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明水貂饲养管理技术规程(3)

2018-04-04李忠宽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12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况水貂发情

●李忠宽 李 红(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3 水貂的饲养管理

在整个水貂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饲养员每天进入饲养区首先要对貂群进行巡视,仔细观察水貂的粪便(形态、颜色、气味)、精神状态、采食和饮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1水貂饲养时期的划分见表6。

表6 水貂饲养时期的划分

3.2水貂各饲养时期的管理

3.2.1准备配种期

3.2.1.1调整体况在秋分(9月下旬)至冬至(12月下旬)之间,种貂体况应中等偏上;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种貂体况应为中等水平,公貂要中等略偏上,母貂要中等略偏下。临近配种母貂的适宜体重指数(g/cm)为24~26。

3.2.1.2保证适宜光照在冬至前可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养在北侧光照较低的笼舍内),不宜进行人为照明。冬至以后种貂宜增加光照强度(养在南侧光照充足的笼舍内,或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

3.2.1.3促进发情在2月中、下旬,应加强种貂运动和异性刺激,促进种貂发情。简单的方法是将公、母貂互换笼舍穿插排列,或将母貂装入串笼,放在公貂笼内或其上方。

3.2.1.4做好发情检查工作在1月下旬和2月中、下旬,应对所有种母貂进行发情检查,根据发情进度调整饲养管理,并做好相应标记或记录。

3.2.1.5垫草保温进入冬季,应在窝室内铺垫料(锯末等)、垫草(羊草、稻草等)进行保温。垫料、垫草应干燥、无污染、无霉变、无尘土、无杂质;垫草应柔软,长5~15cm。

3.2.1.6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在1月下旬应进行犬瘟热和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的接种工作。

3.2.1.7做好配种准备工作主要是做好选配方案、配种工作计划、人员技术培训和所需物品、药品的准备工作。

3.2.2配种期

3.2.2.1准确进行发情鉴定采用外生殖器官目测检查和放对试情相结合的方法,准确进行母貂发情鉴定。以目测检查为主、放对试情为准,准确把握放对时机。对发情征候不明显的母貂,可试用阴道细胞图像观察法辅助发情鉴定。

3.2.2.2合理安排放对和饲喂时间应合理安排放对和饲喂的时间,一般在配种前半期可先早饲后放对,中午补饲,下午放对,下班前晚饲。在配种后半期,可趁早晨凉爽之时先放对,而后饲喂,中午补饲,下午放对和晚饲时间向后推移。早饲后1小时内不宜放对,中午应使水貂休息2小时以上,不宜带灯饲喂和放对。

3.2.2.3配种方式为了确保母貂受孕,应在初配后再复配1~2次。可采用同期复配(一般在配种旺期采用)和(或)异期复配(一般在配种初期采用)这两种方式。个别母貂(3%~5%)初配后不再接受复配,因而自然形成1次交配。

3.2.2.4科学安排配种进度

应根据母貂发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配种方式,提高复配率,最后一次复配应在配种旺期(3月中旬)结束。

事先做好翌日配种计划,优先放对复配的母貂应抓紧在清晨和傍晚凉爽的时候放对。

母貂发情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只有在发情期交配,才能排卵受孕,因此不可强制放对交配。

母貂具有刺激性排卵的特点,除交配刺激外,通过放对、公貂追逐、公貂爬跨等行为亦可诱导其发生排卵,故不可盲目频繁试放。

注:配种旺期是指有40%~50%的母貂集中在这个时期成功完成交配(一般在3月10~15日,此时日照时数达到11.5小时)。

3.2.2.5合理利用种公貂种公貂在连续交配3~4日(次)后,应休息1~2天,整个配种期内都应训练小公貂尽早学会配种。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公貂利用率应在90%以上。

