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启示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写实主义徐悲鸿

徐悲鸿是我国美术教育发展中的卓越人物,对美术教育教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美术学生应具有开放性思想,缜密性行为,防止创作过程中由于自由而肆无忌惮的发挥,但若是过于收敛,则无法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创新性,学生应把控好开放性思维的尺度。在我国面临严峻的艺术争论时,徐悲鸿理性全面的对东方与西方的艺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总结出,东方绘画注重意象,西方却强调写实,两者之间应有机融合,彼此借鉴,这样才能实现我国艺术的伟大复兴。对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内容及当代价值进行分析,有助于我国现代美术教育重新审视自我,并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中吸取精华,推动现代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1.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概述

1.1 美术教育理念

在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中,共包含三种教育理念,这是其美术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思想体系的关键要素。

其一,以科学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徐悲鸿创建了科学性的美术教育体系,在探索事物根本属性上,徐悲鸿表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作用是对等的,提倡美术家及教育学者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艺术创作与美术教学事业。徐悲鸿认为美术教育要注重素描教育,并以此为基础,由此,徐悲鸿强调科学主义的理性思维,并始终坚实其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的验证了科学主义思想的重要性,进而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逻辑体系,以此来增强美术教育的科学性。

其二,以写实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其作为美术教育中写实教学的重要原则。在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中,充分体现着写实主义教学原则,反复强调基础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及积极作用。其中,徐悲鸿认为,素描是所有艺术创作及其教育的根基,从中能够充分看出,徐悲鸿对于素描的重视程度。在科学主义的有效指导下,徐悲鸿将西方艺术中的写实主义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到自身的美术教育事业当中。

其三,遵循实事求是、至善至美的设计原则。徐悲鸿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美术教育思想体系,其价值取向更加侧重于现实主义,对于艺术创作及美术教育中的价值观念,徐悲鸿基于科学主义与写实主义,进一步提出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实际的服务、现实生活的映射中,他强调美术教育只有充分坚持并积极落实实事求是、至善至美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1.2 美术教育内容

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体系中,其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注重素描知识教育以及形象塑造等基础练习。对于美术的教学内容,徐悲鸿阐述及分析最多的就是素描理论知识与素描绘画训练方面。他始终在强调素描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是学好美术理论知识与实体创作的前提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也切实将素描作为教学的基础,进而逐步实施素描绘画联系。其次,体现美术教育的写实性练习与培养。徐悲鸿按照东方与西方设计中的不同特征,积极借鉴西方绘画中的写实表现手法,并将其作为美术教育的基本准则,融入到我国的美术教学革新中,同时,将西方艺术创作中的科学性特征,纳入到美术教育体系内,高度重视美术的写实技巧训练与提升。再次,对于绘画的参照物体,徐悲鸿提倡师法自然。他认为中国画要以实际存在的人与物体作为绘画作品中的主体对象,主动与西方美术原则相统一,注重以人及其所产生的具体行为当做主体,转变以往只单一性的重视抽象物体的绘画方法。最后,则是认为美术教育必须要重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拓展。徐悲鸿反复在论述美术设计的关键在于创新性及独特性,这也是艺术始终不变的真理。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徐悲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也给予高度重视。他认为应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美术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因而,美术教育应充分重视生活、艺术及形式上存在的审美。

2.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徐悲鸿注重以科学主义思想来有效引导美术教育,积极借鉴并融入西方美术创作中的写实技法,制定有别于其他教育理念的全新教育系统,其具体的教学实践,充分转变了我国美术教育的传统思想,促使其不断进步,对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是随着飞速发展的社会及不断改革的教育体系而逐渐完善的。其美术教育思想不光体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同时也反映在他所创作的海量作品及经常游学、讲学的亲身体验中。徐悲鸿始终在坚持发表着各种自身对美术教育及设计的看法,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提倡并落实一系列教学原则,通过这些表现,才使其美术教育思想变得日益完善。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理念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构建当代美术教育体系及明确现实主义艺术设计原则及技巧方面,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是明确我国当代以写实主义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系统的理念根基,是致使当代美术教育及其教学体制具备谨慎的科学主义思想的直接影响要素,更是实现我国传统美术教育历史性变革、开拓全新发展道路的关键要素。徐悲鸿美术教育的作用及教学活动,抨击并转变了我国传统单一化的教育模式,重新将素描提到了首要位置,并以此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运用写实创作语言,表达新中国的艺术美,代表着我国传统美术创作新方式、新语言、新理念的出现。

