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阶层和谐理论
2018-04-03
(四川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6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1]17,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2]40,而凝聚中国力量的关键就是积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阶层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并结合阶层关系变化的新形势和阶层关系问题的新特点,积极探寻协调阶层关系、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为新时代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阶层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 阐明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战略定位、新着力点和工作方法,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阶层关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阶层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基本关系。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成分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思想观念更加多样,也使得阶层关系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针对阶层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401围绕我国阶层关系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命题,明确了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新的战略定位、着力点和工作方法,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阶层关系问题的新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战略定位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到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连绵不断、一脉相承。关于中国梦的内涵,习近平同志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和最高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好阶层关系问题,最大限度地增进阶层关系和谐,以赢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支持。
为了实现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梦想,毛泽东同志认真研究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阶层结构,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3]205的著名论断,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3]23。江泽民同志针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提出:“只要有利于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不论哪一个阶级、阶层,哪一个党派、集团,哪一个人,我们都要团结”[4]1128,强调处理阶层关系问题要以有利于团结最广泛的社会阶层为价值取向。
中共十八大以来,阶层关系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同志更是把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重要性上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论断,认为只要把不同社会阶层力量都团结起来,“我们就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5]562。“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论断凸显了在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事业中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重要战略地位。
根据我国阶层结构演变实际,当前我国社会阶层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新的社会阶层,某一社会阶层内部又有若干阶层组成。其中,工人阶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力量,农民阶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依靠力量,新的社会阶层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有力推动力量。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属于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要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解决。实现阶层关系和谐就是协调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新的社会阶层内部以及阶层之间的具体利益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的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2.做好“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人士”的工作——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新的着力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同社会阶层共同的伟大梦想和殷切期待,也是实现最广泛的社会阶层团结坚实的政治基础。所以,当前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就是要致力于建立“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的最广泛联盟[5]539。201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第一次提出了爱国统一战线包括“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这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创新成果。在处理具体的阶层关系问题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对非公有制人士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6],进一步明确了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新的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7]282,为研究和解决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了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这一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成功运用集中表现在对待新社会阶层的认识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原有的“两阶级一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出了新社会阶层。对于如何看待新社会阶层,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具体的“三看”标准:“我们应当着重看他们自己的基本政治态度,看他们自己的现实表现,看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贡献。”[8]93江泽民同志则进一步提出新“三看”标准:“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7]287“三看”标准的提出,为协调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新社会阶层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和理论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把团结“三种人”作为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新着力点。其理论创新意义就在于:他不仅根据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三看”标准,对“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出了准确的政治定位,认为他们是新社会阶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而且进一步揭示了新时代新社会阶层构成成分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准确把握了“三种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这一重要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三种人”都是在当前发展阶段具有特殊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其中,“留学人员”很多都是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创造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习近平同志强调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就是认识到对于他们的吸纳和任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规则制定权、国际舆论引导权的竞争能力。而“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是新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在言论传播、行为示范等方面对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团结他们,有助于增强网络正面舆论引导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而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团结工作,不仅有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培养一批青年企业领袖,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习近平同志在处理阶层关系问题时,特别重视和强调做好“三种人”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
3.“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必须创新工作方法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阶层关系也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如何才能更好地协调不同阶层之间的各种矛盾,增进阶层关系和谐呢?习近平同志提出:“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5]562,即注重工作方法、讲究工作艺术是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工作方法创新,他告诫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根据实际决定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从阶层关系实际出发,习近平同志就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工作方法做了很多重要论述。
一是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所谓原则的坚定性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处理阶层关系问题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对于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1]16,所以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20。在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时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所谓策略的灵活性,习近平同志提出:既要针对不同社会阶层实行不同的工作方针,也要针对不同的阶层关系问题实际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如对留学人员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6],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要“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的方针[6];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6],从团结他们的目的出发,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又如针对阶层关系矛盾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价值观念冲突和心理心态失衡等“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的实际,习近平同志提出,正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出现的价值观念冲突造成的矛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整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2;正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出现的心理心态失衡造成的矛盾,提出要充分发挥心理学在协调阶层关系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49。这些论断都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是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所谓一致性是指不同的社会阶层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所谓多样性是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差异。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不同社会阶层思想观念呈现日益多元的局面。如何实现对不同社会阶层复杂多元的思想观念的正确引领,形成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事业的合力,是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面临的巨大考验。对此,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要“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9]31。
