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福利思想在脱贫攻坚中的价值
2018-04-04王文婷徐东辉虞满华
王文婷 徐东辉 虞满华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一、马克思福利思想主要观点
马克思早期福利思想的起源与辩证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也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体系建设有关。马克思福利思想中关于工作、劳动的思想中高度集中地体现在唯物史观众的生产力的思想之中,马克思社会福利供给公平观中指出马克思福利思想中想要通过福利措施来实现分配的公平,但是在现实中这种实现分配的公平又不是绝对的,这就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实现分配的相对公平和绝大多数人的公平。
(一)《共产党宣言》关于马克思福利思想的内容。《共产党宣言》中没有完整的观点涉及到福利思想,但是我们可以从《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中搜寻到福利思想的影子。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关于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中提到“征收高额累进税”,即征收私有资本所得的高额累进税,征收对象主要是各国私有资本的个人所得。对私有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的高额累进税,实质就是全社会二次分配的收入调节,直接控制私有资本的野蛮增殖和无限膨胀,从国家层面抑制全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继续扩大,从而间接地对福利的产生影响。
《共产党宣言》中还提到“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普遍义务劳动制让人民知道只有用劳动才能换取生存生产的资料,福利不是无限制的给予,而是给予适量的帮助,最终还是要靠劳动来换取生产生活资料,从而获得生存。此外,“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消除城乡差距,间接地对福利制度产生影响。“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这是对儿童教育福利的保障。
(二)《哥达纲领批判》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中关于马克思福利思想的内容。“因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所以社会中的任何人不占有劳动产品就不能占有财富。因此,如果他自己不劳动,他就是靠别人的劳动生活,而且也是靠别人的劳动获得自己的文化。”[1](P383)这句话强调自己的成果建立在自己的劳动双手之上,社会福利不代表不劳动偷懒可以获得成果,福利只建立在一定条件之上,而不是无论何时都有福利。
《哥达纲领批判》中还提到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就是现在的属于官办济贫的事业的部分的基金,这也是属于社会福利范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为自己劳动发展做贡献,没有这个就没有福利社会的来源。
为什么要搞福利,给社会主义福利分配,因为社会还不能按需分配。未来社会主动劳动,劳动不是压迫工具,而是积极主动劳动。集体劳动财富涌流,客观存在着劳动差别。我们现在还没有共同富裕,国家承担着劳动权利。福利共同富裕,未来的差距不能太大。
普通的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放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教育并不等于人民获得权利。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通过劳动来兜底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教育。
(三)实践措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福利资金主要来自于三个渠道:工人自身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企业缴纳的各种的保险和保障费用、政府的财政拨款。”[3](P27-30)不难看出这些来源的实质都是工人创造的价值。我国的福利资金大多来源于税收,扶贫资金多少都来源于政府拨款以及社会企业赞助。贫困人口自救是我国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措施,政府提供就业岗位给贫困人们,人们通过劳动来积累个人资金。脱贫攻坚中群众意识才是关键!
(四)马克思福利思想的内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福利思想对个人的发展体现在马克思福利思想中融入了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中突出的是“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的政策,也是注重“个体”与“个人”。
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是为社会成员提供经济、物质和其他获取社会资源机会的社会保障,这与共产主义构想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相统一。“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时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保障,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成员在政治、文化、个人发展领域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促进作为“自由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才是在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指导下的应有之义,也是共产主义构想与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的高度统一的应然表现。”[2](P24-26)
二、马克思福利思想在脱贫攻坚战略中的时代价值
(一)脱贫攻坚的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为此设立专门的机构,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党和政府还大力实施了一些扶贫困战略,譬如推行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
“政府从扶贫开发向脱贫攻坚过渡过程中面临贫困治理有限能力、多元角色、职责定位等多重角色困境,认为政府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应实现引导者、协调者、多元主体者的角色转型,提出政府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应积极调整权责,更新干部队伍的扶贫观、扩展脱贫攻坚的社会力量、强化政府脱贫绩效考核、改革脱贫攻坚监督管理体系、注重脱贫绩效的可持续性是脱贫攻坚进程中的政府角色转型路径选择。”[4](P156-163)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力在政府,政府实行的措施能够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效率,政府角色的转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至关重要。
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还在于老少边穷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5](P19-21)党针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滞后性实行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政策: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包括健全工作机制,明确配套举措,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引领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6](P6-8)
“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贫困革命老区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7](P28)脱贫攻坚工作的形势依旧严峻,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首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少部分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借扶贫之义为自己牟利,损害民众利益。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着“谎报实情”的情况,部分基层扶贫工作者在实际生活中未能对困难群众做出实际帮助,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盘查而“欺骗”。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扶贫工作者不能正确认识到扶贫工作的实质,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在扶贫工作中部分群众不配合,对待扶贫工作不积极,对扶贫工作中的走访调查抵触,导致扶贫工作结果不理想。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应该明确贫困群众是主体,要想推进扶贫攻坚的更好实现必须使得贫困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起来。
(二)马克思福利思想在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中的作用。马克思福利思想是保障底层人民生活的思想,这与脱贫攻坚的思想不谋而合。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于福利制度的建设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不可否认获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政府内部分工等原因,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并没有完全结合起来,局限于“补缺型”的政策主要针对特定的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实际上就很难真正转变为我国立法层面上的社会福利制度,因此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就没有从根本上惠及每一位对福利待遇有所需要的社会成员。马克思福利思想中保障社会劳动者的福利和人民大众的福利是“普惠型”的福利,我们想更好地建设保障体系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的指导下,这样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马克思福利思想对于脱贫攻坚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对马克思福利思想的研宄,不但加深了我们对其思想的理解,同时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脱贫攻坚的实施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脱贫攻坚不但可以保障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时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目标,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福利事业也正在从“补缺型”向“普惠型”跨步。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福利思想,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鉴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了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邓小平提出了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8](P4-9)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中,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加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他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正是由于国家发展大环境的改变,脱贫攻坚不可拖延,脱贫攻坚措施的实施迫不及待。
三、结论及启示
在马克思福利思想指导下大力发展我国社会福利,不能盲目地发展,要遵从内在发展规律,不能单纯地为了一个指标而发展。在当今时代,发展我国的社会福利要与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高度统一这就要求在发展我国社会福利时,必须遵循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福利体系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公民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尊重发展现状,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这样从权利保障的角度促进社会福利制度的高效率进行,从而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福利事业与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的高度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