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培训需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山西省11个县的农民调查

2018-04-03王秦俊武贵秀钱莉莉

山西农经 2018年15期
关键词:针对性农民培训

□王秦俊 武贵秀 钱莉莉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 晋中 030801)

当前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培训效果离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与农民实际需求还存在脱节。从农民需求角度入手,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提出使农民培训工作适合农民需求的针对性措施。

1 调查总体情况描述

以山西省的11个县为样本县展开调查,样本抽取方法:按2016年山西省统计局统计所涉及的116个县(市、区)的2016年农业总产值/农业从业人数指标进行排名中前30名抽取5个县,31~60名抽取4个县,61~116名抽取两个县。从农业文化水平来看,11个县在山西前、中、后都有排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调查以从事粮食种植作物、林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业、农机服务等农业性生产的农民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3 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 305份,问卷有效率为97%。在调查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社会调查基本规范,确切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

问卷各题均用选项的频数及百分比统计,最后运用spss19.0统计工具分析得出结果。在整理分析有效问卷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为:从性别来看,男占55%,女占45%;从年龄来看,60岁以上占16%,40~59岁占 49%,30~39岁占 19%,20~29岁占13%,16~19岁占2%;从文化程度来看,不识字占6%,小学占23%,初中占47%,高中占17%,专科以上占8%;从主要从事的农业性生产来看,粮食种植作物占56%,林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占12%,养殖业占8%,农机服务占5%,其他占19%;从经济状况来看,特困(须救济)占6%,困难(温饱型)占14%,一般占60%,中等(高于平均水平)占17%,富裕占2%。

2 山西省农民培训的现状分析

2.1 农民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中,对农业知识和健康知识需求最大

从事粮食种植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农机服务等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体,需求占比最大的是农业知识,比例分别为43%、36.7%、41.3%、27.3%;其次是健康知识,占比分别为 29.1%、28.1%、24.6%、29.9%;对生活知识的需求占比分别为12.8%、19.2%、15.2%、16.2%;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占比分别为9.9%、7.6%、12%、13.6%。

调查发现,农民最需要的知识是农业知识和健康知识,对其他知识有需求,但需求度不高。从培训内容看,培训多侧重于传授农业科技知识,缺少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内容。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农民对农产品销售信息、健康和法律知识等方面需求较大。

2.2 农民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较大

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对农业知识的需求成偏正态分布:60岁以上的占比为39.1%,40~59岁年龄的占比为42.6%,30~39岁的占比为29.4%,20~29岁的占比为21.2%,16~19岁的占比为12.8%。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成正相关性:不识字的农民占比为4.1%,小学的占7.6%,初中的占11%,高中的占12.5%,专科的占22.9%。

农民培训应该对不同年龄的农民进行分类指导,培训内容应该有侧重点,按照需求培训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农民培训不仅应该加强农民的知识教育,提高文化素质,也应注意到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认知程度较低,没有意识到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性。

2.3 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中,“田间地头针对性培训”最受欢迎

不同经济状况(特困、困难、一般、中等、富裕)的农民最喜欢的培训途径中,喜欢“田间地头针对性培训”的占比均为最高,占比分别为41.6%、48.5%、38.3%、34.1%、28.6%;对“看电视中培训课堂”的占比分别为 28.3%、17%、21.6%、18.4%、32.1%;对“集中上课培训”的占比分别为11.2%、13.5%、13.5%、15.2%、12.5%;对“到外地参观和培训”的占比分别为19%、21%、26.7%、32.4%、26.8%。

可以看出,田间地头针对性培训最受农民欢迎。但在农民培训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培训的方式是集中上课。受工作考核的限制,农民培训工作存在过于重视形式的现象,培训方式多是填鸭式的灌输理论,缺乏通俗易懂且适合农民群体的培训模式。从培训途径来看,培训途径和农民需求存在失衡问题。

在获得新知识最多的途径中,电视占比最高。通过电视获得新知识的比例,男性为62.9%,女性为58.5%。在新媒体发展迅速,几乎每个农民都拥有智能手机的时代,电视依然是农民获得新知识最多的途径之一,说明培训途径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加以完善。

