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喻能力培养的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
2018-04-03
(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2)
0.引言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校英语课程的设计要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设定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同时,利用先进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对于听力教学较高的要求为,学生能够听懂讲座、对话、广播和电视节目,把握内容的梗概,理解重要的细节。对口语方面较高的要求为,学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立场,语音语调基本清晰无误。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和思维工具,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必然要注重隐喻能力的培养。束定芳、汤本庆(2002)指出,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汪少华(2005)的研究发现,隐喻的认知过程为话语理解中的关键环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将隐喻理论科学地应用到教学中,对教学过程中的词汇隐喻机制进行说明,对隐喻认知进行解释。本文收集了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3册》的语料,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隐喻机制进行分析。
1.词汇隐喻
“隐喻是一种话语现象。孤立的词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称为隐喻,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判断一个词是否用做隐喻。隐喻出现的最小单位可以是一个词。”
[1](P140)词汇的积累是英语听说技能的基础,只有好的发音却没有足够的单词积累,就好比海市蜃楼浮而不实。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词汇的隐喻用法模糊不清,势必会影响语义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因此,解析英语词汇的隐喻化特点应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A number of firms have been downsizing.
“downsize”原指缩小规模,减少雇员的数量概念与此相似,这里表示裁员。
事物之间相似性的特征为词汇隐喻的产生创造了可能,两个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通过人类的想象和主观感受并置在一起,部分语义特征进行了转移,词汇的意义变得更为丰富了。
2.听力理解中的隐喻
听力能力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视听说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而在听力环节中出现的隐喻无疑为学生设置了更多障碍,提高学生的言语交流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必然要提高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
例 :1.For them,time is tangible.It’s a thing.“Time is money.”You can“spend money”,
“waste time”,“save time”.You can even“kill time”!
时间对于人类弥足珍贵,将时间比作金钱,赋予时间新的意义,并且为我们提供了看待时间的新的视角。将花费、浪费、拯救、扼杀与时间搭配,将时间隐喻为重要的人。在这里,只出现了本体时间,喻体对听者而言极为熟悉。
2.Indeed,a poll conducted in the U.K.for the think tank the Fatherhood Institute in January indicates that almost 70 percent of British women think that men are as good at raising children as women.
“tank”指贮水池,“think tank”用思想的蓄水池隐喻智囊团。这种隐喻的使用与英国的人文地理相关,英国作为一个岛国,与海洋、岛屿、水有关的隐喻比比皆是,如“a sea of”(许多)、“tongue of land”(狭长地)、“pool”(备用人员)。
听力是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的很少,往往还在回想上一句不明白的地方就错过了下一个问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解释隐喻产生的机制,用隐喻性词语帮助学生来分析隐喻的本质。这需要学生有基本的英美文化素养,在听的过程中揣摩说话人的意图,了解人类认知的隐喻特征。
3.口语交流中的隐喻
在语言情景教学中,地道、真实的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交际过程中,而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会话过程中,理解了隐喻这一语言现象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以及英语语言的隐喻特点。
(1)She gets it off me.
“get off”原意为下车、出发或脱下,这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孩子的一些不好的品性及脾气完全是从父母身上剥离下来的,隐喻为学习。喻体的特征经过过滤转移到本体上,详尽地描述了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2)I know we’ve been operating in the red the past few months.
“in the red”表示负债赤字,有趣的是英语的红色正好对应了汉语的赤的含义,不同的文化不约而同将红色赋予想象使其具有了意象性,这种语义转移具有普遍性。
(3)During the evening,it began to pour with rain,and the heavens really opened.
天堂如何能打开呢?显然主语与动词形成了矛盾的意象,而这种冲突恰到好处描写了雨水从天而降,倾盆大雨的自然现象。
(4)And globalization shrink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ultures.I think the gap will eventually be bridged.
“shrink”的意思为退缩、缩水,这里隐喻为减少。“gap”由具体的缺口抽象为文化差异;“bridge”桥的特征映射到本体上,意指弥补、缩小差距。
口语中的隐喻现象与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隐喻的存在才为多义的产生提供可能。当然,在真实交流中,一定要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选择准确的隐喻含义。
4.小结与思考
在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应注意隐喻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有了词汇的积累和学习语言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作为高级学习者具备了语言基础,因此老师所传授的不仅仅是词汇语法,还有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利用一个熟悉的概念来说明另外一个概念,隐喻这种综合性、系统性的认知过程要求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语言根底,也要熟练掌握并能解释说明语言认知的机制。
4.1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英语语言隐喻性的特点,引入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比如任务教学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在文本中找出词汇及语句的隐喻用法并且尝试分析;情景教学法中,可以给学生设定话题,在语言交流中引导学生注意隐喻的存在以及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义。
4.2 在教学环节里强调语境的作用
“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它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在字面意义无法成立时,通过对话题和词语指称对象变换的判断,从而识别隐喻,准确理解话语意义”[1](P39)以词汇为基础,在语境的帮助下,我们才可能更好地理解隐喻和话语。只要用一类事物说明另一类事物,用一种经历来理解另一种经历,就会产生隐喻。隐喻的理解又植根于语境,视听说课程讲授中强调语境的作用,注重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言语,进而轻松识别和理解单词、句子、谚语、诗歌、文章、小说中的隐喻。
4.3 导入文化差异,关注事物的相似性特征
文化上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如汉英语言中对颜色、动物的隐喻差异。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入文化、地理、社会的知识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隐喻这一机制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的特征。事物之间的相似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引导学生注意事物间的相似性特征有助于理解隐喻,用新的角度认识、了解新的事物。
隐喻在英语语言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认知原理,更是一种语言现象。在视听说课程中注重隐喻的存在和运行机制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隐喻与语境相结合,提供了隐喻理解的新视角,无论是对语言现象还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都是一种更好的渗透和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