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年养殖渔情分析报告
2018-04-04张黎
张黎
根据河北省采集点的养殖渔情数据,结合全省渔业生产情况,分析2017年养殖渔情形势,总體看,全省主要养殖水产品出塘量增加,供给充沛,不同品种因市场原因价格涨跌各异,因饲料、人工等生产成本的抬升,使得生产投入整体增加,病灾害损失相对较少。具体情况如下:
1采集点基本情况
河北省养殖渔情信息采集点53个,分布在唐山、沧州、秦皇岛、廊坊、保定、石家庄、邯郸、衡水8个地市的13个县。采集点的养殖模式为淡水池塘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扇贝吊笼养殖三种,采集的养殖品种25个。按照2017年生产量计算,53个采集点渔业生产量为28 984.71 t,其中:淡水池塘产量6 201.65 t;海水池塘产量312.65 t;浅海吊笼产量22 470.42 t。
2017年,全省渔情采集面积4 236.5 hm2,同比增加0.14%,占全省同类型海、淡水养殖面积的3.83%。其中,淡水池塘采集面积572.5 hm2,占全省淡水池塘面积的1.92%;海水池塘采集面积590.7 hm2,占同类型模式的2.4%;浅海吊笼采集面积3 073.3 hm2,占全省同类型模式的5.5%。
采集品种25个,主要为大宗淡水鱼类(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名优鱼类(罗非鱼、鲶鱼、鲴鱼、鳜鱼、泥鳅、淡水白鲳、圆腹雅罗鱼、大鳞把)、虾类(青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蟹类(河蟹、梭子蟹)、贝类(海湾扇贝)、其它类(中华鳖、海参)等6大类。
2采集点生产情况
2.1出塘量、总收入增加
全省采集点出塘水产品总量28 984.71 t,同比增加20.1%;出塘总收入16 380.73万元,同比增加4.0%。其中,成鱼(包括鱼、鳖、虾、贝、蟹类)收入增加4.2%,苗种收入减少5.3%。
2.1.1淡水鱼类出塘量、收入大幅增加 淡水采集点共出塘淡水鱼类5 678.57 t,同比增加74.9%,成鱼收入4 744.67万元,同比增加57.9%。其中:草鱼、鲢、鳙、鲤、鲫等大宗鱼类出塘5 405.82 t,收入4 339.88万元,同比增加82.1%、61.1%。分品种,草鱼、鲤、鳙、鲫、鲢鱼出塘量分别-40.8%、+103.4%、+206.7 9/6、+16.3%、+228.6 9/6;收入分别-25.5%、+92.6%、+124.4%、11.1%、+173.5%;其他淡水鱼(包括名优鱼类等)出塘272.8 t,收入404.79万元,同比-2.5%、+30.54%。采集点淡水鱼苗种收入267.50万元,同比减少18.9%。
因2016年底淡水鱼存塘量较上年增加78.96%,使得今年前三季度出塘量同比增加57.4%,11、12月份出塘量同比分别增加58.5%、2 579%,主要因丰南区采集点没有存塘,176.7 hm2淡水鱼全部出塘,使得全年出塘总量增加,见图1。
2.1.2中华鳖成鳖出塘量、收入均减少 采集点共出塘成鳖13.13 t,收入67.99万元,同比减少22.6%、16.6%;苗种收入58.0万元,同比增加314%。上半年,中华鳖市场略有复苏,成鳖价格有所上涨,出塘量相对增加,下半年出塘量、收入分别减少47.9%、44.4%,使全年总出塘量、收入均下降。
2.1.3虾类出塘量增加、收入减少 采集点共出塘虾类792.87 t,同比增加10.0%,收入4 167.38万元,同比减少2.0%。主要是淡水南美白对虾出塘量499.11 t,收入2 038.47万元,同比增加38.2%、63.5%;海水南美白对虾出塘76.65 t,收入259.1万元,增加53.5%、63.9%;而日本对虾出塘30.67 t,收入392.88万元,减少52.9%、45.3%;中国对虾出塘185.68 t,收入1 473.62万元,减少23.9%、30.7%;青虾0.31 t,收入1.95万元,减少40.4%、37.7%;克氏原螯虾0.46 t,收入1.35万元,去年没有出塘。
出塘量稳中有增,主要是海、淡水南美白对虾出塘量增加;收入减少,主要因中国对虾出塘量减少,价格下跌9.0%,使得收入减少,拉低虾类均价。今年虾类均价为52.56元/kg,下跌11%,使总收入减少2.0%。
2.1.4蟹类出塘量、收入均减少 蟹类总出塘量18.23 t,收入128.45万元,同比减少57.1%、59.0%。其中,梭子蟹出塘量6.73 t,收入46.45万元,减少77.6%、78.5%;河蟹出塘量11.5 t,收入82万元,减少8%、15.9%。因病害频发,采集点梭子蟹投苗减少,出塘减少。