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习近平同志不仅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同社会阶层都必须坚持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划定政治底线,而且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最广泛社会力量的最大公约数的新思想,进一步拓展了阶层关系和谐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包容差异。习近平同志强调,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成员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的不同认识和意见,主要是通过教育引导、民主协商、真诚交心,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他还提出“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5]562的新同心圆论,认为只要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会越大,就越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只要“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1]39-40,就能实现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 创新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阶层关系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当前阶段影响我国阶层关系的因素很多,如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源获取机制不平等、阶层流动渠道不畅通等。针对这些因素,习近平同志在处理阶层关系实践中提出了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新理念,并创新了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思路和举措。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的理念正确与否,决定着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中极具创新性的成果,直指当前阶层关系演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是我们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核心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是正视由于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阶层关系问题,要求通过完善制定和实施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来增进阶层关系和谐;协调发展是正视由于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而造成的阶层关系问题,要求通过在发展中统筹兼顾、补齐短板来筑牢阶层关系和谐的基础;绿色发展是正视由于我国发展中忽略了自然和环境保护而造成的阶层关系问题,要求在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实现阶层关系和谐;开放发展是正视由于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不同步而造成的阶层关系问题,要求在发展中做到立足国内和放眼世界相统一,以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共享发展则是正视由于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共享性不够而造成的阶层关系问题,要求在发展中把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实现阶层关系和谐的关键。“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做到在发展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45。坚持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阶层关系和谐的根本之道。
在创新理念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又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协调阶层关系矛盾、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思路和举措。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阶层结构优化作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基础。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是分析社会运行状况的两个重要概念和分析框架。阶层结构是社会系统中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构成方式和比例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核心。阶层关系是阶层结构的反映,是处于一定地位结构中具有阶层差异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互动模式。阶层关系和谐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阶层关系的性质与状况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与整合程度,也就是说,合理的阶层结构是构建和谐,的阶层关系的基础。协调阶层关系,促进阶层和谐必须结合调整和完善社会阶层结构才能实现。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重视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问题。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他谈到如何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调整和完善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构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7]550,“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是社会阶层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并正式提出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1]46,构建中产阶层占主导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以阶层结构优化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是习近平同志协调阶层关系矛盾的新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习近平同志制定了一系列战略举措积极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包括: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让居民有更多劳动性收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出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10]7;围绕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理清改革思路,不断完善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为中等收入群体营造更好的发展壮大空间,包括“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1]47等,中共十八大以来,成功实现了“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1]5。
二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动力。习近平同志深入分析了阶层矛盾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认为当前阶段我国阶层矛盾的实质是利益矛盾,产生阶层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由此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不能公平合理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造成了社会阶层之间不合理的贫富差距,产生了新的阶层矛盾。要协调阶层矛盾,就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到各个社会阶层,从而为阶层和谐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撑。
服从和服务于构建和谐的阶层关系的目的及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合理的实现为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始终要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特别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普通劳动者根本利益”[10]7,通过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各种利益矛盾。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一方面是通过改革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约束机制,使“中等收入群体从对职业生涯和财富增长的不稳定感中解脱出来”[11]33;另一方面是通过打破阶层利益固化的藩篱,使“社会底层青年群体从不能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的社会阶层固化中解脱出来”[11]33。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我国阶层关系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够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充分激发和释放社会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支持。
三是以实现公平正义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根本途径。社会不公是现阶段阶层关系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12]552,人民对社会不公问题反应越来越强烈是当前阶层关系问题的突出特点。针对阶层关系问题的特点,习近平同志提出以实现公平正义增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创新思路和举措。
关于公平正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13]582,即公平正义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蕴含的价值标准。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中共十八大不仅明确提出了“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的重要命题,而且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实现公平正义是增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关键。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央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态势,认为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12]552,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到“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23。
