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略绘制发展新蓝图
2018-04-07
与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加快推进辽宁振兴发展,坚定不移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振兴和现代化强省目标迈进。
第一阶段,到2020年,在保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大基地”建设加速推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年均增速均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先进装备制造业占比达到60%以上;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体系加快完善,高新装备研制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机械化水平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
第二阶段,到2030年,全省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大基地”全面建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显著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体系更加完备,研发制造、总装集成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材料工业完成由大到强的转变,基本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质量效益好的发展目标;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水平全面提高,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
重塑“共和国长子”新辉煌
辽宁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在建国前形成的工业项目进行改造并扩建和新建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基础上形成的。“一五”末期初步形成以基础原材料和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机械装备工业基地。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国企数量多,产业结构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任务艰巨。在短期经济阵痛和长期结构调整的选择面前,是下定决心去产能还是走老路,考验着眼光与勇气。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问诊把脉,高屋建瓴提出“四个着力”和“三个推进”的奋斗目标。辽宁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水平,增强先进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智能制造能力和服务增值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围绕做优做强航空装备、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重大成套装备,发展壮大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装备,实施八项子工程。(1)航空装备工程:重点发展干支线飞机整机装配、大型结构件制造,通用航空飞行器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和总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研发和制造,轻型飞机、农用飞机、公务飞机、无人机等通用飞机研制。主要抓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科技重大专项、民机科研专项的组织实施;推进国家燃气轮机创新中心、推广示范基地、生产制造基地“一中心,两基地”建设;积极培育轻型飞机和无人机产业发展壮大。(2)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工程:重点发展深水/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海洋核动力平台、海上大型/超大型浮式保障基地、深水/超深水钻井船、铺管起重船等海洋工程装备,以及超级生态环保船舶、智能船舶、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极地运输船、远洋渔业船、科学考察船、高性能执法作业船等高技术船舶。主要抓好海洋核动力平台项目实施建设;推进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提高辽宁船用设备装船率;加快推进船舶行业智能制造,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增强船舶产业核心竞争力。(3)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工程:重点发展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在节能汽车领域,掌握汽车低碳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技术和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突破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主要抓好节能汽车产品优化升级,提高市场占有率;推进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完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公交、物流、邮政、市政、旅游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带动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注装备技术发展。(4)重大成套装备工程:重点发展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以及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成套装备、柔性直流输变电装备等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发展核电装备、风电装备、光伏发电装备、燃气轮机、氢能制备设备等新能源成套装备,以及石化、冶金、重型矿山、工程机械、节能环保等成套装备。主要抓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国家、省重点工程的示范应用;鼓励企业发展重大成套装备“交钥匙”工程以及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制造与服务协调发展,促进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5)高档数控机床工程:重点发展针对航空航天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需要的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组合生产线及制造系统等关键产品和高精度双摆角铣头、高速电主轴等核心功能部件,推进智能机床市场化应用。主要抓好智能机床的升级换代以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推进机床企业与汽车、军工、电子等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高端产品;组织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核心共性技术、重点产品及关键功能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6)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工程:重点发展焊接机器人、洁净机器人、智能工业机器人、装配型/重载AGV以及核环境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差动行星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机器人核心部件,大型/精密/高效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装备。主要抓好国家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在重点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功能部件上实现突破;加快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和示范引领。(7)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重点发展国际先进的高速列车、城际列车、重载电力机车、市域快轨列车、现代有轨电车,以及移动闭塞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票检系统、机车信号设备等技术和装备,着力突破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安全保障、智能化控制技术,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主要抓好轨道交通装备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试验验证、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境外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带动辽宁大功率牵引机车、移动通讯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点票系统、高速转向架等装备出口,构建“产品+服务+技术+投资”全方位国际化经营能力。(8) 集成电路装备工程:重点发展12英寸及以上半导体晶圆切割装备、外延装备、匀胶显影装备、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ECVD)装备等集成电路生产装备,芯片抛光、清洗、测试、分选和检测装备,封装测试装备,以及集成电路装备关键零部件等。主要抓好沈阳国家级集成电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对接国家集成电路专项,促进集成电路装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作用,支持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建立开放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集成电路装备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辽宁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协同发展。
