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博士常宁:癌症“密码”的破译者
2018-04-03张晔
张晔
常宁,这位22岁的东南大学生物学女博士,看上去像位邻家女孩,但她恬静的外表下却有颗强悍的“小宇宙”,她率领MxHealth大学生创新团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摘得“银奖”,更获得了东大科技园的垂青。他们将携带着最新款癌症检测仪项目入驻产业园,开启大学生校内创业的新征程。“能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应用,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科研人的目标和追求,我们深知还有很多路要走,继续努力吧。”MxHealth团队的负责人常宁表示。
他们获奖的成果是“肿瘤标志物自动化检测仪”。利用这台仪器,只需少量血液样本,便可检测12项肿瘤标志物,整个检测过程只需5~10分钟。
“人小心大”的“女汉子”
1995年出生于山东菏泽的常宁,性格兼具北方人的爽朗和南方人的细腻,她从小胆子比一般女孩大,动手能力也很强。常宁的父母也很特别,别人家女孩都是学琴棋书画,而他们对这个爱“捣鼓”的女儿则“听之任之”。正是这种开明的家庭环境促使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为她今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基础。
第一眼见到她时,她正匆匆赶来并告知“刚刚还在赶一个数据”,说话轻声慢语,但条理清晰,“相较于其他工科专业,我觉得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专业里的很多精细实验特别适合我的性格特点。”
在高中时,常宁就对生物、化学类的实验非常感兴趣,数学、物理等科目比较突出,高考填报志愿时,亲朋好友建议她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将来可以做个受人尊敬的医生,但常宁最终因为对工程的喜好,选择了生物医学专业。“真的特别感谢父母,不管大事小事,他们都把最终决定权交给我。”她说。
大二时,她主动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课外研学项目,直至本科的毕业设计都是关于“光子晶体微球检测”方面的内容,她的钻劲儿和出色成绩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大四毕业时,她取得了珍贵的保研资格,选择了本专业“直博”,也就此与“光子晶体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参加课外研学项目,到去实验室参与科研,再到主动请缨担任MxHealth团队负责人,常宁都是自己拿主意。如今常宁回想起过往的一次次选择,她坦言从未后悔过。“相比当医生,我还是更喜欢现在的科研工作。”常宁笑称,在科研过程中遇到“拦路虎”时,导师一般只提供一个方向,点到为止,剩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需要她自己思考规划,“这种模式更符合我的个性。”
科研和创业是两码事
MxHealth团队获奖后,常宁成了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95后女博士”“滴血验癌”成了热搜词。“一个月我就收到了20多个投资合作意向。”常宁说。
面对媒体的追捧,常宁显得十分淡定,仍自称“科研狗”。她说:“科研和创业是两码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需要考察很多问题,面临重重困难,光有一个只会做科研的脑瓜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对行业的全面认识,包括对成立公司、运营和发展的全局把控。”
2017年10月30日,MxHealth团队带着他们的自动化检测仪项目入驻东南大学国家科技园,开启创业新征程。
常宁提到,学校安排了经管学院的教授对他们进行辅导,入驻后她会与团队成员一同编写商业企划书,但此时她却萌生“退意”,想辞去团队负责人职务。“创业应该让更有才能的人去做。比起做团队负责人,我更偏爱科研一点。原本我只是埋头做科研,没想到有了这么大的影响力,这让我更有动力了。”常宁说。
望癌症检验成果造福更多人
穿上白大褂、戴上手套,将处理好的血清注射到生物芯片中,通过流体控制和图像处理等模块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短短几分钟后,数据和图像便出现在显示器上。
在实验室里,常宁自豪地展示了一台看上去像普通打印机外形的仪器,“这就是可以检测早期癌症的检测仪,而检测系统的核心‘光子晶体微球就是一个能准确分析肿瘤标志物的‘尺子。”
传统的癌症检测往往采用单一指标,针对的是某种癌症的一种标志物,而MxHealth团队的自动化检测仪则采用多指标联合进行检测,只需50微升左右的样品,通过多种肿瘤的标志物大数据关系的建立与分析,一目了然地在仪器屏幕上捕捉数据,从而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目前,一次只能检测三四种肿瘤标志物,仪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撑,它只能作为一种筛查方法,最终确诊还是要依靠医院病理诊断结果。”常宁客观分析道。
常宁说,这项科研成果的基础是利用蝴蝶翅膀折射出不同色彩的原理,而每一种颜色就代表一种肿瘤标志物。当血液流过时,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就会被相应的抗体抓获。通过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就能获取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如今,常宁带领的MxHealth团队即将入驻东南大学科技园,并将享受专业的创业孵化服务,“目前全球癌症发病率高、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我们的项目为医院和医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筛查方法,因此,我们对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
拍拍桌边那台参加大赛的癌症检测仪样机,常宁抿了抿嘴,“这已经是第二代机器了,原来的那台比这个大得多,成本也高得多,说到底,实验就是在不断自我否定中前行,我们还需要对机器做更多的改良来适应产业化的需求。”
目前,肿瘤标志物自动化检测仪进行一次检测仅需10多分钟,但只能检测出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数据指标,现在正读博士二年级的常寧知道,项目组的检测仪器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申请,在经过审批后才能进入市场推广,“但我们已有清晰的远景目标,希望我们的项目能实现量产,进入医院的大众体检项目序列,就像血常规、血糖检测一样简单便捷,造福更多的老百姓。”常宁自信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