习近平同志认为,实现权利公平是增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前提。只有权利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才能为不同社会阶层权利和利益的实现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实现机会公平是增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条件。如果有背景的人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人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机会的不平等就会造成社会阶层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平民阶层上升通道堵塞等恶劣的社会效应,损害阶层关系和谐。实现规则公平是增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根本保障。因为规则不公平是制约不同社会阶层公平发展的制度性根源,只有不同社会阶层遵守公平的规则约束,才能实现公平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14]45,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社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阶层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公民,让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1]23。
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阶层和谐理论的鲜明特色
重视研究阶层关系问题、积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早在民主革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认识到:“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15]3,要取得民主革命的顺利就必须团结真正的朋友,即处理好与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层关系,结成革命统一战线。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时期阶层关系中的突出问题,严正指出:“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16]1364,问题如若不及时解决,会破坏政治安定团结,而“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17]331。阶层关系问题始终是改革开放时期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基本关系,要努力形成各社会阶层和谐共处、各尽其能又各得其所的良好局面。胡锦涛同志则进一步强调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8]24习近平同志不仅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重视阶层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而且强调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在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中所形成的习近平同志的阶层和谐理论,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特色。
一是政治性。这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对我国阶层关系问题的研究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理论作为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研究社会阶级阶层关系,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事业中应该分析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和策略的基础。他们认为,在某个特定的阶级社会的社会结构里,总是存在着两个对抗的基本阶级和其他一些非基本阶级,在一个阶级内部,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阶层,不同阶级甚至不同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不同,从而构成了极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斗争和冲突。应该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社会阶级阶层关系时,并没有简单地把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对立起来,也没有单纯使用阶级分析而舍弃阶层分析,而是坚持做到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分析和处理我国阶级阶层关系问题中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毛泽东同志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19]815。邓小平同志也强调,“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7]292。习近平同志则强调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20],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12]75,“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41-42。这实际上就明确了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科学态度,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保持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保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力。习近平同志在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理论,并以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正确认识和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理论。
二是科学性。这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对我国阶层关系问题的研究始终坚持以服从和服务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作为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基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分析阶层关系问题时总是把阶层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联系起来,深刻地把握阶层矛盾产生的社会根源,并根据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需要来制定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策略方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认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21]631,服从和服务于解决主要矛盾的需要,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21]645,“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21]692,因而土地革命就成为民主革命时期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且逐步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主题”[22]302,服从和服务于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毛泽东提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关键是增进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影响力。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运用这一根本方法,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阶层关系问题,而且为顺利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这一根本方法,始终高度重视对社会主要矛盾演变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并把解决阶层关系问题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联系起来思考。习近平同志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庄严宣告:“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2]70。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也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需要,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2]236。是否有利于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是判断我们处理阶层关系问题、协调阶层关系矛盾的政策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判断,是我们制定协调阶层关系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从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看,“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11。且追求发展上的平衡和充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的社会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人民性。这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对我国阶层关系问题的研究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作为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阶层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产生阶层之间矛盾的根源,所以要实现阶层关系和谐,就必须兼顾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利益冲突。尊重和维护不同社会阶层利益要求,是构建和谐阶层关系的关键。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19]864以人民利益为标准是判断和衡量一切工作,包括协调阶层矛盾工作是非得失、成败功过的根本价值尺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阶层矛盾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局部性矛盾的基础上,探索正确处理阶层矛盾的新方法。
人民利益至上思想是习近平同志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他多次强调,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就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更深层次的阶层利益关系,但“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23]。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广大人民更好更公平更广泛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合理的实现。“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44-4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21。要善于寻找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共同利益,统筹协调各个社会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24]74,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正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很好地协调了阶层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极大地增进了阶层关系的和谐,也只有积聚了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才能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1]2。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1]11,这一制约因素也必然影响到新时代阶层关系继续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所以,全面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阶层和谐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和解决好新时代阶层关系问题意义重大,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阶层和谐理论的重要价值也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梦想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充分展现出来!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
[7]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4-01-01.
[2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