建设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要以国家高新工程为引领,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聚焦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大技术,研制一批带动性强的航空、船舶、核技术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提升辽宁重大技术装备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建设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
发展重点: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高新工程重点领域,强化军工能力支撑,实施六项子工程。(1)重大航空装备工程:重点发展某型战机改进型号,突破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研制。提升航改燃气轮机可靠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推进自主燃气轮机系列化、产业化发展;加快通用飞机、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发展,提升飞机整机总装集成能力。主要抓好重点型号装备批量生产交付和立项研制,加强无人飞机关键系统研发平台、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提升对国产大飞机关键配套能力,扩大与波音、空客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转包业务合作,抓好航空零部件制造业集聚化发展;对接国家“两机”重大专项,推进自主燃气轮机应用,争取创建国家级燃气轮机制造业创新中心。(2)重大船舶装备工程:重点发展大型水面舰船和核潜艇。推进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极地运输船、智能船舶等高技术船舶研制和产业化,提高深水/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天然气浮式储卸和再气化装置等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制造水平,发展全海深潜水器、深海智能“渔场”、可燃冰开发装备、海上浮式保障基地等装备。主要抓好大型水面舰船研发平台和核潜艇建造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石油982”、大型船用曲轴等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重大项目实施,支持大船重工参与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开展船舶动力、通信导航、智能控制等关键配套产品研制,提升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总包建造和综合配套服务能力。(3)核技术装备工程:重点发展军用核动力系统、海洋核动力平台和核电装备,围绕核动力和某代核电技术方向,突破反应堆大型锻件、压力容器等关键材料及加工制造技术,研制屏蔽式核主泵、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变频器、稳压器、核电站主管道等装备。主要抓好军用核动力升级换代,推动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和沈鼓集团核主泵试验台项目实施,支持省核电装备产业联盟产学研联合创新、上下游协同制造,推动辽宁核电装备及配套产品在海洋核动力平台、红沿河核电二期和徐大堡核电项目中的应用,建成国内产业链完整、技术实力强的核技术装备生产基地。(4)航天应用工程:重点发展卫星资源应用产品。开发集交互式、网络化、智能化功能于一体的北斗导航智能终端设备及授时终端设备,发展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智能可穿戴装备。主要抓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辽宁数据与应用中心建设,争取设立国家北斗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推进北斗卫星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和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推动高分和北斗卫星数据在智慧交通、灾害应急、危险品运输管理、渔船安全监管、国土勘探、资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实施一批示范工程,促进辽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5)军工电子配套工程:重点发展军民两用集成电路、宇航级和高可靠军用电子元器件等元器件,提升军用电子关键元器件的自主可控能力。开发高速热成像、自动跟踪识别技术及产品,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围绕国防军工应用,开发一批电子软硬件应用产品。主要抓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技术转移(辽宁)中心、47所军民两用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推动高可靠军用电子元器件、抗辐射军用电子元器件等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项目落户辽宁;推动军工电子重大制造设备、试验设施、计量手段的开放共享,促进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领域军民融合发展。(6)军工能力支撑工程:重点发展应用于国防领域的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的高档数控机床,六自由度及以上重载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飞机大部件工装自动化设备以及军工关键材料和核心军工配套产品。主要抓好国家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沈阳机床、大连光洋等企业持续研发尖端“工业母机”,推进沈飞、黎明“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依托鞍钢等重点单位,发展基础材料及军工配套产业,争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扩大自主知识产权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装备在国防军工领域的推广应用。
建设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坚持创新引领、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瞄准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实现原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重点:将发展新材料作为建设新型原材料基地的突破口,提高新材料在原材料工业中的比重,形成新动能。(1)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用钢、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用钢、高性能电力装备用钢,以及高品质工模具钢、耐蚀钢、高温合金等特殊钢材;发展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电子及新能源用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高性能镁合金、钛合金材料等轻合金新材料;以及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以及高性能靶材、形状记忆合金、增材制造等高端金属功能材料。(2)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茂金属等高端牌号聚乙烯、高端牌号糊树脂等高性能合成树脂,高性能热塑性聚酯、聚碳酸酯等特种工程塑料,溶聚丁苯橡胶、稀土顺丁橡胶等特种合成橡胶,聚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氨酯类和聚酯类等热塑性弹性体,差别化聚酯纤维、高强和高模量碳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合成纤维,水处理用高通量纳滤膜、高性能反渗透膜等功能性膜材料,电池电解材料、高纯气体等电子化学品,脱硝催化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高性能功能材料,石墨烯、纳米催化剂等纳米材料。(3)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超高温高强韧陶瓷,纳米陶瓷粉,微孔陶瓷、发泡陶瓷等陶瓷材料,低辐射镀膜玻璃、导电玻璃、涂膜玻璃等特种玻璃材料,石墨改性材料,核级石墨、核电用硼酸等核用材料。
建设高品质绿色新粮仓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业种植、生态化畜禽养殖、绿色化水产养殖、现代化海洋牧场和特色化林下生产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努力把辽宁省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绿色粮仓、绿色菜园。去年以来,我省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落实农业、工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产量427亿斤,获得丰收。农业种植结构继续调优,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19万亩,超出计划19万亩,实施作物轮作100万亩,完成粮改饲61.6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300个,绿色食品991个。农业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趋向更加明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农民合作社达到6.3万个,家庭农场7000个。农业发展向着高品质高效能方向迈进。
围绕全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为主线,以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工程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水平,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农村人才培养,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主要任务:坚持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工程建设,实施工程化管理、项目化建设,确保完成工程任务和预期目标。
