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语文课程育人策略研究
2018-04-03杜晨阳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4
杜晨阳(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4)
一、“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部分,分别出自于古籍《左传》与《管子》,“立德”是指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树人”是指育人是百年大计,要注重被教育对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立德”是基础和前提,“树人”是目的和手段。
(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站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发展好素质教育。”
(三)“立德树人”对于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相较于专业技能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发展缓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是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技能的片面追求,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使得素质教育初衷不明,标准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文化素养不高,道德修养不够,缺乏开阔的人生格局与应有的社会担当,可持续发展能力后继乏力,往往在后浪推前浪的社会发展进步中处于劣势地位。根本任务的确立,使得高职素质教育的根基与目的更为明确,秉持着“大上立德”“百年树人”的理念重构高职素质教育内容,有益于完善育人机制,培养出素质良好,全面发展,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可靠人才。
二、高职语文课程践行“立德树人”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语文课程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内容上与“立德树人”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能够互相促进,在高职语文课程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一)高职语文课程内容与“立德树人”具有内在一致性
高职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首先应当对“德”有所分析与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将“德”梳理为三个层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文明修身,友善待人”的个人修养与“爱岗敬业,守法诚信”的公民意识。
高职语文是一门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的基本素质课程,教学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人文性”是该课程的重要属性,传承文化与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容忽视的课程价值,因此,作品当中所具备的人性美与人文价值是各级各类教材选文的重要依据。诚然人性美与人文价值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其中必然包含家国情怀、个人修养以及公民意识等方面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人文精神培养目标与“立德树人”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与“立德树人”互相促进
一段时间以来,高职学生的意识形态塑造以及思想情操的培养主要依靠“思政课程”来完成,育人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现代工业文明对于传统文化的消解,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高职院校一直以来的“重技能,轻素质”教育管理、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当然也有德育教育本身重理论轻实践,无法使学生感同身受、心悦诚服方面的原因。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并着力进行改变。当前,各门课程协同发力,整合德育资源以形成合力的“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远远优于“思政课程”已经成为学界共识。
高职语文课程的载体是具体可读的一篇篇课文,教化的方式也并非理论上的教条,而是通过对文本当中所呈现出的真实或符合艺术真实的事件、名人名言、作者的真实人生经历的阐释分析所达成的文化熏陶,正可以与德育教育的理论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三)高职语文课程践行“立德树人”应采用渗透式的模式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培养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其中的“树”字也体现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才能够完成,在这一工程中,每一个科目应当权衡不同的学科特点而选择不同的育人模式,形成浓郁的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当中陶冶性情,树立品格。
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是高职语文课程并行不悖的两个重要方面。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教授文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能力,使高职学生能够适应职场的岗位能力需求,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意,不可偏废。与此同时,文学作品的解读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与文化传承,在这一过程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在授课中采用渗透、点拨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通过对作品的探寻,对接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真实的情感共鸣,引发自我成长,是切合学科特色与学生接受心理的育人模式。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语文课程育人策略
(一)提高教师道德修养,行为示范践行“立德树人”教育
育有德之人要靠有德之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由此可见,师德建设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良好的师德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前提。
良好师德的形成应当包含学习与实践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在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自身师德修养的提升。要时刻秉持身为教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从古圣先贤事迹中,从中外佳作篇章中汲取营养,丰赡自身,真正使内在的修养外化为得体的言行与高雅的气度。其次,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立德树人”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应当在与学生的点滴交往中重视自身的言行示范作用,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与一位德行高尚的人的相处过程中的如沐春风之感,激发学生修身立德的主观能动性,以行为示范的方式践行“立德树人”教育。
(二)深挖课程人文内涵,水到渠成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立德树人”教育需要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更需要学生本身的体悟与消化,才能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收到切实的效果。这就需要高职语文的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去深入挖掘讲授内容的人文内涵,确定人文精神培养目标。这个目标不需要题旨宏达,更不需要涵盖广阔,但一定要与作品本身紧密相关,没有牵强之感。其次,要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一步步引导学生,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人文精神培养目标。
比如在讲到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临江仙·夜归临皋》两首词的时候,作为高职层面的教学,并不侧重于对词句本身的理解和分析,而是要站在文学发展的角度,从词的发展脉络上去归纳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在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之后,作为过度,与学生讨论苏轼的词风究竟是“豪放”还是“旷达”?接下来可以结合词句与苏轼的生平,知人论世,与学生共同体悟:正是这样的一种旷达的心态与生命底色才达成了苏轼文学创作与人生境界的更高层次。最后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话语来点拨学生:无论古今,所有人都可能要面临人生价值暂时无法达成的时刻,“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
(三)构建浸润式课程体系,润物无声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立德树人”理论知识的习得上升为精神的内化与言行的显现需要相应的过程与氛围。就高职语文课程来说,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科学地构建浸润式的课程体系,全方位的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显性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立德树人”理论传播与引领作用,更要注重课程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对他们的身心成长及专业学习有益处的好书,带领学生诵读名家名篇和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使学生感同身受地领悟到经典的魅力与力量,充分激发提升人文修养的兴趣。课下通过隐性的活动课程来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的成果,开展读书笔记书写、读书交流会、诗歌诵读比赛等活动营造氛围,培养习惯。在课堂教学的间隙,进行一些“微课程”的教学也会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比如课间时间播放的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歌曲或视频,课后展示的对课程内容有升华作用的名人名言等等。
四、结语
高职语文课程与“立德树人”在内涵及精神特质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寻找到这些内在契合点,以此为依据完善高职语文教学,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推进途径,将有力提升高职质教育的育人实效性,培养学生掌握赖以安身立命的职业技能,同时具备更高层次的文化素养与社会担当,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