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构山西大学城社区的机制
2018-04-04曹凡张宝贵刘敏
曹凡 张宝贵 刘敏
摘要: 山西大学城的建设既是山西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头兵。目前国内对于大学城建设的机制分析大多是运用经济学、规划学等学科理论,忽视了地方性文化对凝聚大学城内各主体的独特作用。文章将从建构大学城社区的角度出发,分析山西大学城建设与社区建设的耦合性、建设山西大学城社区的必然性和建议。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xi University Town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Shanxi higher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leader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Town in China mainly uses the theories of economics and planning, ignores the unique function of the local culture to the main bodies in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University Town communit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xi University City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necessity and suggestion of building the city community in Shanxi University Town.
关键词: 大学城;地方性;社区建设
Key words: University Town;local;community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0-0161-03
0 引言
为解决山西省高等院校办学用地不足、校区分散、管理成本大等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山西省政府决定于2011年开始在晋中市建设高校新区。山西大学城规划范围涉及10所高校,用地面积近万亩。建成后的大学城,容纳师生15万人左右[1],拥有大量现代建筑,功能齐全、配套完整的市政设施,集聚了原太原市市区及郊区附近的高校资源,形成了包含“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属重点本科院校及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四个层次的高校园区[2]。大学城内学校层次和专业体系各有特色,优势互补潜力大。同时,大学城的“集聚效应”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山西大学城的兴建模式是政府和企业主导并存,然而因为我国大学管理行政化地深刻影响,山西大学城的建设仍以政府主导的模式为主,这使得山西大学城的管理机制仍隶属于传统管理体制之下,高校之间的协同治理及与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组织和公民社区组织之间的共生能力一般。
有学者认为,大学城建设与社区建设在建设内容、建设过程、建设动力方面有一定的耦合性[3],本文將从构建大学社区的角度,浅析山西大学城社区建设的机制。
1 大学城建设与社区建设的耦合性
1.1 大学城是具有鲜明特点的社区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社区”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本文采用刘淑兰的“社区”概念:社区是从事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4]。它具有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意识和利益,并有较密切的社会交往[5]。大学城是一个与周边地物具有明显差异的空间地域实体;具有一定规模人口,数量在数万人以上;城内各高校之间、高校与城中村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大学城就是一种“文化社区”。
1.2 大学城是大尺度的社区
社区的建设一般来说要经历空间磨合—人际整合—情感融合三个阶段。在社区的活动区域内除了居民的私人空间,还有居民共有的共同空间。它是居民产生共同利益的基础,在交流的过程中,居民基于共同利益开始合作,社会资本不断强化,人际关系不断融洽。在长期的互动、合作中,居民之间产生了情感,形成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3]。与社区建设过程类似,大学城是围绕大学形成的社区。由于拥有共同的空间,各高校社区、城中村社区、商业社区之间产生了空间依存,存在互动的需要。随着社区间交流的深入,各高校社区在教学设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社团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高校社区与城中村社区在后勤、治安和社区教育等方面相互联系。在大学城内部,各社区因其共性和互补性而紧密联系,从而在空间地域上逐渐形成共同的大学城文化认同感,即地方性。
2 山西大学城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2.1 社区建设可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影响下高校与“城中村”的地方性重构问题
