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研究

2018-04-04高艳王硕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德育教育价值观

高艳 王硕

摘要:生命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育中渗透“珍爱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保障其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从“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内涵入手,对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培养对策进行分析,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学科教学、德育教育中进行“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家长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进行“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切实实现“珍爱生命”价值观培养的目标,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珍爱生命”价值观;德育教育;家庭教育

前言:生命的宝贵只有在失去时才被人们认识到,学生的发展及健康成长不仅会对家庭产生影响,更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及国家发展产生影响。只有学生健康成长,才可以为我国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因此,家长、教育工作者及各级教育机构需要提高对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珍爱生命”价值观分析

“珍爱生命”价值观主要是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提高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尊重生命并珍爱生命,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及道德素养的培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脑和智能手机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很多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并通过电子设备获取网络信息,而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不仅包括积极正面的学习信息和党政信息,还涉及到暴力恐怖的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暴力恐怖的网络氛围中,将会使学生蔑视生命,养成自私自利的品格。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导致学生跳楼和割腕自杀等事件屡屡发生,对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开展产生的严重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对“珍爱生命”价值观的重视,从幼儿教育入手,在各个教育阶段开展“珍爱生命”价值观培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世界观与价值观,健全学生的人格,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

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建议

(一)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科任教师和班主任需要提高对“珍爱生命”价值观培养的重视,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及构建师生关系方面进行“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斑羚飞渡》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书籍,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独一无二,学习海伦·凯勒面对残酷命运时,表现出的顽强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然后,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以生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生命的珍贵。比如,某中学举办了“珍爱生命”、“生命的意义”以及“感恩母爱”等多个主题班会,要求学生根据班会的主题收集相关的资料,并根据资料内容整合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在班会进行期间,学生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典型事例和想法与同学分享,在榜样的带领下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最后,在师生关系构建方面,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确保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苦难,避免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为“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2]。

(二)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

德育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实现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各级学校需要加强理论宣传,提高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珍爱生命”价值观培养的重视,邀请德育专家通过把讲座或者交流会的方式,引导学生、教师及家长正确认识教育内涵,学生的学习成绩仅仅是学生发展中的一部分,教育内容还涵盖学生素养培养及心理培养等多个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教师及家长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然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将生命教育作为核心的选修课,并在课程中添加生物科学及伦理学等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引導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与“珍爱生命”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班级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比如,学校可以在长征胜利纪念日,举办爱国主义题材影片观影活动,使学生通过观赏影片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及个体生命责任,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三)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

“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不仅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还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家长需要认识到“珍爱生命”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相关的家庭教育,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就需要渗透生命教育,初步培养孩子“珍爱生命”的价值观,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孩子的生命情感,培养孩子的生命自觉意识。比如,家长可以向幼儿讲解,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力的植物,不可以随意践踏草坪或者摘花;在孩子对世界有更为广泛的认知后,家长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挫折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及前景教育等,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努力向上的良好品格,有助于“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2]。与此同时,家长需要提高对挫折教育的重视,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根据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危害,选择最佳方法解决事情,避免孩子在遇到挫折时,选择轻生解决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珍爱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发展、家庭发展、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需要收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教育阶段,教师工作者需要与家长进行合作,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价值观,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力平.浅议“珍爱生命”价值观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18):312-313

[2]李涛. 昆明地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研究与生命教育[D].第三军医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德育教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