(1) 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工程。2020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2292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左右,保持国家产粮大省地位。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46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旱作节水灌溉、耕地轮作休耕、农机深耕深松等项目,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固病险水库,推进枢纽水源及输配水、大中型灌区、田间渠系等改造和建设,全面提高抗旱防洪除涝减灾能力。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积极推动各类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扩大农业物联网应用范围。实施粮安工程,加大粮食去库存工作力度,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储粮和烘干设施。建立动植物疫情阻截带应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屏障和疫情监测预警、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农情远程监测预警等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2)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强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开发,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着力建设优质粮油、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一县一业”“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基地,创建一批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重点建设标准化种植业生产、生态化畜禽养殖、绿色化水产养殖、现代化海洋牧场、特色化林下生产、品牌化特色农产品等示范区。积极推进以调减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性调整、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的渔业结构调整。培育14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和样板区,示范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农业功能拓展和文化创意,实施休闲农业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推出一批乡村旅游品牌,重点打造200个精品特色休闲农业园区、500个农业文化采摘园和2000家农家乐。
(3)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工程。加快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等产业提档升级。2020年,全省每个县(市、区)建设或在已有工业园区内发展1个以上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创建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团,打响辽宁农产品加工品牌;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市融资,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实施订单生产;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重点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建设和整县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构建一批集聚区融资担保、检验检测、仓储物流以及劳动用工、出口代理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农产品集散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和农产品展销中心。支持集聚区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平台。
(4)农业品牌建设工程。立足区域资源、突出产业特点,打造一批国家区域公共品牌;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优质生产,打造一批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组织化、产业化优势,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全面提升辽宁农产品全国品牌地位,叫响“品牌辽宁”。加强“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申请认证和扩展,推进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扩大辽宁农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等展示展销规模。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运用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现代农业”等营销模式,扩大在全国农产品市场份额。支持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设,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投资建设跨区域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支持农产品检测、包装及仓储保鲜等服务业发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
(5)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程。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强院校和科研单位公益性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推广,每年选育30个以上农业新品种,推动品种更新换代。择优推介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一批新型栽培和养殖、加工贮运、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核心技术,示范应用生物农药、生物肥(饲)料、生物疫苗、生物饮料等。推动高效、集约农作制度创新,集成推广一批粮经饲结合、立体种养、农牧循环等高效种养模式,重点推广十大种养高效生态模式。提高农机农(牧)艺融合水平,形成一批融合发展成果。深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服务平台,支持院校和市场化主体参与农技推广服务。推进校(院)地、校(院)企合作,开展农技人员联基地、联主体活动,建立科技人员包基地、包农户、包项目服务机制。创新科技服务模式,组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实施科技特派行动,引导科技人员面向生产、面向市场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农业创新链,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6)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创新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区域循环农业项目区。实施一批粮改饲试点、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加强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工程,实现农业灌溉用水基本稳定,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优化调整生猪养殖布局,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落实十大畜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建设一批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场。着力实施水产健康养殖工程、海洋捕捞业转型升级工程、水产全产业链发展工程、水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实施造林绿化工程、青山工程、森林资源管护和开发工程、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发展工程。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建立成果巩固长效机制。推行河长制,持续开展辽河、凌河治理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0年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800 万亩;提升市、县级农业质检站建设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建设。
(7)农村“双新双创”示范工程。围绕培育新农民、推广新技术,大力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发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青年致富“领头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力度。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加速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用得着、留得住”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支持大学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创办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事企业。创建星创天地,搭建农村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激发农村人才活力。建立县级创业就业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全社会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深入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完善信息化应用功能,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支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类农业企业家和农业专业人才,吸揽国内外高端人才,建立稳定的农业和农村人才增长机制。提升农业干部政治业务素质,扎实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全面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创新引领振兴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创新驱动的重大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颁布实施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研究审议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法规制度,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创新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提出了“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要求。