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关于分工思想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018-04-04巫爱华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当代意义政治经济学分工

巫爱华

摘要:马克思对于分工的研究几乎贯穿于其理论研究的全过程。从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在探索“异化”何如何生成的过程中,分工就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和兴趣。在作为唯物史观诞生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视域中得到了正面的阐述。本文将简述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形成与消失,分析其政治经济学内涵,这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政治经济学;当代意义

在分工思想的发展史上,斯密最先用分工解释经济现象。“分工”思想是斯密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马克思通过斯密这一研究路径透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沿着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发展路线,我们可以看出,尽管马克思没有一部全面论述关于“分工”的著作,但他对于分工的研究几乎贯穿其理论研究的整个过程。在《德意志形态》中,分工作为一个重要的范畴在新的历史领域中得到了正面的阐述。下面笔者结合相关的思想结合当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现状阐述“分工”思想所带来的当代意义。

一、分工的发现与形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理论研究中,马克思首次阐释了分工的哲学内涵,并将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起来论述相关思想。分工一开始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基本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其中分工理论的哲学分析和批判,以独特的视角透视人的生存方式。马克思在《手稿》中最为突出的成果就是“异化劳动”学说的提出,基于在这一框架下追寻异化根源的原因,“分工”引起了马克思的重视,从而为纠偏异化劳动继而开辟一条真正的唯物主义道路埋下了伏笔。借助于对分工的分析和研究,马克思揭示了分工与所有制的对应关系,阐明了“真正的分工”,确立了“生产的本体论”,而且明确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初形式。

《马恩全集》第一章中明确提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1从这个意义上看,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分工的历史产物,意识的独立性与“真正的分工”的出现相辅相成。

马克思结合19世纪资本主义的现实,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批判资本主义劳动分工,阐述劳动分工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劳动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由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阶段决定。此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资本家之间也是通过分工来完成相互之间的竞争:“一个资本家只有在自己更便宜地出卖商品的情况下,才能把另一个资本家逐出战场,并占有他的资本。……必须尽量提高劳动的生产力。而增加劳动的生产力的首要办法是更细地分工。”2

二、分工的消灭

从根本上说,分工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这一点马克思是深信不疑的。它不可避免地在生产力、人的关系和意识三个生活领域产生不协调。“我们从这一大堆赘述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上述这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3换句话说,分工导致私有制、不平等以及个人利益与人们相互依赖的普遍利益之间的对立。倘若分工继续存在,而且不受人们的支配,那么它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其所产生的社会结果就是支配个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4

分工是引起社会出现私有制并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工具改进结果的分工就是异化过程的首要原因,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的主要目的就是消灭分工。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马克思的“消灭分工”理论指的是消灭非劳动者自愿的分工,使劳动成为自主自觉的实践活动,而并非消灭分工的具体技术形式。这一目的如果实现,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阶级对立日益尖锐而导致的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的马克思对“消灭分工”的认知和探讨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尚未达到其写作《资本论》时期的理论深度。在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支撑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分工的消灭。《形态》中的“消灭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扬弃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从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将精力集中于阐明共产主义不是主观构造的关于美好世界的理想,而是历史过程的自然趋势。共产主义革命与之前的所有革命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之前的革命改变了社会活动与分工的格局;共产主义革命是要消灭分工和阶级分离,要消灭作为人类分离的阶级和国家。总而言之,共产主义将彻底改变生产和交换之间的关系。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无情地批判了施蒂纳。施蒂纳自认为自己能够通过精神与意识的活动来消灭国家,幻想随着国家成员的退出,人们的种种关系被抛弃,国家将自然崩溃。他试图通过进攻思想王国来征服世界,并作为“普遍意志”的化身将自己从一切社会制度中解放出来。事实上,“普遍意志”是社会压迫的表现,压迫到了一定的极端形式,将爆发革命的必然性强加到人类的身上,这一革命将再次给予人以支配人们相互关系的力量。恢复个人对表现他们相互联系的物质的、物化的形式的支配,这就是共产主义的含义。马克思认为分工基于资本主义本身,资本通过自我增值而造成生产过剩,分工通过提高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本的扬弃路径就是分工的扬弃过程。那么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分工的出路何在呢?这对我们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有哪些启示呢?

