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视角下小学体育第二课堂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对黄冈市16所小学的调查
2018-04-04杨翠英邓先芳
杨翠英,邓先芳
前言
小学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堂教学以外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发展的体育活动,是一种独立的课堂形态,旨在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2]。相对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形式灵活多样,对学生的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保证学生所参与和关心的内容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还能充分发现和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小学体育第二课堂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人通过学校图书馆和CNKI等资源查阅和收集相关著作和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黄州城区16所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900名学生发放问卷。其中学生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77份,有效问卷776份,有效率86.2%。
表1 调查问卷实施情况(n=900)
1.2.3数理统计法
本文所获数据运用Excel、spss20进行统计。
1.2.4访谈法
采用访谈法深入了解小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的实际情况。访谈对象为黄冈市16所小学的学生及体育教师。
2 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与否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随机调查了黄冈市16所小学的776名小学生(3到6年级)。其中246名参加体育第二课堂,占比31.7%。其余68.3%的未曾参加。实际参与情况不容乐观。
2.2参与群体眼中的体育第二课堂
2.2.1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的动机或目的
依据表2,在参与体育第二课堂的群体中,他们参与目的多种多样。其中47.4%的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其次17.9%的学生想要借此巩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13.4%以体育运动为契机,旨在于增强与同伴间的交流。另外有关于发展个性、消遣娱乐、调节心情、塑造形体分别占比6.2%、5.2%、3.1%、3.0%。表明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都是以自己的主观需求为出发点,目的明确,积极向上。且呈多元化的趋势,但还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要考量。
表2 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的目的(n=246)
2.2.2学生所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分析
由表3可知,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涉猎广泛。按照受欢迎程度,排在前五位的项目依次为舞蹈及韵律操(26.8%)、足球(22.7%)、篮球(17.1%)、羽毛球(11.2%)、跆拳道(10.1%)。另外乒乓球、跑步类、跳绳、轮滑、踢毽子等项目受到少数学生的青睐。这些运动项目都比较有乐趣,且几乎都需要多人参与,有利于小学生之间增进交流,创造共同话题,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无形中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开展体育第二课堂的运动项目。同时挖掘潜在可能性,拓展项目,培养学生对多种项目的兴趣。
表3 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n=246)
2.2.3学生对体育第二课堂活动时间满意度
本项目通过“你认为体育第二课堂一节课40分钟能否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这一指标来反映,并结合访谈结果得知,几乎一半的学生对于40分钟的课堂安排表示满意。25.4%的学生认为差不多能满足。另有9.5%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认为应该安排更长的学习时间。其余16.2%对于时间概念意识不强,表示不太清楚或者无所谓,且其中主要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因此,总体上体育第二课堂的时间安排比较合理,能够兼顾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和学习需求。
表4 学生对体育第二课堂时间安排满意度分析(n=246)
2.2.4学生对体育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满意程度
如表5所示,在参与体育第二课堂的群体中,3.3%的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不满意,他们表示学习内容有点枯燥,趣味性不强。67.2%则表示很满意,比第一课堂有意思,由于第二课堂是分专项教学,运动项目也是按照学生的自主意愿选择的。符合他们的主观兴趣,因此学习中充满热情和求知欲,对内容安排满意。其余28.5%的学生持一般态度,访谈得知,他们态度比较中庸,对学习内容无所谓。其中一部分学生运动天分及已掌握的技能水平一般,鲜少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体验。因而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教师应该多加关注,给予鼓励与指导,增加他们成功的体验,逐步增强兴趣,是兴趣培养与技能学习能够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总体上,小学体育第二课堂的规划与安排是合理的。需要教师在具体实施中能够兼顾所有学生,内容安排多增添趣味性活动。
表5 学生对体育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满意程度(n=246)
2.2.5学生对体育第二课堂的教学场地及器材设施满意度
场地器材是否充足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例如,课堂时间安排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收到场地器材的制约。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率、学习兴趣及运动体验。安全、充足且科学的场地器材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保障。表6则统计了学生视角对于场地器材满意度的结果。其中,35.8%的学生认为学校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其运动需求,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偏郊区的
学校。实地考察情况也正是如此,其物质支持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资源更是紧缺。亟待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并大力改善现状。19.7%的学生表示能满足,他们均来自市区或重点小学,或示范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完备。另37.8%的学生认为学校资源大体上能满足其需求,但仍存在需要完善和更新的场地设施以更好地服务于他们的教学需要及课余活动。因此持基本满足的态度。其余7.3%不明状况,许是对此不在意,无所谓。
表6 学生对体育第二课堂教学场地及器材满意度(n=246)
2.2.6学生对体育第二课堂的体育师资力量满意度
教与学双方情绪饱满,相互呼应,教师讲解精炼,示范准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练习欲望;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又振奋了教师,使教师能高水平地发挥,顺利完成课堂教学[4]。因此教学质量有赖于教师与学生两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师资力量不仅指学校教师的数量及年龄结构的合理性,更应该考量教师的执教能力、科研能力、职称等等。小学生对此还没有建立概念,从他们的视角,通过访谈和调查统计得知,大部分(78.3%)学生对于本校体育师资力量感到满意。他们认为体育老师比其他老师有趣,老师的专业技术好,会鼓励他们,课堂更加自由生动,能够在课堂上学到一定体育技能,边学边玩,很开心。由此看出学生对于体育教师的喜爱程度及敬佩之情。那么体育教师在发挥自身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还需不断学习、继续充电,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保持生命力。其中提升教学能力是基本要义。诸如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材理解、知识结构、示范展示、语言讲解、组织教法、预防纠错、保护帮助、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学研究等[5]。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多学科知识。另外还需提升科研能力,教学相长。
2.3学生不参与体育第二课堂归因分析
表7 学生不参与体育第二课堂归因统计表(n=776)
由表7可见,目前制约小学生参与到体育第二课堂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主客观因素。按照影响程度排在前三位的因素为:认为体育可不计入升学考试,不重要占比26.4%;参加了其他科目补习,没有时间占比20.4%;喜欢体育但得遵循家长选择占比17.9%。这三个条件归属于外部导向。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外部导向及异化的价值观的引导,使得体育成了一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摆设课程。这种现象由来已久,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长久努力予以纠正。另外,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自信、课堂人数限制、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以及老师的关注、课堂趣味性不足、安全因素等完全是现实条件下,学校领导及每个体育老师需要投入精力、花费心思去改善的。用工匠精神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从内打破,更新自己与学生理念和思想,对外提供更加充足合理的物质支持。争取尽早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使第二课堂成为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和靓丽风景,从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动力。
3 结论
3.1小学体育第二课堂的实际参与率不容乐观。构成学生不参与的因素多样。主要可分为价值观导向异化、外在物质条件缺乏、教师及学生个体原因。应对症下药,予以改善。
3.2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的动机目的及运动项目学习均出自于内部主观选择,表现出主动性、自主选择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3.3学生对于课堂时间安排及教学内容满意度较高,表明安排合理。总体上对于教学场地设施满意度一般,部分地区甚至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并亟待改善。
3.4大部分学生对于师资力量表示满意。教师自身应不断反思总结、持续学习,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魏培徵,马化祥,马莉萍.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99-102.
[2]李小敬.西安市民办中学体育第二课堂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4.
[3]蒋志勇.浅析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及其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8,23:62-63.
[4]谭晓东.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规划与效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6.
[5]李良桃,杨剑,季浏.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要求[R].上海:第7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