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初探

2018-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对于初中教学而言,实施好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好处。刚进入初中校园的学生,其思维意识与心智有了一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再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制观念,所以对于刚入学的中学生应重点教学,加深其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

一、建立法治教育长效机制

要想做好初中法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用长久的眼光,应该从制度入手,加强顶层设计,把初中法治教育纳入国家规范的教育体系中,使其更加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应该建立完善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将其作为重要学科写进教学大纲,并列入考试范围,明确规定法治课程的学年、课时、每周安排等内容,要依据初中生的年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编写统一规范的法治教材,可以使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使学校的法治教育更加有目标、有计划也更有层次性,保证学生受到系统的法治教育。此外,国家还应该明确规定社会各种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合力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观念,逐渐树立其对法律权威的信仰。

二、建设高素质的法治教师队伍

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集理论与实践以及必要的政治、法律学知识于一体的,涵盖范围广且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工程。所以从教学承担者上下工夫是关键。首先,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在教师招聘入职环节就应当从源头上把好关,适当加入一些有关法治意识考核的内容;其次,加强培训。不同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拥有一支与学校规模相匹配的以法学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在能够教学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外界相应法律规定的变化和案例情况,对于其他教师和学生学习都有促进作用;再次,强化持续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不断学习法律知识,研究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育的有效策略,加强自身的法学素养,从而将已有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实际中。

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首先,教学中需要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简要了解,初中思想品德法律常识对法律的适用范围、权利、义务都有着明确的介绍。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我国当前的法律情况进行简要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在社会上需要懂法和用法,适当的时候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在学校期间,要做到遵纪守法,特别是对侵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要进行抵制,用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法律尊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其次,教材内容本就是由法律以及教育专家编写的,部分内容条理清晰,专业内容详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夯实课本知识内容,借助于教材的案例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梳理,让知识点变得浅显易懂。

四、组织多样教学

如果教师一味采用灌输式指导方法,使学生始终被动接收知识,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效果不佳。鉴于此,教师可以适当控制教学节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从而充分展现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否有效学习均存在重要影响。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恰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辅助教学的微课视频,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学生相关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法治节目的节选内容。

五、深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法治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课堂学法用法时间不是很充分,所以课堂讲授与讨论只能两选一,因而可以选择第二课堂,以充实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填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教师可以在设置第二课堂活动的时候,使用主题班会、手抄报、征文等方式进行实践能力的深化。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设期间,设置一名未满18岁的青少年,用暴力威胁的手段抢劫公民合法财产案件的过程,期间需要明确一点即抢劫行为是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由于未满十八岁,可能会从轻处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法庭模拟,让学生能积极分析材料,进行模拟报告的填写,并针对青少年犯罪的个案进行系统化审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守法意识,也能让学生对法庭的作用有所了解,进而能强化其权利和义务,以做出更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情,并能通过警示教育远离犯罪事件,避免侥幸逃脱的心理。上述活动的开设,能让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加深化,强化法律知识的使用,进而让法治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六、组织道德教育活动

在实践中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稳定的道德行为。初中时期,教师要善于动员学校的隐性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的锻炼。在具备道德情感后,初中生在面对诱惑时不一定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而需要在实践锻炼中磨炼其恒久的意志。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才能产生稳定的道德行为。例如,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校级劳动周,在劳动锻炼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日常生活中严格规范学生的自我生活管理与行为约束能力,提高其自律意识,发展自我规范能力;开展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优秀道德品质,评选学校道德标兵等。

新课标改革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的责任重大,要积极主动地寻找一条新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现今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人才。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