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2018-04-04刘玉翠
刘玉翠
摘要:小学数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水平的发展。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是在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基础上,探讨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兴趣;措施
一、前言
小学数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抽象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影响因素[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兴趣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和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2]。但是在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心智和各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思维能力等因素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于一些数学知识不容易理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兴趣缺失的情况[3]。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涉及一些比较抽象或者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如果老师仅仅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地解说,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而情境教学,可以在学生和知识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利于拉近学生与知识点的距离,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展开教学,从而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连加和连减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在上课前,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类似于故事的情境引出新课。如,“同学们,在植树节这天,森林王国举行植树比赛。小猴,小兔和小马三人都参加了比赛。比赛结束后,统计得出小猴种了16棵树,小马种了18棵树,小兔种了25棵树。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够提出多少个不一样的问题呢?”。这样,学生在台下就会表现得跃跃欲试,和同桌激烈地讨论,然后得出很多类似于“小兔比小马多种了几棵树”、“小兔,小猴和小马一共种了多少棵树”等问题,然后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列出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相关的算式,从而自然引出连加的知识点,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在脑海中产生一系列诸如“三个数字相加要怎么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这样情境的创设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点的距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形象,加强学生的理解,而且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强的认知心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只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容易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和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在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各类图形的辨别和识记,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展开教学。在课前老师可以先搜索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等事物的图片,将其做成ppt课件,然后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当学生看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桌子或椅子等事物时,学习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老师也可以抓住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游戏,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比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的相关知识点时,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老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老师先让学生在10个数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数字,并且将它写在一张纸上,贴在胸前,然后让他们在教室中找到能和自己合成10的同学一组,然后再一起到老师那儿报到,领取“一九一九好朋友”的有关儿歌卡片。这样充满童真的游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三)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小小商店”这一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市场买东西,然后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且解答。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数学学习很重要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结语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数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海程.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2,(8):70
[2]姚利萍.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小学综合教学参考.2015,(1):28
[3]丁清.浅析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3,(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