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
——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为例
2018-04-03任玲艳
任玲艳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思政部,山西 汾阳 032200)
新媒体一词于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之后,学者对于新媒体概念的界定,不尽一致。笔者认为,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过了印刷媒体的深度,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广的最强势媒体[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大一新生而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化、高效化和社会化,对其影响更为深远。辛自强等人的研究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逐渐提高,但是主要集中体现在大一以上的年级,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5年来没有变化[2]。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大学新生又会产生哪些新的心理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调查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WIFI、3G、4G网络的普及,手机价格的平民化和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年级学生成为了新媒体环境下受影响最为深远的群体。下文即为“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概况。
(一)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层次;另一部分为调查问题。问题的设计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搜索引擎,各类网站,社交平台等新媒体的具体形式为维度,从可能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变化的主观因素(个人兴趣、人文素养、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和客观因素(海量信息、虚拟网络、外在干预、监督机制)等方面设计15个问题拟制调查问卷。设计访谈提纲之前,先邀请了一些非研究对象进行访谈,通过交流找好问题的切入点,拟制一份开放式的访谈提纲。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基本情况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6级和2017级共659名各专业的大一新生参与问卷调查。配合问卷调查,分层选取该院本、专科各专业20名大学新生进行个别访谈。选取对象涵盖了大一各专业一定比例的男、女生及文、理科类学生,覆盖学院招生涉及的26个省市地区学生代表参与。
(三)调查过程及资料的收集整理
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学院2016级和2017级大一新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借助问卷星编制调查问卷并推送到各班级微信群,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认真填写并提交,保证调查的有效性。期间,陆续与访谈对象面对面进行单独访谈,事先安排好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时间为半小时左右。访谈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参与配合,一位访谈提问,一位记录整理。为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对于新媒体的使用态度和使用状况,把握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除面对面访谈外,还进行了网上聊天访谈、E-mail访谈等,访谈次数为1—3次。调查、访谈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归类整理,结合前期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说过:“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3]新媒体掀起规模空前的传媒革命,它所缔造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影响,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实现了无法想象的飞跃,尤其是对刚入校的大一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心理养成处于活跃期的大学新生群体而言,有着积极意义。如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延伸了大学新生感知、思考和探索世界的广度和深度;赋予了大学新生更多自由、平等、开放、互助的机会,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心灵空间与精神世界;新媒体不断地揭露社会弊端,营造公正、公平、透明的传媒世界,有利于培养大学新生诚信、公平、正义、正直等优良品质。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大一新生面对崭新的环境,本来就存在诸多的心理适应问题和困惑。一份针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告表明,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普遍存在对学习兴趣、新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严重时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消极反应[4]。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更加复杂多变,心理问题出现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知偏差和价值观错位。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搜索功能的创新扩充,大学生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内容通常对受众的认知判断能力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比如部分网站以吸引眼球和用户流量为目的,随心所欲截取信息,断章取义,进行碎片化传播。对于阅历初浅和心智不成熟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更容易受到干扰,以致他们对社会百态认知不够清晰全面,甚至产生错误判断。访谈时,大多新生谈到“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使他们对所获取的信息只限于表象的、情绪化的认知,难以达到对信息的理性分析和逻辑判断,容易被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诱骗和误导”。调查发现,新生中52.81%的同学对网上海量信息感到难以甄别,存在选择恐惧症;79.67%的同学对网上信息产生过认知偏差;9.86%的同学出现认知障碍。
另外,新媒体信息的开放性带来了文化的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甚至一些来自国内外的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也充斥期间,新媒体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会造成其价值观的错位混乱。由于新兴媒体在信息采集与传播过程中 “ 把关人” 的缺位,使信息发布者可以随意、主观地处置信息,导致低俗化、快餐式、商业性、甚至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信息泛滥,从而误导大学新生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呈现功利性、价值目标出现短期性的倾向。在对大学新生调查“新媒体对你的价值观是否有影响”时,44.01%的人谈到有改变。他们渴望拥有富足的生活,渴望成名成家,崇拜明星、小鲜肉,自我使命感消减,社会责任感降低。
2.心理危机和道德感缺失。随着社交网络不断的发展,很多大学新生越来越脱离正常的人际交往圈,沉溺于QQ、微博、微信等网络交往。调查显示,86.95%的大学新生通过虚拟的方式满足自我实现、寻求自我价值、进行心理宣泄和表达内心情感。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可以使其消除心理戒备,敞开心扉坦露心声,体验新的社交和生活方式。但大学新生的心理极其敏感脆弱,网络交往带来的信任危机和社交恐惧,使其心理安全遭遇恐慌。调查发现,20.00%的大学新生出于新鲜好奇和网友交往,遭遇受骗,无法摆脱,陷于新的痛苦;42.64%的大学新生封闭自我,人际孤独,性格孤僻;33.38%的同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出现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44.61%的大学新生心理安全感无法满足,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39.45 %的人对待人际关系更为悲观消极。