山西大学城地处乌金山镇,镇内仍以城市村庄为主,区域经济、社会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随着大学城在此地的兴建,原有乡村景观逐渐被高校的城市景观代替,大学城内保留的村落逐渐被高校包围,形成独特的教育性“城中村”,在空间形态上形成明显的城市与乡村的分界。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大学城城中村地区不能公平地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其空间物质环境显然破坏了大学城整体空间网络的连续性,其经济特点也阻碍了大学城商业空间的发展[6]。随着大学城建设的推进和学士化的浮现,大学城内高校与村落之间必然会出现现代文化要素的流动。这就意味着村落原有社会秩序被打破、地方社会文化的演进和重构。长期以来,我国城中村作为与现代城市文明相“抗衡”的一种特殊的地方性而存在。虽然在城市化推进中现代都市文明会对传统村落文化造成巨大冲击,但是传统的村落文化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顽强的抵抗[7]。由此可见,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城乡二元矛盾的负面影响,既要缩短城乡二元差异又要适当的保留传统村落的部分地方性,使城中村与周边地域达到协调,最后融入到大学城的内涵中,与大学城社区协同发展。
大学城社区是充分尊重原有村落特殊文化功能的、融合二元文化的社区。在制度上,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从根源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对城中村就地城镇化的消极影响。在管理上,要在山西大学城城中村中引入物业管理,对城中村的建筑和景观进行统一改造,改变“脏乱差”的环境特点。同时城中村的后期规划既要体现现代气息又要保留村落的原始文脉。在文化上,要加强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大学文化的融合,扩大高校对城中村的文化辐射,推动文化社区的构建。
2.2 社区建设体现了大学边界是相对开放与适度封闭的辩证统一
边界是系统的形成关系从起作用到不起作用的界限,规定了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特有的关联方式起作用的最大范围。所谓“大学边界”,是指大学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分界[8]。大学边界的作用机制与细胞膜相类似,它是控制大学内部与外部能量、物质和信息流交换的既开放又封闭的系统。社区建设正是利用了大学边界的过滤和缓冲作用,在大学城内建立了一个文化性的社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发展的系统,一方面,社区本身就是一个通过各要素的非线性协同发展,并同外部环境关联,不断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另一方面,大学城外部人员关系和社会环境复杂,社区内部的排他性会自动将一部分有害的物质、能量隔离在外。所以,大学城要健康良性发展,就必须通过社区建设使大学城在开放与封闭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2.3 社区建设可解决山西大学城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2.3.1 自主管理下的“资源孤岛化”问题
“各校相对独立,而教学资源共享”是建构大学城的理念,但从近年来大学城的发展状况来看,“独立与共享”的关系并未协调发展[8]。各高校搬入大学城后,互动共享理念并未落到实处,在教学、科研和后勤等方面仍沿用完全独立管理的体制;政府协调城内高校间发展的协调管理机构建设滞后,使城内各高校之间以校园围墙为界形成了一个个“资源孤岛”。
大学城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是知识与高新技术的富集区,而缺少了联系的大学城没有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是无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大学城社区内部要在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晋中市政府组织的协调参与下,实现城内十所高校联合治理、互通有无,加强硬件和软件资源共享、促进各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积极协调高校与城中村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的关系,化解城内矛盾和潜在干扰因素。对外而言,大学城社区要有的放矢的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相互开放。
2.3.2 与周边地域经济体的共享与联动效应不明显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校与周边地域经济体只有相互依托、协同发展,才能有效降低双方建设和发展的机会成本,保证多方利益最大化,实现共同发展[6]。就山西大学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新城内围绕大学城而开展的“泛教育”和“泛地产”的“圈地运动”如火如荼,房地产推动的新社区数量大幅度提升,但投入使用的社区却寥寥无几;以知识和高新科技为支撑的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为大学城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从空间上来看,新城的商业中心、高新科技企业、房地产商等地方经济组织多位于高校聚集区外缘,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的以“城”带“城”,协同性差;大学城对外通勤流量大且集中,现有的交通条件和租住条件无法满足城内高校教师、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和发展需求,造成了许多交通资源、房地产资源以及通勤时间的浪费。要改变这种两城发展“两张皮”的现状,就要积极培育以提供服务和文化传播为主体的产业群;加强城市交通联系,改善交通环境;彻底解决通勤人员的安置问题,把人口固定在大学城的土地上,推进城内异质性和同质化社区的建设。
3 构建山西大学城社区的建议
山西大学城位于太原与榆次交通的节点上,随着太原市近年来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山西大学城在构建太原市副中心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基于社区建设与大学城建设的耦合性以及必要性,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浅谈构建山西大学城社区的建议。