2.1.5海参出塘量、收入减少 海参出塘量11.5 t,收入126.5万元,同比减少68.5%、59.5%。因夏天高温,造成部分海参死亡,出塘量大幅减少,收入下降。
2.1.6贝类出塘量增加、收入减少 海湾扇贝出塘量22 470.42 t,收入6 820.23万元,同比+12.0%、-8.3%。因采集点养殖海区开展排污环保综合治理,许多小加工厂被取缔,统一加工,价格被压低,同等规格每斤柱减少5~6元,使得毛贝平均价格(3.04元/kg)下跌17.8%,总收入减少。
2.2水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水产品出塘均价5.54元/kg,同比下跌13.2%。其中,淡水鱼类均价8.34元/kg ,下跌9.5%。大宗淡水鱼主要品种鲤、鳙、鲢、鲫平均单价分别为8.5元/kg、7.74元/kg、3.82元/kg、10.76元/kg,分别下跌5.3%、26.8%、16.6%、4.6%;草鱼、青鱼平均单价分别为12.62元/kg、24.66元/kg,分别上涨25.7%、13.1%;名特优鱼中鲶鱼价30.0元/kg,鲴鱼价11.82元/kg,泥鳅价23.44元/kg,圆腹雅罗鱼价14元/kg,去年均未出塘。与当地市场价比较,鲶鱼价持平,鲴鱼价格下跌50%(受南方工厂化养殖大量出塘影响,价格暴跌),泥鳅价下跌10%~15%,雅罗鱼价格下跌;淡水白鲳价14元/kg、鳜鱼价66元/kg,分别涨79.5%、32%;罗非鱼价11.34元/kg,上涨8.6%;大鳞钯价20元/kg,下跌32.3%;中华鳖价51.8元/kg,涨7.9%。因鲤鱼出塘量占比较大(占总淡水鱼出塘量的59.5%),拉低了淡水鱼总体均价。
因2016年存塘量增加78.96%,2017年1、2、12月三个月出塘量集中(占总出塘量的72.08%),鱼价均低于2016年均价,使淡水鱼总体均价下跌。见图2-图5。
虾类价格普遍好于去年。其中,青虾价64元/kg、淡水南美白对虾40.84元/kg,同比分别涨4.6%、18.3%;克氏原螯虾29.34元/kg,去年未出塘;海水南美白对虾33.8元/kg、日本对虾128.1元/kg,分别涨6.8%、16.0%;中国对虾79.36元/kg,下跌9.0%,因出塘规格较小,价格下降。
蟹类价格均下跌。其中,梭子蟹价格69.0元/kg、河蟹价格71.3元/kg,分别跌4.1%、8.6%。
海参价格110元/kg,同比涨28.6%;海湾扇贝价格3.04元/kg,同比跌17.8%。扇贝因统一加工,价格被压低。
2.3贝类投苗增加,鱼、虾、蟹类投苗(种)减少
采集点共投鱼(虾、蟹、贝等)苗124 005.4万尾/万粒,同比减少0.1%,共投鱼(蟹)种569.57t,同比减少24.1%。
2.3.1淡水鱼类苗增、种减 采集点共投放淡水鱼苗9 597.6万尾,同比增加153.4%;投放淡水鱼种564.17 t,同比减少24.2%。其中,大宗淡水鱼投苗增加57.5%,投种减少25.2%;淡水名优鱼类投苗增加2 725%、投种减少11.0%。
2.3.2虾类、蟹类投苗减少,海参、中华鳖投苗相对增加 采集点共投放虾苗19 028.7万尾,减少27.3%。其中,淡水南美白对虾投苗减少29.3%;海水养殖投放虾苗减少21.1%,其主要品种日本对虾投苗减少63.6%,中国对虾投苗增加0.8%,南美白对虾投苗增加73.9%。为了减少病害发生,虾农选择了品质较好的淡水南美白对虾品种,而且降低了投放密度,使得对虾投苗总量减少;日本对虾投苗减少,是因调整养殖结构改养海水南美白对虾所致。
采集点共投放梭子蟹苗71万尾,同比减少79.7%;投放河蟹种1.9 t,同比减少24.0%。蟹类苗种投放减少,养殖呈下降趋势。
采集点海参投苗8万头,投种3.5 t,去年未有投放。随着海参市场的回暖,采集点调整养殖结构,增加了海参减少日本对虾养殖。
采集点投放中华鳖苗10.1万只,增加6.3%。
2.3.3扇贝投苗增加 浅海吊笼养殖共投扇贝苗95 290万粒,同比增加1.6%。因上年养殖效益好,今年扇贝采集点投苗稳中有增,规模稳定。
总体看,贝类投苗略增,淡水鱼、虾、蟹类等苗种投放均呈下降趋势,生产积极性有所减弱,养殖放缓,品种结构调整加快。
2.4生产投入整体增加
采集点共投入资金12 047.44万元,同比增加8.79%。3种养殖模式投入均增加。海水池塘投入主要是饲料费、租金、基础设施费用增加;吊笼养殖投入主要是苗种费、设施费用、人员工资增加。具体见表1、表2,图6-图8。
2.5病害造成數量损失减小,经济损失增加
8、9月份,病害损失相对增加,采集点因病害造成数量损失623.76 t,减少18.0%;经济损失773.25万元,增加6.0%,因海参价格较高,经济损失相对增加。
