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工科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研究与探索

2018-04-03赵醒文陈浪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院校

赵醒文, 陈浪城

(1. 广东工业大学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广东 广州 510006;2. 广东工业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广东 广州 510006)

广东省政府近年相继推出“创新强校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等建设项目,高校仪器设备采购量迅速增加,高校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资产价值“水涨船高”。高校国有资产是保证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极其重要的资源, 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物质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了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省属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也应进一步加强。

1 地方工科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通过对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多所部属高校及省内10多所省属各类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查询了省内外30多所各类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地方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基本情况。

(1) 建立了基本管理体制。从广东省审计厅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对广州大学城内7所省属院校2011—2013年度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情况看,按照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在省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省内各院校已建立了基本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保障和促进院校事业的发展。

(2) 普遍存在着国有资产在产权、配置、使用、处置、统计报表等管理环节有章不循的现象。一些院校存在管理体制、机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执行制度措施不力,监督不到位,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等。

(3) 较多院校存在重有形资产管理、轻无形资产管理的观念[1],造成院校对科研成果缺乏监管,反映在专利技术等未入账,违规转让职务发明,以及利用职务发明作价入股等。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校名校誉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不完善,存在无形资产流失现象。

(4) 一些院校土地、房屋建筑物等长期未办理权属证明,造成产权不清,少数院校未办理权属证明的比例达40%以上;实际已交付的工程项目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拖延达10年之久。

(5) 一些院校存在统计报表无统一的管理部门,未统一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造成上报国有资产报表的数据不完整、口径不统一,各资产管理系统报表反映的资产数据不完整、不准确。财务总账与实物明细账不符,实物明细账与实物不符。未按制度对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严重不符,差异数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元。

(6) 资产配置过程中,存在采购招标不规范、重复购置、使用率低、管理不严等现象;资产处置手续不健全;对大型设备、精密贵重仪器绩效管理不完善。

(7) 对外投资产权不清晰、管理不到位,存在着重投资、轻管理的倾向,尚未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机制,经济效益不高,一些投资企业也存在亏损严重等现象。

2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大部分工科院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缺乏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模糊,主管部门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法规理解不透彻[2-8],具体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管理缺乏专业知识,这是目前我省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2.2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体制不明确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体系不完整;既无专门性法律和行政法规、又无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财政部其他规范性文件;院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仅以财政部36号令为最高层级效力制度,其他规定则散见于地方政府部门其他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部门未有明确有效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造成地方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和权限不明确。一些地方院校没有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或专门管理机构,存在“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的问题[3-6]。

2.3 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长期以来, 由于地方院校过度重视教学、科研,对国有资产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对国家、政府职能部门下发的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管理权责划分不明确,管理上出现交叉、重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在对管理制度执行中凭自身主观意志办事, 有章不循。同时部分地方院校未能根据国家、上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和政策出台符合院校管理实际的资产管理办法,管理措施不力,缺乏严密有效的监督机制,造成具体管理中出现较多漏洞[1-2]。

2.4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不统一,难统筹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一些院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购置和开发各自的系统,其中省财政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由国资部门管理,财务总账系统由财务处建设,实物账系统分别由实验设备管理部门、总务处(后勤处)、图书馆等进行建设管理。多套系统上的资产分类各异、数据不一、面向的服务对象不同,导致系统建设不统一,各自为政。有些地方院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仅有录入和查询功能,并未建立可以在配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动态管理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无法公开、有序、动态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资产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连续性,从而无法为预算资金分配和资产调剂、共享提供准确信息。

2.5 对外投资管理不到位

部分地方院校存在对所办企业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不到位的情况,如未组建资产公司并完成所办企业划转至资产公司,所办企业国有资产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尚未按照“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原则,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不健全等。有的高校所办企业产权链条过长,对所投资企业缺乏控制,企业负责人薪酬过高,费用支出不符合国家相关“八项规定”要求。有的企业长期亏损,缺乏应有的绩效考核制度,股东得不到合理回报,未采取“关停并转”处理。

2.6 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不强

随着地方院校的校区规模、学生总数不断扩大,国家、省对教育行业的国有资产支出逐年增加。原有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存在编制不合理,专业人才不到位等问题。各地方院校国有资产管理队伍普遍不足,在院校的人、财、物管理环节中,往往存在着注重人、财的队伍建设,但在物的管理上,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使资产管理的诸多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严重影响院校国有资产的管理[4]。

