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骗补”现象的经济分析研究
2018-04-03袁月蒋璇
袁月 蒋璇
摘要:回顾新能源汽车“骗补”和企业“骗补”现象出现的历程,以及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了解双方博弈状态,我们从经济学机理角度分析产生“骗补”的原因以及政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双方你来我往的相互碰撞。为此主动探究市场如何顺应能源经济规律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骗补;博弈;经济学机理;能源经济规律
中图分类号:1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7.075
1引言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興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产业实现突飞猛进地发展,推广应用效果显著。截至2016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1.7万辆,销售约50.7万辆,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在国家实施补贴政策下,一些企业为谋取利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存在“骗补”行为,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违背了经济学规则。企业与政府就“骗补”展开双方博弈,我们反思“骗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政府补贴政策查漏补缺预防其以新形势发生。
2“骗补”现状
2.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骗补”层出不穷
2016年9月8日,财政部公布了5家典型新能源汽车企业骗补名单,他们分别为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意图骗补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12月20日,工信部门户网站发布了对骗补严重企业的行政处罚。除却国家层面依法处置,地方政府也依据调查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追究。
2.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流程仍有漏洞
2016年,国家在补贴流程上进行了调整,想从根本上防止企业“作弊”。与2015年先申报拿补贴,年底再根据实际销量多退少补的方式不同的是2016年实行企业先卖车,车上牌后,将运营数据上报,然后根据上报数据核对,核对好以后再发放补贴。流程改变后,对治理骗补问题肯定会好很多,同时也可以规避骗补五大类别“一刀切”的问题,使骗补边界地带的认定更准确。但流程的改变并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骗补空间。
2.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亟待完善
在2017年十九大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深刻的总结,他表示2016年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里,有一些投机企业钻空子进行偏补,工信部已对那些企业进行了查处,同时对于补贴制度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与完善。然而要从根本上杜绝骗补,却是个系统的工程。
3“骗补”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由于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企业受利益驱动钻政策空子蓄意“骗补”,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失灵,违背了经济运行的规律,扰乱了市场的秩序,导致产业发展停滞不前,陆续出现相关问题。国家补贴政策并未起到政府预想的比例式增长,企业相比较研发生产售卖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不如政府补贴获利更加便捷谋利更多,从而企业不在关注质的提高只注重量的申报。如下,我们利用生产的正外部性原理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解释新能源汽车产业“骗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3.1“骗补”行为的成本分析
图1中,供给曲线S2是理论条件下供给因补贴政策由供给曲线S1按比例式增加,此时边际社会成本(MSC)=边际私人成本(MPC)+边际外部成本(MEC)。从生产正外部性分析,MEC<0,企业获得政府补贴,节约了生产成本。在初始阶段,供给曲线S1=MPC,需求曲线D=MB(边际利益),供给曲线S1和需求曲线D相交于E1,对应点QE1,当政府给予生产者补贴时,需求曲线D位置不变,供给曲线S1向右平移至S2,两直线相交于E2,对应点QE2,此时,S2=MSC(即MPC+MEC)。过E2点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S1相交于A点,分别过A点和E2点作垂直于y轴的水平线交y轴于B点和C点,政府补贴的部分可用四边形ABCE2表示,边际外部成本MEC=B-C。QE2-QE1表示由于价格补贴带来的产量激励,鼓励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带来经济效益。这是其他条件不变且处于客观条件下的价格补贴政策存在的生产正外部性作用,也是使产业出现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然而事实上企业真正的生产曲线是S3,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企业在政府补贴政策下一开始的确受到激励开始大量发展,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产品的特性以及企业自身投机性,企业不在想着提高技术、获取专利,他们更愿意钻取制度漏洞谋求更多利益,也就是图1所示边际利益MB不断提高,边际成本MC不断减小。当边际利益增加,边际成本减少时,企业获得的骗补空间就增大,存在的机会主义就会使企业看重投机性,寻找投机机会。此外,部分投机性企业获取的利益某种联系上来自于纳税人,这里又涉及一个搭便车的行为。
3.2“骗补”行为的收益分析
如图2中所示,当企业增加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到E点时,产量会达到最高值Q,但是继续增加投入量,产量却不断下降甚至变为负值。这里蕴含的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起初随着补贴投入的增加,企业边际产量递增,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再增加补贴投人,边际产量就会出现递减趋势,甚至不生产或虚报数量。说白了,就是技术水平不变,其他投入要素也不变,只资金投入增加,导致的产量变化就是边际报酬,一般先增加再减少。
3.3其他因素分析
由于政策支持存在“一刀切”和产品准入门槛较低等问题,导致在品牌、技术、质量方面无突出业绩,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快速增加。且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抓住制度漏洞,偏向机会主义,蓄意“骗补”和“谋补”。这些企业往往缺乏创新和诚信意识,面对技术优势企业的激烈竞争,企业没有通过加快技术研发增强企业竞争力,反而通过“骗补”手段实现短期盈利。此外,部分领域车型存在多级补贴导致补贴过度。在这场骗补与优化补贴政策的环节中,政府与企业展开激烈博弈。博弈参与方为政府和企业,政府希望企业把补贴资金投入到研发、生产中,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使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从而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等社会效应;而企业则希望把补贴资金投入到使自身收益最大化的方面。久而久之,市场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企业钻政策空子,违背了行为经济学规律,政府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并未起到预期效用,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忽略了市场自由竞争的作用。
4结论
随着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增多,质量参差不齐,在巨额补贴的诱惑下,因为企业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企业弄虚作假谋取补贴,这种逆向选择导致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失效,不仅造成严重的社会损失还影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们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当顺应能源经济的规律,在这里我们要强调“质与量”的区别,该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技术创新,技术代替资本。在这次骗补与改革的行动中我们知道这是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谁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谁的赢面就更大,从个人角度来看,即便政府不断对政策进行优化,企业依旧能找到新的骗补形式。所以我认为国家的产业政策作用自然是有的,但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还得看市场,马云的阿里巴巴互联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面对无法估测发展的行业,我们应先看市场自由调控作用下的情况,再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总而言之,我认为政府应当优化相应的补贴政策,不断对其查漏补缺,预防新形式发生,采取第三方监测,把握标准,有的放矢,相比较于资金支持,不如提供人才、信息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