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能一体、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思考
2018-04-04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黄理经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黄理经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上海市特色高职建设院校,是机遇也是挑战。学院机电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又作为学院“085”重点建设专业,经过10多年建设与创新改革,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构建创新校企一体、分类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近2年来,我们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依照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对学生在校内外开展专业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的理实一体、能力递进的创新教学;2017年9月,双证融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试点专业建设实施后,我们进一步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的职业技能标准、培训过程、技能鉴定有机融通,成为上海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首家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衔接贯通的学校。我们建设实施思路如下。
1 重组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融通考核方案
(1)2015年2月,按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本市开展“双证融通”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院重新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双证融通课程新体系,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推进济光学院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新版双证融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构建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企业调研,我们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在企业与鉴定中心鉴定专家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强化了汽车拆装与检修、汽车维护与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诊断与检测、车身电气系统诊断与检测4门专业融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开发4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考核实施方案。目前融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了上海人社局、上海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融通课程也正加紧编撰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践实训指导书。通过鉴定专家的建议,我们针对企业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适时对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专业融通课程设计注重理论和实践(1∶1),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同时,教学内容调整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加大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教学过程对接职业标准,课程内容的组织完全按照企业4S特约维修店的工作过程与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我们通过梳理、比较和分析试点专业对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确定了试点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以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架构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今课程融通方法是将职业技能标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要求融入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为此试点专业根据以上思维导图重构“素能一体、双证融通”的课程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文化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及职业拓展课程等5类(图1)。
图1 课程体系
(2)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按照学生校内学习内容要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一致的要求,课程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目前,专业融通课程全部实施现场教学。在教学组织中,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实训环节有机结合,我们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知识的关联性和累积性要求,专业技能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性要求,构建5个能力层次(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技术能力→职业综合能力→职业岗位拓展能力),并按各能力层次的要求进行训练,遵循单项、综合、顶岗技能要求,结合企业岗位设置模式和情景在实训基地组织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能力。学生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的训练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手段采取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方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开展活动,在过程教学中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达到行知并进。
(3)加大投入力度。学校投资近1 000多万元,建立了包括汽车仿真软件实训基地,汽车电控技术实训基地,博世故障诊断中心,汽车检测线,汽车发动机、底盘总成拆装,维护与检修实训等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上海济光学院高职鉴定站。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学习与实训,在校内就能接受企业的真实锻炼,实现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核心能力的融通。
(4)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开通校内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中,我们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利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景格模拟仿真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使学生接受信息化及仿真模拟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二维码,让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预习完成实训项目任务单、通过平台提交实训任务的操作方案与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 构建双证融通实践教学体系
(1)融通课程教学实施项目与职业资格培训考证。融通课程首先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旨,确立融通课程教学目标,同时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融通课程内容,分解落实到融通课程各实训项目中,衔接融通过程中加强与校企合作单位的深度融合。我们与上海宝钢住商汽贸公司、上海大众安吉汽车服务公司等单位合作编写上海通用公司雪佛兰科鲁兹各系统机构实训项目的校本教材,将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项目考核紧密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在专业实训课程的始终。
(2)按照工作任务来构建融通课程内容。把融通课程分解为若干项目任务(如发动机拆装项目等)或任务引领型模块,帮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练习过程中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3)情景化实训课程的设计。实训课程在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促进其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的掌握。为此,我们结合实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设计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包括与岗位工作实际情景相一致的“硬环境”和从思维和教学的角度构建的“软环境”。
我们把“硬环境”划分为3个区:教学演示区、操作练习区、查询讨论区。教学演示区设有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工作台;操作练习区,全部采用实车、实景,操作、训练设备与实际岗位需求对接;资料查询区,校网络中心平台上存储有各车型的技术资料、维修手册及电路图,备学生查阅。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分解典型职业能力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核心技能要求,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引入职业鉴定标准,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双证融通课程”技能实训和鉴定要求,进一步整合校内现有教学资源,加大双证融通课程信息化建设、加强试点专业的实习实训、技能鉴定等方面基础条件建设。
“软环境”强调职业氛围的营造,以具有特定意义的设施、文字、图片为载体,激活环境的教育启迪功能。学生在实训中有一种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的感觉和体验,接受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并通过汽车发动机、底盘总成拆装、检修,把发动机和底盘拆散、清洗、装配、调试、起动,以及出现故障时的判断、检测,进一步开发建设立体化的实训教材。在鉴定专家建议和指导下,由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成的教材开发建设项目组,进行立体化教材开发与建设。其一,编制了与融通课程配套、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课程实训教材及实训项目教案。其二,开发利用电子网络资源,结合职业资格鉴定项目与标准,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由平面变立体、由静态变动态,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地演示汽车的内部构造、运动原理、拆装步骤、操作要领的教学资源库。其三,利用学校信息化网络平台、利用汽车模拟仿真软件,模拟再现实训情景过程,使实训教学突破了空间、时间、条件的限制,学生可扫一扫实习设备上的二维码,观看排除故障的微视频,不但节省大量的实物教具和实验材料,而且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性学习环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对汽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动手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到行知合一。
(4)进一步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实训队伍。加强建设实训课程急需的教师队伍,应采用专兼结合、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是借用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的作用,使兼职教师逐渐成为实训课程的主讲教师。二是制定专职教师培养规划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引导教师假期通过下厂锻炼、拜师学艺等各种途径提高技能,基本形成了专兼结合、质优量足的校企协同,专、兼合一的实训教师队伍。
3 用分层化的理念设计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精神,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进一步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我们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围绕着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艺、敬业精神、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分层化的理念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梳理、比较和分析试点专业对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双证融通课程标准” 设计双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
(1)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依照《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沪教委高【2015】52号)和《关于本市开展“双证融通”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沪人社职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重新整合与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图2所示。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我们在融通课程教学体系中,突出健全“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以此支撑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对融通课程的标准及考核方案进行优选、整合,将融通课程教学设计为理论和实践(1∶1)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融通课程考核模块调整则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加大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进一步推进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外延的对应,实现了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做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最终达到“一教双证”的培养目标。
(2)融通课程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为了使学生学会工作,增强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性质、目的、出现机率等,专业融通课程全部实施现场教学。在创新改革中我们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中,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强化顶岗实习实践,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机制。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考核的重要性,采用任务过程考核和诊断思路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课程考核体系与考核模式,课程考核评价完全由第三方鉴定考核。
通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双证融通试点专业基本实现了“学院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专业教师下车间、能工巧匠上讲台”的教学创新改革目标。
图2 职业标准与课程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