三、分工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建设的启示

在分工理论中,马克思围绕的核心话题始终离不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全球经济正义,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宽广的世界历史眼光和追求全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宏大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自由发展。《资本论》的理论脉络之一就是实现全球经济正义。公平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只要与生产方式相一致,相适应,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5经济正义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有,它的实践境遇直接受政治制度的影响并干预,最大化实现每个人的公平公正的权利与少数利益集团最大化追求资本收益率,两者之间难以相通。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探索性地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的内涵定义为: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全球经济正义、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富民的经济学说。

习近平主席强调,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就有关于促进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这一点。6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深入反思“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这里,与其说马克思给我们提供了超越资本逻辑的解决之道,不如说他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现代社会的独特视角。资本主义国家强调的效率和公平,是以资本为单位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刻地思考效率与公平的内涵,不管是一次性分配、二次性分配还是三次性分配,怎么分配都要回归到这个问题上,按照《资本论》的愿意,要追求全球经济正义,这个正义不是乌托邦,而要涉及每一个劳动者,这就要回归到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原理的逻辑上。需要强调的是,公平与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場经济的体制内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的两极,而是彼此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的公平,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平均主义式的公平,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公平,与改革开放相呼应的公平。公平与效率密不可分,效率是重视与增进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前提与基础。忽视公平,单独强调效率,或者牺牲效率而片面追求公平,都是不可取的。

马克思把劳动分工与社会发展史结合在一起研究,指出劳动分工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劳动分工与社会公平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启示中国要促进社会公平既要充分发挥劳动分工的积极性,又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劳动分工的消极性。劳动分工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呈现出社会分层和整合的双向互逆趋向,彰显社会公平问题。“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随着城市的出现,……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7因此,如何在经济建设中权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探讨社会公平的重中之重。

从社会历史的进程看,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必须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分工源于人的实践需要,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这一点完全符合社会公平的内在特质。城市和乡村的居民从一开始就享有预先确定的生活条件,遵循着固定的地位,扮演着固定的角色,要想改变隶属于劳动分工的社会地位,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手段。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水平和素质,使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缩小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给人以均等的机会去寻求发展。对于劳动分工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有学者主张改造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废除资本主义劳动分工,实现社会主义。劳动分工妨碍劳动者享有机会、结果的公平,但又促进生产的社会化,促进社会发展。劳动分工能够把个人、群体和社会组织联系起来,使他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互相依赖,没有劳动分工,人类社会无法形成也无法维持和存在。8劳动分工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中国既要注重发挥劳动分工的积极作用,又要通过建构公平的教育、社会保障制度削弱劳动分工在社会公平层面的消极作用。

教育与劳动分工带来的机会公平、结果公平问题的关系密不可分,构建公平的教育制度能弱化劳动分工在社会公平层面上的消极作用。教育可以为社会物质生产过程提供各种水平的劳动者和科学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能提高人的技能水平,改善人们因先天禀赋和社会背景不同而造成的社会差异。教育能够从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与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等方面矫正劳动分工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是社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而这需要建立在公平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

构建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弱化劳动分工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劳动分工说到底是由于人的能力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而这两种生产都与社会保障有关。要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就要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只有解决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谈及其它问题,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从保障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角度解除劳动者的外在压力和精神压力,使劳动者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在劳动中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提升劳动技能,全面发展劳动能力,为实现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打下基础,从而构建高效、公平、合理和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和人的再生产的调整,促进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79.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4.

[8]赵家祥.分工的实质及其社会作用[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3):25-26

猜你喜欢

当代意义政治经济学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
《导言》和《序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