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震救灾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研究

2018-04-03韩晓娟周义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神传统大学生

韩晓娟,周义平

(绵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近年来大地震频发,在抗击地震,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一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同时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精华,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对于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精华”,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的选择。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抗震救灾精神,开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一)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信奉利己主义

感恩是对他人所给予的帮助的感激与回报。我国传统文化对“知恩图报”“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极为推崇。在现代社会,感恩更是大学生理应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素养。但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大学生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强调自身利益,感恩意识日渐淡薄。这种感恩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淡忘父母养育之恩,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将父母的辛苦付出抛之脑后,不顾家庭实际消费能力,开始追求高标准的生活,购买高档消费品,更有甚者打着学校的名号,骗取父母的血汗钱,在平时生活中对父母的生活更是不管不问。二是对学校情感冷漠,一味贬低学校。高等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同时,学校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力提升、就业指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的条件不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对学校进行抱怨和吐槽,更有一些大学生在网络和公共场合蓄意贬低学校形象,缺乏校园主人翁意识。三是缺少社会责任意识,社会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发展前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下部分大学生坚持利己主义,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对社会做出贡献。

(二)部分学生缺乏家国情怀,民族意识淡薄

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是对人们对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古至今,爱国情怀始终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话题,横贯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爱国情怀认识还不全面,只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上,缺乏一些必要的实际行动。面对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理应养成关注国家实事的习惯。而事实上,很多大学生更多的去关注娱乐动向,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另外,当代大学生生活时代条件不同,他们更多的关注自我发展,民族意识较弱。一些大学生在国外学有所成后,为了自身发展,而选择定居国外,放弃回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更有留学生为了博取眼球而公开贬低祖国。还有的是,我国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等社会问题频发,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看待问题不够全面,对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紧抓不放,从而忽视了国家的进步。加之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从未松懈过。部分大学生没能抵挡住文化的强势渗透,开始相信西方国家标榜的普世价值、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霸权主义文化,对国家民族认同感大大降低。

(三)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2]艰苦奋斗作为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不仅是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国家富强的精神法宝,更是激励当代大学生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的精神力量。但是,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和平年代,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关怀,没有经历过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年代和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只是一种口号和书本上空洞的说教,不能切身体会其重要性,更谈不上培养与发扬。而且大学生判断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易受到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比如,在学习方面,不求上进,沉迷于玩乐,在上课期间迟到、旷课、花钱请人代课,考试期间,作弊和代考现象泛滥。生活中缺乏独立能力,追求高消费,攀比现象严重,更有甚者为此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心理素质上,缺乏锻炼与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弱,一旦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感到前途无望。就业上,缺乏奉献精神,毕业后只顾自身利益,不愿到基层和贫困地区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当今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之所以受到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出现缺乏感恩意识、爱国情怀以及艰苦奋斗精神等精神上“缺钙”现象,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当代大学生缺失理想信念,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理想信念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更是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3]又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更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源泉。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立根铸魂,强化固本培元,才能有效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二、抗震救灾精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当代高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抗震救灾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1.抗震救灾精神及其科学内涵。中华民族同特大地震灾难进行艰苦搏斗中,展现出十分崇高的精神。这一精神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在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基础上形成的,保证了人们在救灾中意志和行动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二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促使人们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去抢救受灾群众。三是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法宝,贯穿于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的高度尊重。总体而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5]。

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丰富内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征和面貌的民族优秀文化,是历史上各种优秀思想文化、优秀文化凝练成的精神及优良传统的总体概况”。[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的智慧结晶。这些“精华部分”和“智慧结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呼应,展现了中华文化永恒的价值,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曹植留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千古绝唱、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誓言,今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陈毅发出“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时代号召,这些实例都体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才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

(2)“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所形成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贵的精华,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研读中国传统文化,不难发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周易·乾卦》中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激励人们要自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论语》中记载孔子提出:“发忘食,乐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荀子曾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古代先贤们的至理名言一直激励着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我国历史上鞭策人心的励志故事更是举不胜举,孙膑在痛失双腿的情况下,坚持完成《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后,依然写出被称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苏武出使匈奴,历尽艰辛,留居十九年持节不屈。可以说,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3)科学精神与人本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科学精神,是一种怀疑的、批判的、理性与实践的精神,是一种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的精神;”[7]“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体现,要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放在首位”,[8]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中科学精神虽然弱,但是却有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态度。孔子曾教诲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就是暗喻人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二是反对盲从,追求真理的精神。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神农氏识药性“尝百草”。古人这些追求真理的事迹成为激励无数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动力。三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如孟子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有《中庸》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这些科学精神也都为后世所继承。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十分丰富。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有远见的圣贤,对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有论述,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西汉贾谊提出:“民者,万事之本也,不可斯”。中国共产党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二)抗震救灾精神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第一时间对救灾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党和国家领导人随即奔赴灾区前线。武警官兵、公安干警风雨兼程奔赴灾区,跨越生死边界,克服千难万险,把无数的受灾群众从废墟下抢救出来。医护人员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日以继夜地抢救灾区人民和严防灾区疫情。广大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及时向外界传递救灾进展情况。更有无数志愿者不惧艰苦纷纷赶赴灾区参加救援。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分贫富、不分老幼、不分你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此同时,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也秉承着“我是中国人”的信念,为救灾工作倾其所能、尽其所能、担起所责。在特大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彰显无疑。

