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在高校大学生慈善观教育上的作用
2018-04-04俞小敏
俞小敏 任 伟
(1.黑龙江工程学院;2.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一、大学生慈善观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教育大学生对慈善的权利认识。当代的慈善是隶属于社会下的一种公益形式,这里面涵盖了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它是一种道德权力,是大学生本应具备的给予自由,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的施舍。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人权,大学生在慈善中实现的道德权力,通过实现自身的人权来达到自己精神上的满足感。高校慈善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享受这个人权,通过社会的慈善机制,在帮助他人的基础上获得精神的满足。这种满足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论是施助人,还是受助人,双方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高校的慈善教育突出了人权价值,以人为本,施与受都为自愿行为,以尊重为前提,让大学生享有慈善的权利,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教育大学生对慈善的参与认识。慈善不仅是公益活动,更是一种高尚的品行修养。它是民众热爱他人、热爱社会良善意识,号召追求生命道德与自然道德的精神方向。当代慈善不是富人的事,而是每一位民众的事。慈善不是指捐款的数额,而是慈善的行动意识,只要从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开展活动就是慈善。高校的慈善教育就是教导大学生行动起来、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慈善,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力做慈善。高校慈善教育提倡的是人人慈善的观念,慈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细水长流的小事汇聚而成。高校慈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慈善的习惯,当慈善养成习惯,慈善将成为社会共识,中国慈善事业才会健康发展。
(三)高校教育大学生对慈善的责任认识。当代的慈善观认为,慈善是公共社会的公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民众自觉的行为,更是社会责任的意识。慈善能够体现国家的关怀,是民众社会责任的选择。这种社会责任是民众在社会大环境下的份内之事,也是民众成为社会主体的一种表现。高校慈善教育是为了普及平民公益,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了解慈善责任意识。慈善无处不在,每个民众都应该把慈善当成自己的职责,通过慈善教育的学习改善自身的慈善观,打造具有责任认识、充满爱心的社会。
二、大学生慈善意识行为的现状
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对慈善的意识认知、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当代慈善理念的理解以及慈善行动的持久度仍旧存在很大的不足。
(一)新时代中国的大学生对慈善的意识认知热情度不高。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过慈善活动的比例不低,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次数却较少。有一半的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次数还不到三次,而每月能够固定参加慈善的大学生更是凤麟毛角。换句话说,中国目前大学生对慈善有了基本的认识,他们大多数都做过慈善公益,可是对慈善的热情度不够,只是偶尔参与慈善公益,没有把慈善当成公益事业来做。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慈善活动是体验,不能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时间。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虽然对慈善意识观念有所提升,但是对慈善的素养与慈善的精神认识仍旧欠缺,没有将慈善作为习惯,当成人生的信仰。他们做慈善都是在自己闲暇想起时才会去做,只要慈善与其他事情发生冲突就会放弃慈善。因此,明显判别出他们对慈善缺乏主动意识,缺乏热情度。
(二)新时代中国的大学生慈善活动渠道途径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主要有四个渠道,分别是志愿者服务、网络募捐、社区服务、环保公益活动,其中参与的大学生多半是志愿者服务者角色,占据大学生慈善活动的80%。志愿者服务占据大学生慈善活动的比例高主要是大学生慈善活动渠道途径单一造成的。因为高校大学生获取慈善活动的途径较窄,大部分依赖于学校。而学校的慈善活动主要是志愿者服务,没有更多地开展慈善渠道,丰富慈善途径。高校的慈善组织还需要完善,慈善活动宣传需深入推广,慈善教育还需提升。高校要加强组织慈善活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着重建设慈善宣传的平台,倡导以人为本的平等精神,促进慈善教育的发展。
(三)新时代中国的大学生慈善活动能力过于局限。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慈善活动的组织情况并不乐观,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慈善活动组织普通,公信力欠缺,效率低下,没有任何特色,无法吸引人群参与。也就是说,高校大学生认为慈善活动组织能力不足,仍旧需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组织慈善活动需要高校的参与,在鼓励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指导。大学生组织慈善活动也需要社会大众的参与,在鼓励的基础上给予经济财力上的支持。慈善活动组织需要完善的运行机制,既要规范也要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慈善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生慈善教育困境的分析
