它的接受能力远远不如图像信息,小学生更是这样。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与图片、视频、声音资料相结合,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学习知识。这样,学生会更加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时,因为小学课本只是单纯的文字描写,学生无法对人物形象有具体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周总理的个人视频资料、相关图片在课堂上播放,进行扩展性的知识讲解,从而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正确的了解。在扩展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且学习到人物的爱国精神,进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突出审美教育
语文课程价值更多突出的是工具性的作用,没有起到应有的人文性以及审美性作用。新课程教学建议中提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人生态度进行培养能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所以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将这些内容逐渐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诗句中有三个意象,分别是明月、松间和清泉,学生能结合诗人描绘出的意境进行想象,一轮皓月悬空,万物都开始沉寂;只有溪流中的松树和明月流淌在山中,就像一条洁白的素带,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的认知以及感受美的能力积极培养,同时将其落实到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审美能力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欣赏水平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是相等的,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广泛涉猎,阅读各种类型、体裁、风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作为小学生,从1—6年级的阅读量需要保证在100万字左右。通过阅读课外文章,学生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运用和技能的检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以每周在语文课上抽出一节课,带领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所读课外书的成果,并相互探讨交流,再写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这样既可以让他们扩大阅读量,又能够让学生有新的感受、体验。
五、加深文化传承
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传统,它同样是一种呼应核心素养的积极做法。它从广义上存在于人类历史各个发展过程中,包含了各类丰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具体可以有思想方面、文艺方面、科技方面等内容。教师要善于搜集这些内容并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说这是一种关注人文性的前瞻性做法。基于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该做法亦值得提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教材文本内容为出发点,同时积极搜集世界各地的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并引导学生涉猎,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继而传承文化。
六、丰富学生的社会参与
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让学生建立起社会责任感,并努力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巩固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有效处理生活事务、社会关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建立起国家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要通过创新语文教学活动,利用日常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更多技能并获取动手操作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目标,对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转变教育理念,构建“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转变教学方式,探索“以学为主”的教学新模式,在协同互助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