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探索

2018-04-03李金芳

山西农经 2018年15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会计专业

□李金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60)

据统计,我国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820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财会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攀升将近百万,如此大规模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一方面,每年大量的财会专业毕业生面临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找的困境,另一方面,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会计岗位空缺、好会计难找的问题。面对现实问题,不得不思考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如果能够给予高校中处于迷茫、困顿、对未来没有理性认知的学生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通过搭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及时提供有效的就业或创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上述困境。

1 文献综述

“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一词最早诞生于美国,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成立了世界上第1个职业咨询机构,即波士顿地方就业局。20世纪60年代,萨柏巧(Super)等人开始提出“职业生涯”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贝克(Baeker)和凯伦(Killen)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通过获取职业信息,做出职业选择,制定职业计划的过程。

我国学者杨清河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对外部环境分析研究,确定自身目标,选择职业路径,并制定具体详实的计划过程。汪莉将“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个体通过评判自身条件,结合爱好与特长,考量时代、行业发展特点后确定目标,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清醒认知。

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未对高校学生职业规划的统一定义,但经专家学者研究,可以将其释义为:高校学生首先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准确客观的自我评判,对决定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在高校、企业等机构组织的支持帮助下,确定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具体详实的学习和实践计划。

2 职业规划指导建议

2.1 学生自我认知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认为人格类型、兴趣爱好和人的职业有密切关系,他将兴趣分为常规型、现实型、社会型、研究型、艺术型和企业型6大职业倾向。

鉴于职业兴趣与性格爱好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首先要有比较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对自己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根据自身职业倾向,确定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再为这一发展方向作出具体安排[1]。

2.2 了解会计行业

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应当对会计专业和知识背景有较全面的认识,对决定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岗位职责和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考量。

2.2.1 会计岗位职责

在一家普通的企业财务部门,通常会设置以下岗位:财务经理、会计、出纳,其中会计岗位又可细分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4个方面。财务经理主要负责建立健全财务预算、预支预借、工资审核、提交财务报表、协助总经理建立各部门费用预算管理体系、负责税收管理等等。

会计岗位细分之后,财务会计的职责主要是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账簿,编制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按期填制审计报表、定期清理往来款项等;成本会计负责涉及成本和费用的计算,预算的制定和执行,部门业绩的考核等;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涉及企业经营资金的筹措,企业并购和资本运作,资金运用分析和决策;内部审计会计的工作职责是监督企业资金运用状况,制定和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等。

2.2.2 会计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共享会计应运而生,给传统的财务和管理会计形成了巨大冲击,在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影响着传统会计的发展。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创新,人工智能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德勤财务机器人的诞生,给人们带来震撼的同时也引发思考,大量、简单、重复的基础会计工作,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小德”之类的财务机器人代替。

2.3 制定职业规划

2.3.1 确定职业方向

从目前行业发展背景来看,会计职业发展一般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事企业单位基础岗位的会计核算与披露工作,进行成本分析研判和财务审核工作;②一般是审计监督之类的工作,主要分布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负责出具审计报告和汇算清缴;③在政府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会计管理工作;④从事会计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2]。高校会计专业学生首先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然后朝着既定方向有的放矢、努力前进。

2.3.2 制定实施计划

古语有云:预则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目标很有必要,可以分别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一般短期目标的制定要求具体详细,目标越是详尽,越有助于集中精力各个突破,首先是做好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较好地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操作技能,把握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积极参加专业职称考试,在校期间努力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为今后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至于长期目标,应当立足长远,着眼于职业发展方向,掌握会计基础技能的前提下,朝着熟练精通的目标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会计实操能力,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

2.4 监督激励反馈

针对学生已经制定好的职业规划方案,教师给出修正和完善意见,方案制定的再完美,终归还是要落到实处。学生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监督鼓励,教师制定具体的激励方案,针对学生职业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和激励,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在执行过程中调整方案更好地落实。

3 结束语

会计专业学生在有客观自我认知的前提下,应当对会计专业和知识背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对决定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岗位职责和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高校应当培养并建立有经验的专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综合考量主观和客观情况后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职业规划部门和专业指导教师应当监督并鼓励学生,按照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完成。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生涯会计专业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试析职业生涯不安全感对职业生涯转换决策的影响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