其中,淡水鱼损失16.1 t,14.79万元,分别减少86.6%、86.5%;虾类损失44.55 t,148.0万元,分别减少6.5%、4.3%;蟹类损失2 t,20万元,分别增加33.3%、90.5%;海参损失28.5 t,305万元,增加660%、917%;扇贝损失532.66 t,285.5万元,分别减少9.2%、26.8%,主要是前期分苗造成部分死亡,10月大风造成跑台,造成较大损失。
2.6生产效益总体下滑
采集点总投入12 047.44万元,总收入16 380.73万元,投入产出比1:1.36。每公顷效益10 228.55元,较2016年效益下滑7.4%。见表3。
总体看,淡水池塘、吊笼养殖效益好,海水池塘效益下滑。主要因海水产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海参等出塘量减少、收入下降。淡水池塘效益好于去年的原因:一是2017年底存塘减少。12月份丰南区采集点(176.7 hm2)全部出清,使得出塘量、收入抬升;二是淡水南美白对虾出塘量、收入分别增加38.2%、63.5%,提升了淡水池塘养殖的效益。吊笼养殖扇贝虽然出塘量增加,但因统一加工,价格被压低,总收入减少,但整体仍是盈利。
综上所述,河北省养殖生产总体形势较稳定。今年淡水鱼存塘大幅减少,出塘总量、收入相对增加。采集点投苗基本持平,投种减少,主要因扇贝投苗持平,淡水鱼投种减少;因上年海水池塘、吊笼效益较好,今年养殖积极性较高,海水池塘、吊笼养殖投入上升;养殖生产过程中损失相对减少。
3生产特点和特情分析
3.1主要特点
因大量存塘淡水鱼集中上市,使得主养品种鲤、鳙、鲫、鲢价格均呈下跌趋势,拉低了淡水鱼整体均价;受此影响,淡水鱼种投放减少,养殖积极性减弱;虾类养殖较为理性,为减少病害发生,养殖户减少了投苗密度,如去年淡水南美白对虾密度91.65万尾/hm2,今年降为61.05万尾/hm2,养殖品种结构不断调整,渔户多选择性状更为优良的虾种;扇贝养殖规模、投苗均稳定,前期长势较好,后期饵料供应略有不足,规格稍降,价格下跌,后期海上有大风天气,造成一定损失;中华鳖养殖形势依然低迷,海参养殖有所增加,但因高温造成较大损失;梭子蟹、河蟹采集点养殖减缓。
3.2特情分析
3.2.1不同品种生产效益差异较大 淡水鱼中主要品种鲤鱼成本价在8~8.44元/kg,去年出塘价8.98元/kg,今年出塘价8.5元/kg,价格同比下跌5.3%,去年微利,而今年养鲤鱼亏损,因其占比较大(占62.4%),直接影响大宗淡水鱼收入,使得养殖效益下滑明显。
而近两年南美白对虾养殖效益较好,2016年淡水白虾成本价在24.9~29元/kg之间,出塘价34.52元/kg,每kg可盈利5.52~9.62元。2017年采集点积极调节品种结构,选择优良品种,并控制投苗密度。今年出塘量499.11 t,同比增加38.2%,成本价在27~28.92元/kg之间,出塘价格达到40.84元/kg,每kg可盈利11.92~13.84元,利润喜人,生产形势良好。
2016年,海水南美白对虾成本价在17.5~23.7元/kg,出塘均价31.64元/kg,每kg可盈利7.94~14.14元。2017年出塘价为33.8元/kg,同比上涨6.8%,成本价在27.64左右,每kg可盈利6.16元,效益较好。
3.2.2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加快 采集点出塘产品草鱼、青鱼、中华鳖价格均较去年同期略有上涨,尤其草鱼价格涨幅达到25.7%。但因鲤鱼养殖量过大,供大于求,压低了整体价格。调节品种结构是提高养殖效益的有利途径之一,今后养殖户应合理控制鲤鱼养殖量,适当增加其他淡水品种的养殖,使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多样化,更好的抵御市场风险,从而提高淡水池塘的生产效益。名优淡水鱼类鲴鱼因受南方工厂化养殖,大量上市影响,价格跌幅达到50%,直接影响养殖户收益。由此看出,对市场的把控和科学预测对生产也至关重要。
4 2018年养殖渔情预测
根据生产形势特点,综合全国经济走势、市场需求等信息评测,对下阶段生产形势预测如下:
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将会进一步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养殖模式优化,因2017年存塘减少,2018年苗种投放将会相对增加,出塘总量将稳中有降;虾类养殖因效益较好,将会继续保持养殖规模,产量、价格将较为稳定;因2017年养殖海区开展环保综合治理,集中统一加工,价格被压低,使得总收入减少,2018年浅海养殖扇贝养殖规模、产量会稳中有降。
2018年,淡水鱼类价格仍将保守,贝类价格会有所下降,海参价格持续维稳,中华鳖价格依然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