3 完善省属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 强化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国家、省、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认识到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做好体制、制度、工作流程、网络管理平台的顶层设计,同时要加强对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加强院校间的交流,定期召开各种培训及研讨会,通过绩效评价对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单位进行处罚。其次,院校内的校领导、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使用部门责任人、资产管理员、使用人等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各级领导要带头依法依规维护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彻底消除“重钱轻物”“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等陈旧观念,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事项按规定列入学校“三重一大”议事议程[9-15]。

3.2 创新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必须要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6]。一要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全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委员会主任要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担任,委员会成员包括财务、资产、纪检、审计、设备、科研、后勤、基建、房产、产业部门负责人;二要明确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落实职责,统一制度、统一平台、统一报表,并制定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细则和工作规程[4]。

3.3 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院校应当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修改完善校内国有资产运行管理制度,制定资产采购、日常使用、处置、统计、绩效评价等环节的具体办法、业务流程、工作标准等,以健全和完善制度为导向,促进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和发展。

3.4 构建统一的资产信息系统

可参照财政部模式,建立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数据从财政厅—教育厅—院校联动,财政部门对院校资产数据实时监控。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推进资产信息系统建设,自上而下统一采用国有资产专用软件系统,对国有资产进行联网实时监管,实现管理权责相统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和实时监控来掌握资产状况。院校在主管部门统一的国有资产网络管理平台上,建立校内统一的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各类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全面、及时掌握学校各类资产信息,实现动态管理,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3.5 加强和规范对外投资管理

高校对货币资金、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货币性资金对外投资须严格控制,使用校名、校誉类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聘用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资产评估,公平计价,有偿使用。

现有直接投资企业原则上划转学校经营公司统一管理。院校应以管理资本为主加强对于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建立事企分开、权责明晰的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理顺学校与校办企业资产产权和收益的归属关系。

3.6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是地方工科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和基础[5]。财政、教育部门应强化服务理念,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并定期组织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培训,为做好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提供重要保障。院校要把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人才队伍整体规划,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要调整和落实国有资产人员编制,配备与资产管理需要相适应的财务、经济、法律、信息等专业人员,各学院(系)资产使用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落实到人[15-18]。

3.7 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公开和监管工作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充实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完善公开方式,提高资产管理的透明度。通过数字化校园、资产管理系统、校园公告栏、各类校园报刊等,及时公开国有资产情况,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学校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定期或不定期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专项审计,建立健全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倒查机制。财政、教育部门应对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督查和重点检查[16]。

4 实践与成效

广东工业大学近两年来做好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改革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1) 建立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创新资产管理方式,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总务处、资产经营公司、图书馆等学校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资产联席会议,研究学校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 制定了“广东工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配套制定了“广东工业大学资产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广东工业大学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暂行办法”等,从制度层面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

(3) 构建了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统一系统,统一报表,并根据信息公开要求,在校园网内公开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信息。

(4) 通过多次校内外资产审计、2016年国有资产清查及省巡视组巡视,强化了校内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1] 王玲.创新战略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8):284-287,306.

[2] 孙伟.对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8):46,66.

[3] 齐凤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4):7-8.

[4] 袁媛,梁斌.高校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2015(10):195-196.

[5] 陈静.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116-117.

[6] 范俊麟.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2(6):362-363.

[7] 林建全.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42-146.

[8] 黄慧.高校国有资产处置规范化管理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5):292-295.

[9] 殷俊.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7(10):118-119.

[10] 张杭明.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8-9.

[11] 张文桂,董安然,杨平,等.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4):104-107.

[12] 蒙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4(1):164-165.

[13] 陈浪城,吴福根,刘贻新.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广州大学城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241-244.

[14] 张向东,落巨福.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1,14(2):176-177.

[15] 王琦,闻星火,陈辉.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179-181.

[16] 李娟.高校国有资产监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24(2):80-82.

[17] 王琦,陈辉,闻星火.高校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140-142,145.

[18] 陈小飞,邓白平,洪彬,等.建设专业化的高校资产管理队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3-4.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