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民俗歌舞晚会创编技法研究

2018-04-04梁睿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百色歌舞原生态

广西百色市总人口413万人,常居7个少数民族,壮族占总人口的77%。百色壮族民歌以那坡高腔山歌、右江流域壮族嘹歌等多种内容体裁,表演形有单声部、多声部多种形式。百色壮族民歌文化丰富,艺术研究价值高。百色壮民族黑衣壮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色是民族文化艺术遗产蕴藏丰厚的富矿区,民族地区歌舞更是与地方文化共生发展,具有极高的人文研究价值。对百色地区民族歌舞艺术的挖掘、创编、展示、传播,不仅记录了百色地区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更是增加了当代民众的民族归属感,增强百色人民的文化自信。

一、大型民俗歌舞史诗《千姿百色·歌舞盛典》的框架设计

2010年7月20日-8月3日由百色市委、市政府、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市委宣传部主办,在百色人民会堂精彩上演的大型民俗歌舞史诗《千姿百色·歌舞盛典》,该剧目汇聚了百色市12个县区地方歌舞表演团体、2个专业团体(右江区歌舞团、艺术教育系统),包含了壮、汉、苗、瑶、彝、仡佬、回等多个民族、演出总时长约50个小时,包含民俗歌舞节目140个,有10个艺术作品获得市厅级以上专业比赛奖项。该剧目汇聚了从建国初期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今,百色市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演出的音乐舞蹈精品。在百色人民会堂精彩上演的大型民俗歌舞史詩《千姿百色·歌舞盛典》,以下是《千姿百色·歌舞盛典》剧目概况:

(一)右江民族歌舞团专场晚会—民族歌舞集《歌如画》

(二)西林县专场晚会—《神奇句町·生态西林》

(三)德保县专场晚会—《古道红枫》

(四)田东县专场晚会大型民族歌舞诗—《开满芒果花的地方》

(五)百色市教育系统专场晚会—《千姿百色·书香校园》

(六)凌云县专场晚会—《茶乡凌云·古府茶乡》

(七)右江区专场晚会—《梦启右江》

(八)田林县专场晚会—《风流竹乡·壮戏飞扬》

(九)平果县专场晚会—《嘹歌飞扬·壮乡天籁》

(十)那坡县专场晚会—《那歌·那人·那坡》

(十一)靖西县专场晚会—《山水美绣球》

(十二)隆林各族自治县专场晚会—《五彩织锦》

(十三)乐业县专场晚会—《乐业乐》

(十四)田阳县专场晚会—《布洛陀盛典》

二、大型民俗歌舞史诗《千姿百色·歌舞盛典》创编的前期研究技法

(一)实地调查,研究团队深入百色地方了解民俗歌舞情况。经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大众文化领域、艺术教育领域等对“百色民俗歌舞艺术精品”需求程度等,了解大众对“民俗歌舞艺术”创编理念及其科学方法的需求程度等。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从而归纳“民俗歌舞艺术作品”的创编规律性的理论知识。

(二)研究团队通过访谈,以口头访问的形式,通过访谈民间艺人,了解其对原生态歌舞进行艺术加工后是否脱离原生民俗性、是否符合民间音乐舞蹈的本质等的看法及意见等;通过访谈社区艺术工作者,了解其对文艺精品晚会对大众文艺传播的作用等。研究者进行真实的访谈记录,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访谈的内容结果归纳用于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三、《千姿百色·歌舞盛典》的各级晚会主题设计

(一)表述民族史的时序性结构

右江区代表团《梦启右江》、田东专场大型民族歌舞诗《开满芒果花的地方》、德保专场《古道红枫》是时序性结构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几个民俗歌舞专场的代表,其表现方式以时间逻辑为线索,充分体现了民俗歌舞史诗性质的重要特征。

(二)表现民俗活动的戏剧性结构

在现代文明告诉发展的今天,民俗活动已经成为当下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因此,部分县份的编导团队在该场晚会中以民俗活动的戏剧性结构展现了地方的民俗艺术,例如田阳专场《布洛陀盛典》、田林专场《神奇句町·生态西林》、隆林专场《五彩织锦》、平果专场《嘹歌飞扬·壮乡天籁》、乐业专场《乐业乐》就是民俗活动戏剧机构的重要代表。

(三)表达民族审美主题的诗文性结构

百色从来不缺乏美丽的山水,靖西市就有小桂林之美誉,编导团队的创作理念就捉住了这样的主题,例如百色民族歌舞团专场《歌如画》、靖西专场《山水美绣球》、那坡专场《那歌·那人·那坡》就是民俗歌舞晚会的唯美主题代表作。

四、《千姿百色·歌舞盛典》的艺术手法

(一)原生态歌舞原型迁移舞台

该场大型歌舞史诗邀请了百色12个县区多名原生态歌手参与演出,其演唱方法纯朴自然,使得大家领略到了那坡黑衣壮过山腔的豪迈气魄、欣赏到了田阳古美山歌的嘹亮、感受到了凌云巫调的神秘等等。原生态歌舞的表现方式值得我们去保护,把原生态歌舞原型迁移至现代化大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社会关注度,引发民众的关注,助力原生态歌舞的传承与保护。

(二)原生态歌舞旧式新装

原生态歌舞的旧式新装是当下民俗歌舞文化传播的流行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歌舞艺术越来越边缘化,如何融入当下流行艺术,使得年轻一代的受众获得认同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千姿百色·歌舞盛典》其演员年龄年轻化是一个很好的传承方式,演员有很多来自于地方高校的学生,或地方年轻的演员,通过年轻演员参与原生态歌舞旧式新装的表演训练方式,让作品从演员到观众,都形成了年龄上、作品风格上的认同感,这是该场晚会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

(三)创编新的民族元素歌舞

《千姿百色·歌舞盛典》创编新的民族元素歌舞,主要是表现抗战题材的红色歌舞、表现当代民族地区新文化等方面内容,也有利用民俗艺术元素完全创编新形式歌舞的形式,例如来自平果专场的哈嘹乐队的新嘹歌民谣等,就是突出的代表作。

五、《千姿百色·歌舞盛典》的社会意义

大型民俗歌舞史诗《千姿百色·歌舞盛典》在区内外获奖广西铜鼓奖获奖、广西舞蹈比赛表演奖、百色市文艺汇演特别奖获奖等,是近十年来百色市对民俗歌舞创编策划与编导最成功的案例。其剧目的前期工作扎实,其百色民俗歌舞的艺术创作的能力、百色地方文化传播的宏观把握的能力、百色地方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能力引起社会反响热烈,对百色地方民族歌舞的传播影响具大。晚会的编导团队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极高的典范作用,让民族歌舞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对深刻挖掘百色原生态歌舞艺术、有效传播百色地方民俗歌舞文化、有力传承百色民俗歌舞艺术产生重要的意义。它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是我市近年来精心打造文化艺术精品的一个缩影,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民族歌舞史诗。

作者简介:梁睿,女,壮族,1987.7- 广西百色学院 ,讲师,民族艺术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百色歌舞原生态
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进藏西人眼中的藏族音乐与歌舞
红色情 百色梦
广西特产包装盒
歌舞欢庆“三月三”
春蜂
看大唐歌舞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