网络世界中虚拟角色的随意性和隐匿性,容易滋生道德缺失、责任淡化等问题。“自主性丧失使得人们一方面在网络中毫无规则地任意所为,另一方面又没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我根本不可能在虚拟生活中获得自主发展。”[5]相较于传统媒体,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更近,更容易成为大学生表达自我意见和传播个人情绪的重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随意和不负责任的思想和情绪表达甚至负面信息。而对于时事新闻、公共事件,大多数新生反应淡漠,持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访谈时,他们普遍认为“这些信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个人生活没有冲突影响,所以不太会刻意关注” 。更有一些大学新生有过网上消费遭遇欺诈或被网络信息误导的经历,他们表现得玩世不恭、怨气冲天。网上道德缺失,势必会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偏离社会期待,造成道德、责任的缺失。
3.网络依赖和行为力失控。以当下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为例,它已不仅仅局限于通话、短信、计时、计算等传统功能,而是集录音、拍照、录像、邮箱、微信、购物、支付、导航等多功能于一身,故将新媒体称为“全媒体”[6]。大学生时尚、新潮,自然而然地要消费新媒体文化。对于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业、紧张的考试中“解放”出来的一些新生,他们对新媒体具有的新奇功能和所传播的思想内容产生依赖,沉迷网络,脱离现实。个别大学生在紧张激烈的网络游戏中获得快感,在武打、暴力、色情的诱惑中获得慰藉。还有一些大学新生整天沉醉于微信群的“狂刷”或“滥晒”之中,无法自拔。调查表明,新生中52.66%的人对网络产生依赖。
大学新生一旦沉溺于网络,不仅打破了科学的作息时间与生活秩序,而且整个思想与行为均囿于网络范式,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严重损害。调查表明,50.84%的大学新生因依赖新媒体而导致每天休息时间减少1—2小时;14.87%的同学认为新媒体对自己的专注力和意志力造成很大干扰,课堂不能专心听讲;68.29%的同学认为会导致计划的事情完不成,产生行为拖延症。另外,网络交际中运用的网络语言,颠覆着现实社会语言的规范性,也钝化了学生的语言思维。由于同步监管机制的缺失,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的内容充斥于网络媒体平台,对大学新生造成精神污染,也容易使其腐化堕落。还有个别大学生对黑客的网络技术盲目崇拜,他们甚至天真、错误地认为,黑客非法入侵盗取数据和钱财等不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在技术上是一种荣耀。在这种错误是非观念的影响下,一旦掌握了高超的网络技术,他们就有可能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甚至滑向罪恶的深渊。大一的生活习惯影响着整个大学阶段的生活,如果长期适应着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屏蔽性,必然会加剧对现实社会的疏离,影响自身学业的完成,弱化社会责任的担当。
(二)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差异分析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心理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为了进一步明确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以下分别从层次、性别和学科类型、群体环境等方面作更深入的分析。
1.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本、专科层次差异。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专科层次的新生心理问题居多,他们对未来更加迷茫,学习动力不足,感到自卑空虚,容易沉溺网络。专科层次新生接触的新媒体形式最多是搜索引擎、各类网站、社交平台,内容关注最多的新闻资讯、网络游戏、娱乐八卦和影视剧。这个阶段的学生沉溺网络的时间最长,对新媒体依赖程度更大,每天上课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占50%。相比之下本科新生问题相对较少,本科层次大部分新生一入学就有较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者有考研的打算,能够积极主动适应新的环境。
2.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性别差异。总体而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新生中女生心理问题比男生要多一些。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生,对自己的问题困惑愿意在网络中寻求解决和安慰,期待异性的赏识或帮助,甚至有的女生产生网恋,一旦失恋或感情受挫又会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容易感情用事,缺乏理性。而男生大多时候处理问题比较客观实际,面对适应期的困难大都会主动寻求解决之道,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心理问题相对女生较少。
3.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学科类型差异。本研究选取了部分文科、理科大一学生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理科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相对于文科生要偏低一些。另外,文、理科新生对新媒体内容的关注度有区别,文科生较多关注新闻资讯、休闲娱乐,理科生大多关注数字杂志、网络游戏。
4.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群体环境差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求。大学新生从中学进入大学这个新的社区群体,都渴望尽快适应新的群体环境。群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会对每个新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些被访谈者认为,优美的校园环境拉近了他们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另有一些被访谈者来自省外,他们对新的环境时有抱怨,感觉条件差、气候难以适应,往往逃避现实,沉迷网络。通过访谈还发现,群体人际和谐融洽、校风正班风优,服务管理人性化、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大多同学都会保持积极的心态,而且愿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宿舍关系紧张、班级管理涣散、人际关系淡漠、群体凝聚力弱等,均会导致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增多。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健康心理培育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大学新生带来了全新的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应更加注重大学新生健康心理的培育,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各高校应从思想上正视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深入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深入分析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心理影响的差异性,以便探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其次,各高校应从理念上更新,凸显人本化育人理念,从有利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目标着手,针对大学新生心理行为的特点,从内因寻找突破口,探寻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培育的有效策略,帮助大学新生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念,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再次,各高校应从路径上与新媒体对接,将新媒体运用于高校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服务工作等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效应,构建新媒体背景下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实现教书育人、强化管理育人、促进服务育人。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对待、使用新媒体,充分享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