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
2018-04-07魏开
◎魏开
现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在将课程基础知识为统摄,引导学生建立起来一个极具逻辑性的知识系统,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和现象解释当中,学生具备更高的能力和关键的品质,体现在高中的生物学科教学也是如此。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提升其全面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积极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由改进方法切入。
一、优化细节,学生提升观察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要优化各个细节,切实将新课程理论应用于教学当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将课堂设计方式、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节的把握和优化,注重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每一个教学环节,然后再按照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来完成学习和操作过程,从而养成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进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引导其仔细观察教师的讲解顺序和实验方式,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方式和方法[1]。举例来说,在《人类遗传病》这一节课的讲解过程中,这节课是需要学生全程认真观察和仔细聆听才能够掌握的,那么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对教学细节进行优化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的扎实。
二、实验操作,养成分析意识
实验操作是生物学科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对高中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关键途径。为了是实验操作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要对实验方式进行升级。第一,讲述过程要优化,教师要注重针对热点或者焦点等此阶段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介绍如何科学的进行操作,学生对实验过程、方式以及目的会有基本的了解,养成其分析的意识;第二,要优化演示方式,在演示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观察,也要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思考和讨论,注意实验细节;第三,优化引导方式,在学生开始自主操作的时候,教师跟进式给予学生指导,纠正其错误的地方,使其更加认真严谨,积累实践经验[2]。例如,在涉及到“观察细胞”这一节课的教学的时候,学生就要参与实验,主要是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为了让实验更具效率,教师就要有意识的设计实验过程,在演示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防止常规性的错误发生;在操作学生自主操作环节,教师最好巡查和检验所有学生的操作步骤是否准确,帮助其积累正确的经验。
三、优化教学模式,鼓励质疑精神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对以往程序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找出适合此阶段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模式,为学生深入研究进行多方面的“刺激”。如探究式教学,就是丰富教学模式的方法之一,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其次设计实验过程,学生仔细观察;第三,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具体结论。在此基础上,就要细化教学设计程序。举例来说,《减数分裂》这一节课,在进行问题投放的时候,教师要筛选问题,控制难度和时机,尽量选择可以让学生以多个角度切入的问题,教学效率可以明显提升。
其次,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质疑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后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学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的结果。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展开讨论[3]。教师鼓励学生总结自己的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学生自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以讨论的方式完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和空间。举例来说,在《物质跨膜运输》这一节课当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遇到不会、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提出来,师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讨论,共同将这些问题解决;同时,教师要适当的给予学生评价和激励,如“你的想法很特别”“你的思路很正确”等,学生会因此更有动力。
四、联系实际生活,提升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界的一大跨越,使学科思想开始向全面教育方面转变。高中教师通过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想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和发现社会问题,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举例来说,在《生态系统稳定性》这一节课中,教师在对基本知识讲解之后,要适当的将其内容尽心拓展,使学生能够联系到是生活当中,试着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释或者解决社会中发生的问题。如当前环保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为治理土地荒漠化,采取了退耕还林等相关措施,其所涉及的生态学原理是什么等,针对此类现象学生可以提出一系列建议措施,教师予以以引导,使其具备环保意识;在如当前我国的“扶持农业”这一基本国策,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具体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升产量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教师可就轮作、间作等措施展开解释,进而向学生传递土地生产力提高的智慧,同时提醒学生节约粮食。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力提升的同时,社会责任感也得以提升。
五、培养学生归纳概况能力,形成系统知识体系
生物学科一门系统的科学,学生需要通过归纳一般的生物学规律来完成知识点的积累,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开始具备了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是感性认识仍然占主导,培养此阶段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是防止学生知识点混淆、提取关键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不仅仅将概念等基础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应用教材或者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引导其归纳、概括和总结,使其能够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以“细胞的组成分子”相关内容为例,可以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如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画出一个“知识树”,或者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所有和“细胞”有关知识都画出来,实现知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积累过程,破解生物学知识点多,考点多,记忆难等困绕高中学生的难题。
结语:从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改进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优化课堂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可以使教学更有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教师优化教学细节,学生提升观察能力,同时利用实验操作,养成分析意识,更要优化教学模式,鼓励质疑精神,联系实际生活,提升责任意识,为其日后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助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