3.1 加强大学城社区文化互动,更好的服务本地
在社区建设中,可采用“反向建设”的思路,即先建設社区文化。通过社区文化的融合,重构大学城的地方性,使得城内各社区主体紧密联系,凝聚出强大的内聚力,以达到在大学城社区内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目的。
首先,要打破城内各社区主体的空间界限,实行街区制。街区制,打破的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分隔,更是心理上、体制上的割裂。实行街区制可以使高校之间实现课程开放、教师资源开放、教学设施开放、校园信息开放;城内校企联合组织科研、培养人才,使得高校的技术和人才能与企业的资金、设备和生产能力与市场结合起来;利用地理邻近的优势,促进大学城产业园区、汇通产业园区、潇河产业园区等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大学生就业和山西产业转型发展,发挥领头示范作用。
其次,高校要利用专业优势,直接参与社区教育建设,实现文化在社区中的覆盖和延伸。高校可以向城中村居民提供技能培训、闲暇教育等社区教育的内容与场所,在社区互动中向社区居民渗透先进文化、社会道德、科学理念等方面的内容,开展隐性教育课程。促进学校周边志村、聂村等城中村居民生活观念、就业方向和食宿及娱乐服务水平的转变,使他们尽早的从“失地者”的身份中走出来。同时,城中村社区也可以帮助高校建立实践基地、创业基地,提供大学与周边各行业部门联系的平台,共建学习型社区[9]。
开放的街区制提倡社区资源共享与文化交流融合。但在社区文化融合中,大学城内各社区主体既要积极融入大学城社区文化又要保持原有的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既要相互合作又要保持竞争。例如,在高校教学和校园设计中,既要传承榆次本土文化区的晋商文化和红色文化,又要保留一些高校老校区的人文历史传统,比如说太原师范学院的“师”字碑、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前的思考者雕塑等。这样有利于凝聚山西大学城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大学城社区文化的多元性。
3.2 推进大学城社区的组织建设
大学城内利益主体多,协调难度大,亟需构建复合治理体系,加强大学城社区内政府、高校、企业、城中村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首先,要加快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理顺大学城社区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改变原有的政府主导,各高校独立自治的管理体制,发挥市场调控的作用,推动后勤社会化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其次,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构,组织城内各校之间、各校与外部机构之间的协作,在机构运行过程中切忌独揽大权,注意“简政放权”。
4 结论
到目前为止,山西大学城已投入使用4年有余,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薄弱,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文化和资本积累。社区建设在山西大学城内的推进,能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将以开放与封闭辩证统一的空间系统协调好大学城内外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在此期间,山西大学城要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社区文化建设先行倒逼管理体制改革。社区文化建设在于构建和諧的邻里关系,促进地域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从而推动太晋同城化,达到在山西大学城及周边区域形成能带动太原城市群发展的文化功能区,孕育新经济增长极的目的。为此,政府要营造良性健康的政策环境;高校要将互动、共享理念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打破高校之间、与城中村社区之间的体制和心理隔阂,同构文化社区;企业要注重与高校人才、设备、体制的对接,让知识和技术发挥应有的市场价值,激发山西大学城建设的后发优势,构建有山西特色的大学城。
参考文献:
[1]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大学城项目总体规划[EB/OL].[2012-10-25].http://www.shanxi.gov.cn/xxgk/ghjh/201210/t20121025_126206.shtml.
[2]仇兵奎.伙伴关系视阈下的山西大学城发展研究[J].前沿,2014(8):20-23.
[3]刘慧.“社区建设”思路下的大学城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16(02):81-83.
[4]刘淑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5]袁圣军.大学城社区文化的理论与建设初探[J].江苏高教,2002(03):69-71.
[6]张程亮.大学社区建设目标下的大学城城中村改造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9.
[7]黄文炜,袁振杰.地方、地方性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文化考察——以猎德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5,30(03):42-49.
[8]王会亭.守护“边界”:大学城健康发展的应然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70-74.
[9]季瑾.论大学城与社区教育互动关系的建构[J].成人教育,2010,30(0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