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工作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

2018-04-04吴海春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问题剖析对策研究

吴海春

摘要: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我国教育发展中具有特色性的功能机构之一,多年来,在培养中小学在职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干部,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及专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独有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进修学校的功能也逐步由县市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转型为县市区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培训,主要承担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专业技能發展等重要职责。

关键词: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工作;问题剖析;对策研究

一、影响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制约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实效性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首先,主客观因素影响制约,教师参培积极性不高。客观上,近年来,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名目繁多,几乎全年不断。工作时间,有“国培”“继续教育”“普法学习”等轮番上阵;遇到假期,学校、教研室、师资科、进修校见缝插针培训不断。从以往的难得培训一回,到现在的疲于应付,基层教师确实有些顾此失彼,审美疲劳。再加上有的培训课程内容重复,甚至华而不实,都会影响老师们对培训的参与积极性。主观上,现实中,确实有一些教师学习观念不强,对参加培训学习能否提高教学水平持怀疑态度,不愿意参加培训。参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培训效果。

其次,培训质量不高,教师有厌培情绪。一是培训项目内容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结合,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二是培训方法方式单一,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往往以集中培训为主,注重“填鸭式”“灌输式”课堂讲授,不利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针对性比较差,实践活动少。三是受限于培训者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培训中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难以吸引参训教师的兴趣,致使学习积极性降低,培训效果受到影响。以我校为例,现有的32名专职教师,一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到教师进修学校,这部分教师从未有过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再加上参加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有限,对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和教师的实际问题了解得不是很透彻,培训时就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培训内容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培训效果差。另一部分教师是从一线基层学校调入的教师进修学校,这部分教师在学校时虽多数是优秀教师,但缺乏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认识并表达输出的成长途径及过程,“好老师未必是好研究者好培训者”。再加上这部分教师往往在调入时,就多已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一般,导致实际的工作效果会打折扣。

二、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培训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培训队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培训教师既要精通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技术,又要熟悉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及实际国情,具有一定的学科教学能力,即“理论+实践”型的新型培训教师。

为此,教师进修学校要以“内部挖潜、外部强化”为思路,本着“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补充”的原则,加快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建立完善岗位考核评价制度,促动鼓励本校教师积极主动钻研业务,参加各类培训和教育科研活动,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实施培训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多在教学一线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骨干教师、理论功底扎实且熟悉教育教学实践的高校专家教授充实进修学校的师资力量,从而使进修学校的培训队伍达到组合优化、业务精良,逐步形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师资培训队伍。

(二)构建多维管理模式,加强培训管理力度

教师进修学校对参培教师应构建多维度的管理模式。即对参培教师的出勤情况、学习表现、成绩考核等方面要及时反馈给基层学校,并适时对其进行学习效果的跟踪调查。对每期培训班的举办情况要及时写出总结,向县教育局汇报。最好以师训简报的形式,上呈有关领导和教育局,下发各中小学。这样,既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各中小学的师训考核和各中小学对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评优晋级、职务评聘等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又能有效促进教师认真参培,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同时也是教师进修学校的重要档案资料。

(三)创新培训模式 ,优化培训内容

1.提供“菜单”,“双向”选择。师训的一般方式有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而层次有国培、省培、市培、县培和校培。这里的“菜单”是指国培、省培、市培和县培计划中的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即教师进修学校年初时把“菜单”列出来提供给一线教师,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培训方式和项目。这样,既可以满足教师的按需择培心理需求,提高培训效果,又不至于在一年中出现漏培或不必要的重培,更有利于培训机构顺利安排和开展培训活动。

2.研训一体,相得益彰。教师在参培时最厌烦培训教师脱离实践、照本宣科地讲授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他们最希望培训能切合实际,在“山重水复”的困境中见到“柳暗花明”。因此,师训者必须深入基层,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在培训课程、培训内容等方面精心设计,求真务实。

首先,要深入学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目前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走进课堂,才能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发现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处,掌握教学一线的第一手材料。 了解参训教师对培训课程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需要,使教师有机会表达专业发展的愿望,从而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其次,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是教师教学研究的大汇展,更能集中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教师教研情况和教师整体素质。参与其中,不但可以了解一些个案,还可以了解一个群体的普遍现象和问题,为师训提供方向,优化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将培训的前瞻性与实效性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讲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将受训教师的需求性与针对性结合起来”[1]。

总之,在推行新课改的大前提下,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县市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机构,在从国家到地方日益重视师训工作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创优培训环境,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打造培训团队,加强培训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升师训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国.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4)

猜你喜欢

问题剖析对策研究
山区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与解决办法
浅析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矿区统战工作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C2C电子商务模式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高中数学教辅资料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