3.2.2.6监控种貂体况配种期公貂体能消耗较大,体况易于急剧下降,应增喂精补饲料,或中午单独补饲;母貂体况控制在中等水平。

3.2.2.7搞好卫生与安全垫草应充足,垫草湿污后应勤换;及时检修笼舍,防止水貂逃跑。

3.2.2.8做好配种记录每天认真记录水貂发情检查情况、配种进度、放对数量和成功达成交配的公、母貂的情况,以便做好系谱登记和合理安排第2天的配种计划。

3.2.2.9淘汰种貂配种结束后应淘汰那些配种失败的种母貂和部分种公貂,并及时取皮。

3.2.3妊娠期母貂受配卵子受精至胎儿分娩为妊娠期,少者37天,多者81天,多为40~55天,平均47±2天。

3.2.3.1适当控制体况妊娠期母貂体况易出现过肥情况,妊娠前期(在4月5日前)母貂体况应控制在中等略偏下的水平,妊娠中、后期体况控制在中等水平。

3.2.3.2适当增加光照应将母貂放在朝阳一侧的笼舍内,增强光照。

3.2.3.3注意观察母貂主要观察母貂食欲、行为、体况和粪便的变化。如果发现母貂食欲不振、粪便异常等,应立即查找病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2.3.4保持环境安静应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谢绝参观,同时,应加强笼舍的检查维修,避免跑貂,减少因捕捉而造成流产。

3.2.3.5做好产前准备在临产前1周应把母貂的窝箱打扫干净,并用酒精喷灯火焰消毒或用2%的苛性钠水洗刷消毒,然后絮进柔软、干燥的垫草或垫料。及时检查母貂做窝情况并及时补絮,提倡借鉴国外先进的产箱和一次性铁网围草的絮草方法。

3.2.4产仔哺乳期

3.2.4.1昼夜值班、加强护理值班人员应每2小时巡查1次,动作要轻,不宜大声喧哗。目的是通过巡查及时发现母貂产仔,随时添加饮水,对落地、受冻、挨饿的仔貂和难产母貂及时救护。

母貂难产时食欲突然下降或拒食,精神不振,焦躁不安,做出蹲坐排便姿势或舔舐外阴部,有的母貂表现惊恐不安,频繁出入产箱(小室),时常回视腹部,可见羊水或恶露流出,但不见胎儿娩出。

发现难产并确认子宫颈已开张时,可以进行人工催产,肌注催产素0.3~0.5mL,间隔2小时后再注射1次,经3小时后仍不见胎儿产出,可进行人工助产或剖腹取胎。

3.2.4.2做好产后检查产后第1次检查在母貂排出焦油状粪便后进行,查看仔貂是否健康和吃上初乳。检查最好在母貂走出产箱采食时进行。方法是将母貂引出产箱后,用产箱内的垫料或垫草搓手,以免带入异味。检查时动作应快、轻、准,不应破坏窝形。

吃上初乳、健康的仔貂鼻镜湿润、全身干燥,身体温暖、紧凑,圆胖红润、腹部饱满,抱团卧在一起,握在手中挣扎有力;未吃上初乳、不健康的仔貂鼻镜干燥、胎毛潮湿、身体发凉、腹部干瘪,在窝内各自分散乱爬,握在手中挣扎无力。

3.2.4.3仔貂代养胎产仔数较多(8只以上)的母貂,如果乳量不足,母性不强或有恶癖,或母貂产后死亡的,就应将其部分或全部仔貂转给乳量充足、母性强、产仔数量小、产仔期相差不超过1~2天的其他母貂代养。代养时先把母貂引到产箱外面,再把代养的仔貂放入产箱内,或将仔貂放在产箱入口的附近,让母貂自行叼入窝内。

3.2.4.4及时补饲在仔貂20日龄时应及时补饲。从30日龄起,仔貂吃食速度加快,为了避免仔貂之间争食,可以将饲料分别放在几个食盆里进行补饲。同时应及时调整日粮饲喂量。

3.2.4.5加强保温在产仔期,除应在小室中加足垫草外,还应注意天气骤变,遇有大风、雨雪天气,应在貂棚迎风一侧加以遮挡,以防寒潮侵袭仔貂。

3.2.4.6保持环境安静在场内工作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制造场内、外突发噪音,外来人员不应进入场区。

3.2.4.7搞好卫生保持小室的卫生,及时清除粪便、湿草及剩食等污物。食具和水具应每天洗刷1次,每周消毒1次,同时,应搞好饲料品质和饲料加工室的卫生检查,避免消化道疾病和传染病发生。