(一)新时代中国的大学生慈善意识淡薄。新时代大学生慈善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缺少慈善认知与缺少参与意识这两方面。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对慈善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慈善的意义与精神,但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从没有关注过慈善,他们认为慈善是富人考虑的事,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这些大学生不了解慈善的意义与精神,更不知道慈善参与的方式途径。也有些大学生认为微慈善不是慈善,不能给慈善事业带来多大的公益效果,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慈善的意义,没有正视微慈善的效果性与影响力。上述种种,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慈善意识淡薄,对慈善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解认知上,总认为慈善是有形的物质,其实慈善更重要的是向善的心。
(二)新时代中国的大学生慈善能力弱。新时代中国的大学生慈善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分别是慈善机构少、没有组织性、缺少归属感。目前,中国的慈善机构不能满足大学生慈善意识的需求,“如在社会健康、环境保护、助老恤孤、助学支教等各个方面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开展着有组织性的集体行动。”[1]这些活动都有赖于慈善机构开展。但是对社会需求来说,我国的慈善机构还不能满足需求。另外,高校大学生一般是通过志愿者协会来参与慈善活动,而这类协会组织性弱,影响力不足。没有组织力就没有凝聚力,也就没有归属感,这就削弱了慈善的力量。
(三)新时代中国的大学生慈善缺乏可持续力。“在高校中,大学生不仅是慈善事业的主体,也是慈善事业的客体。”[2]随着中国慈善事业的推进,社会对慈善公益的需求不再仅限于慈善的志愿者,更需要投身与慈善事业的人才。但是,慈善事业如何吸收优秀的人才是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之一。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人才的主要来源,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高校通过提升慈善精神意识,鼓励慈善活动,宣传慈善理念,能够提升大学生慈善观,让大学生理解慈善事业,从事慈善事业。
四、慈善法对大学生教育的作用
“人文与公益有一个共性,就是对生命及生命成长的关注与关切,都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和追求,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等”[3],由此可见,慈善观是人生价值的核心。
(一)慈善法是大学生慈善观教育的目标。慈善法具有社会公益的属性,它关注了民众生存的状况,保证了民众生存的尊严。慈善法是一种人文关怀,它能够让民众感受到希望、友爱、安全、温暖。“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是与人们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没有强烈的主观意愿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行动。因此,发展慈善事业必须先培养并弘扬现代慈善意识。”[4]慈善法则较好地弘扬了现代慈善意识,让高校站在法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没有慈善法的慈善容易缺乏人文关怀,背离人性,让人们处于怀疑恐惧、互相戒备中,无法去感受慈善的真正意义。
(二)慈善法是大学生慈善观教育的手段。“慈善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越责任和道德范畴的境界。”[5]而慈善法就是高校教育学生超越责任和道德范畴的一种手段。高校大学生对慈善教育的主要表现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关注尊重他人、维护社会正义与秩序等方面。慈善法的真正意义在于平等,不论在社会获得财富的多少,施与受都应该保持平等原则。慈善法的内核是人文关怀,高校教育大学生拥有慈善观也是人文关怀,要教导学生成长为具有善良、友爱、正义感的人。
(三)慈善法是大学生慈善观教育的途径。高校运用慈善法能够培养学生慈善观,更能够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是高校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高校通过运用慈善法培养学生慈善观,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爱帮助他人,提升大学生的慈善心,促进大学生对慈善的良好认知,让大学生明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慈善不是站在顶端的俯视,而是平等的对视,倡导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理念。中国要打造和谐社会,应该从互助、友爱开始。慈善法就是正义与爱心的具体表征,以此培养大学生的互助心与同情心,让大学生在提高慈善观的基础上,提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结语
现代慈善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慈善意识基础上升华而成,不论是儒家的“大同社会、仁爱思想”,还是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慈善意识的内涵。2016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也将我国传统慈善意识的内涵融入其中。慈善法强调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强调共享平等、友爱互助的慈善理念。本文通过大学生慈善观教育的三方面重要性引入,阐述了大学生慈善意识行为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大学生慈善教育困境的原因,并着重说明了慈善法在高校大学生慈善观教育上的重要作用,让高校运用慈善法能够推动大学生慈善观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