可以说,建设国家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恰逢其时。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一带五基地”建设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以推进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强化人才链,统筹产学研和大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统筹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建设国家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努力把辽宁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和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目标: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国家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建立起特色鲜明、与发展相适应、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有力支撑“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重点任务:紧紧围绕“一带五基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引集聚国内外创新要素,加快推进建设“一个科创中心”,实施“四项支撑行动”,构建“五个保障体系”,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以沈阳、大连两个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沈抚新区为主要载体,将全省省级以上高新区作为辐射区,着力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与重点国家(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提高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能力,加快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打造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开放创新先导区,构建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两核驱动、一带支撑、多点辐射”的创新发展格局,促进辽宁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五大区域”协同发展。到2020年,沈阳、大连两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建成东北科技创新中心,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2030年,基本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实施四项科技支撑行动。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新型原材料基地和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实施科技支撑行动,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辽宁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是科技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行动。根据辽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工程任务需求,重点围绕航空装备、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装备等的研制与开发,按照创新链布局科技创新任务,着力打破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瓶颈,重点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力求在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重大装备三个层次全面突破,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重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和服务化,打造《中国制造2025》 先行区。力争到2020年,累计攻克50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30个重大创新装备。二是科技支撑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行动。根据辽宁建设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工程框架实施方案确定的发展重点,加强科技军民融合,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着力提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到2020年研制一批“国之重器”。三是科技支撑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行动。根据辽宁建设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工程任务需求,重点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钢铁和石化产业升级、先进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等对新材料的需求,以及未来新兴产业发展,将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开发高端钢铁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作为主要战略方向,重点研发新一代汽车用钢、先进装备用钢、高等级石油管线用钢、特殊领域用钢、高性能铝、镁合金、铜合金、高性能钛及钛合金、高性能高温合金、新型高效绿色催化剂、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型电子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特种玻璃等核心产品,突破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到2020年,累计攻克100项关键技术,开发50个新产品。四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行动。根据辽宁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工程任务需求,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科技。以实现种业自主创新为核心,坚持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和模式。引导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鼓励研发良种良法综合配套重大关键技术,引导开展“蓝色粮仓”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开发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生产、粮油作物丰产改造、安全高效健康养殖、农机作业装备与信息化融合、农业节水、耕地土壤修复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农产品深加工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装备。到2020年,选育100个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突破30项农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重点推广10项以上主要农业集成技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构建五个支持保障体系着重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支撑、科研条件、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体系建设,为工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优化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强政策支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推广成熟政策落地,同时,鼓励沈大自创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各高新区等率先制定有原创性、突破性的创新政策,并加以推广复制,使辽宁的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创新创业的热土。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吸引企业和利用社会投资、融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体系,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深入推进创新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构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研体系,凝聚一流创新团队,产出一流创新成果。着力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机制灵活、国内领先的现代科研院所,优化科研基地和平台布局,加强省院校合作,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研体系。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抢抓沈大自创区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区域对口合作等重要发展机遇,大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和成果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到2020年,通过产业化技术研发载体建设、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养,优化配置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畅通技术转移渠道,创新体制机制,基本建成适应辽宁产业发展需求、具有辽宁特色的技术转移体系,推动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辽宁落地科技成果60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