3.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当代教育启示

3.1 加强审美教育、体现美术教育特点

首先,当代美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生活实际性、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在技能训练中,要着重开展审美教育。目前,我国美术教育在实际教学中,依旧习惯性的运用自然规律去衡量艺术,教育者们过于注重技巧讲解,却严重忽视了艺术境界的挖掘与引导,更有许多教师通过浮夸的视角来看待艺术造型与自然的创新性变化,没有过多的或是从未对至善至美的艺术审美做进一步探索,使审美教育与艺术形式美相互脱离。对此,当代美术教育应借鉴徐悲鸿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学分制教学方式,将美术教育课堂与学徒模式有机整合,由于美术教育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若仅仅利用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当代美术教育者们应懂得因地制宜,根据学年、班级、学分及画室等机制相互融合的方式,确立具体的选修与必修课程,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进而让学生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思维得到拓展,创造力不断提升,从而体现出当代美术教育的特征。

3.2 培养创造能力、遵循美术教育规律

创造性思维在美术设计中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升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因此,当代美术教育应利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来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徐悲鸿曾表示,创造是一件极其宝贵的事物,能够体现出人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它强调虽然不能要求人人都应具备这样的独特性,但也要将其作为所要实现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徐悲鸿基于此,经常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及培养学生们的美术创造思维,他在教学当中所获得成功与其坚持科学主义思想指导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对于当代美术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针对性更强。在教学当中,既要尽可能的兼顾到每位学生,还要在利用有效方法来来锻炼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其次,在教学当中,当代美术教育也应严格遵循美术规律。在基础素描课程中,因为物体形态、光能、颜色等要素是紧密相连的,对此,就要在观察及设计中,采取统筹兼顾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的素描绘画作品整体布局合理,画面各主体协调统一。对于课程的编排上,要按照逐层递进的形式,由简到难的安排,体现出当代美术教育的变通与灵活性。最后则要重视写生训练。徐悲鸿提出,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及洞察力,就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大写生训练课程,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更加熟练相关技巧。因此,当代美术教育者要为努力为学生创建自由舒适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舞台,进而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的美术创作中。

3.3 贴合实际生活、突出美术教育功能

徐悲鸿在美术教育中,始终追求写实主义,并对其创作风格不断探索,他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创作的主体,绘画风格也多以现实生活写实为主。他表示素描是艺术创作的根基,在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更是强调绘画要用以外形为主,以适当的位置、协调的比例、准确的明暗关系作为教育的纲要,徐悲鸿认为只有经过严格且大量的训练,才能让让学生真正掌握素描的基础技能,才能实现熟能生巧。同时,他还格外注重写实主义,强调写实主义不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单纯性描绘,而是要在全方位观察与透彻性分析的基础上,表现出画面的统一协调,加强细节刻画,从而彰显出艺术的社会功效。而对于我国当代美术教育来说,由于受到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使当今的艺术蒙上了严重的商业色彩,严重忽视了生活实践,相关艺术作品也与大众的生活相距甚远,表现形式过于抽象,中心思想更是无法让人理解。对于这样的现象,为了避免学生受到这样大环境的影响,当代美术教育应谨记徐悲鸿美术教育中的真谛,及时纠正自身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结语

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及其在实际教学中所采取的有效教学策略,为当代美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为其教育体系的革新指明了科学的发展方向。因此,当代美术教育应积极学习并借鉴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重新审视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创新教育体系,从而体现出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推动作用及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写实主义徐悲鸿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法治评估中的科学主义:反思与扬弃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
杨飞云与古典写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