2.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的继承。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中国人民丝毫没有被吓倒。受灾群众毫不退缩,不等不靠,幸存的人积极展开自救和互救,顽强地与死神展开斗争。在山体变形、交通阻断、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各路救援部队依然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日夜兼程地赶赴灾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命精神,从废墟中搜救出每一名被困群众。在此次救灾工作中,无论是灾区群众,还是救援人员都表现出中华儿女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压倒的超人勇气和战胜灾难的决心。中华儿女所展现出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

3.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中国传统文华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此次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并贯穿于救灾工作的始终。在救灾工作中,广大军民始终把保证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5月12日晚温家宝在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中指出“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人命关天,救人要紧。”[1]另外,全国上下举行哀悼,祭奠遇难群众,给逝去的生命以尊重,同时源源不断地投入巨大的资金和输送各种救灾设备、物资、药品到灾区,做好灾民安置工作。这些行动使得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上升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在就在过程中也得到了深度开发。在抢救受灾群众的过程,坚持运用遥感技术、海事卫星电话、生命探测仪等科学技术,认真听取专家的建议,对灾区人民进行科学施救,最大限度的抢救被困群众,对于救出的伤者妥善安置,科学治疗。更令人欣慰的是,救灾工作中做到了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救援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转化为科学的救援机制与行动,及时发布救灾进展,主动向社会公布救灾物资的来源与去向。既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发挥了科技的现实作用。

三、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以大学课堂为主要渠道,将抗震救灾精神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大学课堂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素质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也是高校推动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首先,抗震救灾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素材,高校应该积极推进抗震救灾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抗震救灾中党的领导与组织、救灾的理念与方法、救灾中的英勇事迹、世界各国的支持等,从不同角度与层次来解读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其次,高校应该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设有关抗震救灾精神学习的视频,并积极鼓励学生观看。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让同学们系统了解抗震救灾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兴趣。

(二)以社会实践为平台,进一步深化对抗震救灾精神的学习

社会实践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与深化,对大学生增长社会知识、增强责任意识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同时,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在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抗震救灾精神的学习。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地震博物馆、地震遗址、纪念馆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群众、网络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了解受灾情况、重建情况及社会各界救助情况,撰写成社会调查报告。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查阅文献、观看影视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学术论文。除此之外,可以安排学生开展与学习抗震救灾精神有关的故事会、讨论会、演讲比赛,大力宣传广大军民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抗震救灾中感人的英雄事迹。进而教育大学生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现着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8]校园文化就其内容来说不仅包括校园景观、校园建筑等物质文化,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等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推动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首先,要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建筑设施和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校园的墙报、文化长廊、教室走廊等张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人物画报,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抗震救灾精神的感染与熏陶。其次,在宣传方面,要重视校园媒介的传导作用。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发挥报刊、杂志和广播的宣传作用,在学校内部开辟有关抗震救灾精神学习的专栏,发行有关学习抗震救灾精神的杂志报刊,在学校广播中播报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另一方面,校园网络媒体为我们开展抗震救灾精神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我们可以在校园网络、易班网上设立以抗震救灾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网页和学习专栏,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开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相关活动,同学们也可以对此发表评论与看法。再次,要将抗震救灾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学校每年可以开展纪念抗震救灾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文艺表演、抗震救灾经典影片展播等,让同学们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02).

[2]任民.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中的引经据典[J].先锋队,2013(17):3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2).

[5]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08(7):7.

[6]颜倩.新形势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9):88.

[7]吕春燕.试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J].文化研究,2011,16(22):123.

[8]张晗.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4(7):68.

[9]李斌,黎大东.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N].人民日报.2008-05-13(001).

[10]孙叶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3-6.457(14):89.

猜你喜欢

精神传统大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拿出精神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