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中的应用
2018-04-04周加宁
周加宁
摘要: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在高校园林专业学生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该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也偏低,因此,有必要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加以改革。实践证明,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增强学生的创造力,让其具备将来从业所需的基本素质。本文笔者就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对分课堂;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应用
对于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来说,“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都是园林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随着相关软件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制图步骤逐渐得以简化,精度也明顯提升,但该课程的学习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软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方式,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在这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是很重视对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特点比较突出,所以,引入“对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凸显,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提升,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训机会,为其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简要介绍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的张学新教授首先提出的,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校教学模式。所谓对分课堂,实际上就是指把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师讲授,另一部分时间则用于学生讨论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既延续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同时也有效结合了自主讨论课堂的优点,和传统课堂相比,对分课堂兼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讲授在先、学习在后,同时也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让教学活动彰显出教学相长的本质理念,让大学课堂教学活动面临的困境得到解决。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可将课堂活动分为三大步骤,即教师讲授、内化吸收、学生讨论,根据这种划分模式,又可将对分课堂称为PAD课堂。对分课堂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将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讨论学习的时间完全划分开来,让学生在结束课堂学习之后还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充分吸收课堂所学知识。与此同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还充分考虑到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不再完全采用以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形式,而将过程性评价引入其中,实现了弹性评价机制的建立。
二、“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不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
从当前我国高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计算机设计软件操作技巧的教学,几乎没有和后期的专业设计课程进行有效衔接,这就造成一些学生往往只能操作一些简单的软件,根本不了解这些软件的适用范围,一些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只关注软件操作技巧的学习,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这方面,而完全略过了软件应用的学习 。
(二)课时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尽管现在诸多高校都将“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放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的重要位置,但这一课程的课时量仍然比较少,且在各设计软件教学课时的分配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课时分配不科学,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对设计软件的掌握都十分有限。此外,伴随高校生源量的大幅增长,学校的教学资源也面临极大的压力,因此“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能选择大班授课的形式,教师很难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互动,这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实施计划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是每一周上一次课,每次四节课。考虑到当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项目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将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了有效修改,最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在线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两个部分。首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借助教学辅助软件,结合多个园林设计的突出案例,把园林设计图形详细绘制出来,并对其中的重难点问题加以讲解,在整个讲解过程中,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教师的详尽操作步骤,这样就能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有效控制,学生不但能了解软件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能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对于线上教学来说,教师把已经在课堂上讲授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大约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之上,这就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在线学习内容,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也可多次进行反复学习。为了使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比较详细而深入的理解,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第一次开课的时候,教师应当把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内容以及考核手段等进行全面讲解,并让学生知道“内化吸收”环节在对分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
(二)课程考评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关注的是过程性评价,所以,在对学生的“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进行考核的时候不但要将学生的期末成绩纳入到考核内容之中,同时也必须将日常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期末成绩和日常成绩分别占据总成绩的一半,日常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涉及到课堂讨论参与度、出勤情况以及在线自学情况等。期末成绩的考评一般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内容为日常的基本上机操作技巧,如:让学生对特定的场所进行设计,并借助计算机展示制图效果。
结语:
总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弥补当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守超.园林计机辅助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233,236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