2.4 从农民对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培训机会偏少”的问题最为突出

从事粮食种植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农机服务等几类农民群体,认为“培训的知识不对路”的占比分别为4.4%、7.1%、6.9%、3.2%、4.3%,认为“培训机会太少”的占比分别为61.6%、56.2%、53.3%、50%、53.9%,认为“培训方法有问题”的占比分别为3.6%、3.3%、4.3%、5.2%、3.8%,认为“培训不能针对实际需要”的占比分别为 14.1%、18%、16.7%、24.7%、18.2%,认为“各类培训走形式”的占比分别为16.2%、15.4%、18.8%、16.9%、19.8%。

以上数据显示,农民认为“培训机会太少”所占比例最高,说明针对农民的培训活动偏少。目前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很多,大部分是农业能手、合作社带头人等,这些活动一般采取集中上课方式,导致普通农民参与机会偏少。因自身条件、经济状况等因素,大部分农民接触不到针对性的农民培训。

2.5 不同农业生产水平的样本县,农民参与培训状况存在共性,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按照高、中、低排序,在调查样本中选取三个不同农业生产水平的样本县:太谷县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为16.61%,没有参加培训的比例为83.39%;偏关县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为10.94%,没有参加培训的比例为89.06%;汾阳市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为21.64%,没有参加培训的比例为78.36%。

对太谷县、偏关县、汾阳市的农民在各类农民培训的参与度情况进行统计,得出相似的结论: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远远低于没有参加的比例。农民培训的参与度偏低,原因主要有:第一,针对性的农民培训活动偏少,农民没有接触到培训;第二,能够参与培训的人员基本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或者村干部;第三,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对路,开展培训是计划式的,而农民是市场取向,“政府提供什么培训农民就接受什么培训”的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第四,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往往认为根据已有经验也能种地,对农民培训存在排斥和观望。

3 完善农民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措施

3.1 丰富培训内容,增加健康、法律及生活知识等,理论与实操相结合

调查发现,培训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不相符,是农民参与培训主动性不强的原因之一。政府部门应根据农民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首先,深入调查农民所需知识,精准培训内容。从实际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类别的农民开展不同的农业性生产培训,培训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以及专业性。农业生产水平高的地方,可增加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地方可提供养殖业、种田等技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不仅有利于农民更好更快地接受培训,也可以提高培训效果。其次,增加实践操作的内容。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集中上课培训的理论知识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增加实践操作,可使培训内容更加实用。最后,增加健康、生活、法律等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1]。调查结果充分说明,除了农业知识之外,农民对第二、三产业领域知识的需求也很大。增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农民接触和了解现代农业和农业延伸领域,促进农民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3.2 创新培训途径,把田间地头指导和集中上课、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农民实际所需,创新培训途径。首先,实现田间地头培训和集中上课相结合。调查得出,农民最喜欢的培训途径是田间地头针对性培训,但政府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大多是集中式上课培训,应加大对实践操作培训的力度,邀请一些专家、教授、高级农技推广人员为农民讲解农业相关知识,把田间地头培训和集中上课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其次,农民培训途径需兼顾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要善于利用网络的便捷条件,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开设远程培训模式[2],实现农业资源共享。最后,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农民应分类指导,可以显著提高培训效果。对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多采取现场教学、讲座培训;对年龄小、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多采用电脑培训、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3.3 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增加培训机会

农民普遍认为“培训机会少”是农民培训中存在的最大问题。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财政投入,依据当地经济实力,在农民培训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倾斜,为培训提供财力支持,强化培训硬件实施建设[3],使培训供给更加充分。其次,加大培训教师人才的投入,建立专业培训人才的资金保障机制,为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最后,加大农民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购置电脑、多媒体培训教学设备等,加大力度建设田间地头培训基地,迎合农民需求,优化培训环境。

3.4 增强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民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是调查反映出的突出问题。首先,应加强舆论引导,营造重农业、爱农民的氛围,提高社会对农民的认可度。鼓励农民参与培训,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向新型职业农民靠拢。其次,加强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电脑网络、手机等平台宣传农民培训的信息、意义及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发挥模范示范作用[4],大力宣传农民培训工作的成功典型,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培训,壮大农业人才队伍。

4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农民培训工作需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途径,增加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积极引导农民提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农民培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政府及社会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目标,加强惠农政策的倾斜和宣传力度,完善农民培训的相关制度,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培训中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针对性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