3.2.4.8适时分窝仔貂应在40~45日龄时进行分窝,母貂得了授乳症或仔貂咬架严重时,可提前在35日龄分窝。分窝后应做好仔貂和母貂血缘关系的标记和记录,以防系谱混乱不清。

3.2.4.9仔貂初选仔貂分窝时应进行第1次母貂、幼貂选种,称为初选或窝选。

3.2.5育成期

3.2.5.1多只幼貂同笼饲养分窝后的幼龄水貂宜同窝、同性别、体重相近的2~3只合养,并做好系谱记录。

3.2.5.2做好疫苗免疫应及时对幼貂和成年水貂进行犬瘟热和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具体操作应按说明书进行。

3.2.5.3适时增加饲料量仔貂分窝至秋分(9月下旬)是其体型迅速增长期,故又称为幼貂生长期或育成前期,此期应根据幼貂的体重增长适时增加饲料量。

3.2.5.4加强卫生管理每天应及时清理笼室内的粪便,做好笼舍和场区的环境卫生,防止疾病发生。

3.2.5.5严防中暑幼貂育成期正值天气炎热时期,可通过架设遮阳网、洒水和喷雾的方法给棚舍和地面降温,防止幼貂中暑。

3.2.6恢复期

3.2.6.1观察换毛从9月上旬开始一直到10月上旬,应观察水貂的换毛情况(开始换毛时间和换毛速度),并做好记录,作为水貂复选的主要依据。

3.2.6.2复选在10月上旬依据秋季换毛情况,对老公、母貂和幼貂进行复选,选择换毛早、换毛快的幼貂和换毛早、换毛快而且当年繁殖力强的老公貂和老母貂留作种用。

3.2.6.3淘汰淘汰的老种貂和幼貂,一并归入取皮水貂群进行冬毛期育肥饲养管理。

3.2.6.4调整日粮喂量产仔母貂在断乳的前1周应减少日粮喂量,防止发生淤滞性乳房炎,种公、母貂繁殖结束后的前两周仍应喂给繁殖期日粮,第3周以后逐渐转喂恢复期日粮。

3.2.7冬毛生长期

3.2.7.1饲料配比此期日粮中应增加含硫氨基酸的供给,以满足其冬毛生长对硫元素的需求。

3.2.7.2避免阳光直射水貂生长冬毛是短日照反应,因此,在一般饲养中不可增加任何形式的人工光照,并把皮貂养在阴面的棚舍里,避免阳光直射,以提高毛绒品质。种貂养在阳面笼舍中。

3.2.7.3添加垫草从秋分开始换毛以后,应在小室中添加少量垫草,以起到自然梳毛的作用,提高毛绒品质。

3.2.7.4活体梳毛有被毛脏污、缠结的应及时活体梳毛。

3.2.7.5做好取皮准备工作皮用貂11月下旬以后毛皮逐渐成熟,定期观察冬毛生长和成熟情况,提前做好取皮准备工作。

4 卫生防疫

4.1及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4.2搞好灭蝇、灭鼠工作,防止犬、猫进入场内,搞好环境卫生,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4.3车辆出入口设消毒池,人员出入口设脚踏消毒池,并根据所用药物的说明定期补充和更换消毒液。

4.4工作人员进入场区应更换工作服和鞋帽。

4.5场区每2周消毒1次,棚舍每1周消毒1次,食具、水具、饲料加工设备和工具每隔2~3天消毒1次。

4.6引种时,应预先了解拟引种种貂场和地区的疫情情况以及所引种貂的疫苗接种情况,并按《水貂阿留申病对流免疫电泳操作规程》(SN/T1314)进行水貂阿留申病原检测。引入场内以后要隔离饲养1个月,确认安全以后,方可归入大群饲养。

4.7不可从疫区购买饲料,不可饲喂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胴体及副产品。

4.8貂场的废弃物处理应符合《畜禽养殖污物排放标准》(GB18595)的规定。

4.9病、死水貂尸体应按《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体况水貂发情
山东省部分地区水貂养殖场户貂源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认知调查及病原检测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怀孕母猪如何饲喂
笼养数量对育成期水貂行为的时间分配的影响
奶牛分娩前体况对泌乳量、脂代谢及氧化状态的影响
为防疫荷兰要杀1万只貂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根据体况改变日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竹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