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2018-04-03辛勤
辛 勤
(宿州市砀山县豆集学校 安徽·宿州 235300)
引言:
有人给历史学科取了个音乐家的名字“背多分”(贝多芬)——背分就多,不背就是孙思邈,孙思邈是唐朝医学家,他的名号叫“药王”——不背就要亡。“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当下许多学生课堂学习历史的方式。
这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教育教学核心价值理念的缺位;是课堂教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价值取向的缺失;是对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学习本质规律的背离。
一、“事是风云人是月”——核心理念引领
脑神经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其自主建构脑神经的过程,脑神经结构是产生思维方式的物质基础——神经结构决定思维方式,教育的本质就是在于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思维方法能跟上未来工作生活的需要。
而在一个知识与技术加速更新,需要终身学习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特别是智能机器人,“机智过人”——自我学习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对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构成新的严峻的挑战。课堂教学更需要核心价值理念的引领。
2016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其本质是教育哲学的本体性回归——由现代教育“知识本位”的教育哲学观,回归到基于“人本位”的教育本体论。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全面、充分和可持续发展,把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突出和历史智慧丰厚的大写的人作为历史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路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历史课堂教学,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人性特点,明晰教育目标,强化价值观教育。
所谓核心素养,专家界定为,“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技能,而且是涵盖技能与态度在内的运用的种种心理的、社会的资源,在特定的意境中应对复杂课题的能力。”而历史学科素养,正如中国社科院吴伟教授所言,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应,其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主干课程,要“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体现历史学科价值属性——“彰往察来”、“经世致用”,“历史能看多深,我们就能走多远”,更好的服务学生做人,做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人。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更意味着课堂的根本转型——从“教师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问题学习”是新世纪的学习方式,“问题化学习”应成为课堂的神韵和灵魂。21世纪的教育理念便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定事物是质、量、构的统一体。而课堂就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介和客观环境构成的动态有机体。教师要有大境界,大课堂意识,要运用好教育智慧,统揽全局,平衡、协调好课堂教学元素,累积生成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文化情境,发挥好课堂教学系统的最大化功能。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学习者对学习本质目的的认识,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和营造最佳学习情境才是决定学习优劣的最根本依据。”【2】
二、“通则不痛”——核心资源建构
河南汝阳圣陶学校校长王天民能用25节课让他的学生学完小学数学;国外的很多学校能用24周左右的时间让来自不同语系国家的留学生过好英语关,背后都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内容上做到删繁就简——找到关键的知识和知识的关键。
关键的知识就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节点,包含教材表达知识的关键节点和学生在自己的心智体系中重新建立知识体系的关键节点。教师就像优秀建筑师一样,找到那些属于“梁”“柱”和“衔接点”一样的关键信息,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能站在体系高度,优化组合建构知识体系,提炼历史的“核心主旨”,俗话说,“能深入者方能浅出”,“能谋全局者方能得一隅”。而抓住知识的关键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找到知识的关键则表现在教师将知识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具体说来,教师要做到“三通”:“纵通”,通晓历史长河的面貌特征——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认识清过去,把握好现在,更预测未来;“横通”,全面、辩证、联系的看问题,把脉同一时期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类通”,触类旁通,逐类相通,融会贯通。“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师应建构好以哲学为根基,人文学科为主干,教育心理学为侧翼,相关学科为补充的动态开放的知识体系。“俯仰无愧祚,天地自然宽。”把书读成串儿,一个个书串儿,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互缠绕,无休无止。历史教师要融通史学之广博,文学之灵秀,哲学之睿智,教出底气,品味与价值来。
而课堂教学重心向学生的的转移,更要求教师透析教育教学规律,研磨学生成长规律,讲求开放式教育,实现“三维链接”——历史文化知识与时代课题的链接,“古今互鉴”;个体学习与协同学习的链接;学习个体同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自我学习路径的链接,“以熟记新”、建构创新。
教师要勇于担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与时代互动,重核心素养。统筹人文意识,学科意识,思维意识,方法意识,学术意识,宏观意识,细节意识和时代意识,做到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师还要做好精神资源的开发者。英国教育战略学家巴伯提出了良好教育的“课程公式”,【3】即“WE=E(K+T+L)”,其中的英语字母,“WE”是“良好的教育”,“K”表示“知识”,“T”是“思维方式”,“L”意味“领导才能”,包括领导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而“E”指“以情感意志为核心的素养”。
诚然,单一的知识传递是残缺的教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中能源富矿,汲取历史知识中智慧元素和美德元素——把握历史命运,解决对抗冲突的智慧;启迪心灵悟性,提升精神力量的智慧;用历史智慧、史学情怀、人文之光点拨学生思维火炬,照亮前行之路。为学生核心素养、价值观的培育,自主、主动学习力的养成,提供优质的源头活水。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润物无声。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运用好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单元是基于一定目标与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经验的模块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单元设计不是单纯知识点的传输与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目标与主题而展开探究活动叙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创造优质的教学。”【4】
三、“美在关系中”——核心竞争力锻造
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高级生命,其成长和发展都是在与环境之间交换物质能量和精神中实现的,都是主体性、自动自发和有选择性的,都离不开“地道”“天道”特别是“人道”的帮助。教育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和谐、多样和可持续发展。而教学是以的全面发展为指向的充满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审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做到“三知”——“知己”,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厚的学识魅力,精湛的教学技艺;“知人”,透析学生的思维结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情感信念;“知事”,知晓教育教学规律,学科价值精髓,“新时代”教育价值取向等等。
而核心素养培育落实的载体与途径就是课堂情境之场。课堂是一种场,不是实体,而是关系,教育的核心是信赖。教师应当打造体现“和合”的课堂文化:让课堂充满“亲和力”——思维有深度,人性有温度。教师要有“慧眼禅心”,多与学生精神、情感交流、沟通,让课堂有“掌声”,“笑声”“辩论声”;体现“向心力”——“从游”合力,让教材走进学生,让学生走进学生,让学生走进自己内心,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使课堂成为师生学习“协同场”,成长“共同体”——基于相互倾听而展开、探讨挑战性学习问题的活动。“理想的课堂应当是多声对话,智能跃动,和谐共振的场域。”【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统揽全局,把准基于不同情境特点探寻不同要素的互动节奏,以达致优质、魅力、高效教学的动态过程,把握住不断保障教学品位的“量”与“构”:
教师应有一种大格局大视野,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让思维外显化:勾勒出一幅历史时空思维可视化导图,“一图顶万语”,提炼好历史的“核心主旨”,“大道至简”,使“碎片化”的历史情节在“整体化”的网络知识图谱上熠熠生辉,让学生“胸有成竹”并生成“势如破竹”之志趣——一种心理学上的“门槛体验”——一上来就能辨识清方向,“开门见山”,并能直接进入全局实践探究的学习体验。在大格局下洞察历史——居高临下,左右逢源。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体验远比其他心理活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教师要做好课堂调控,顺势抛出学习任务的问题之“锚”——锚定学生为之孜孜不倦的整个学习状态后,还要调控好课堂频率,活跃学生的情感力即体验力、感受力和觉知力乃至完美人格的培育,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情绪生活,师生关系和谐和睦、共频共振。
马斯洛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有多种需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有心理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变“课堂”为“学堂”,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美国当代课程专家理查德·斯特朗、艾米·鲁滨孙和哈维·希尔费提出了学生课堂参与的“Score”教学模式【6】,“Score”是五个英文词语的首字母的缩写: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Success),能激发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Curiosity),要保障学生展示他们的原始想法(Originality),须保持与他人交往和交流(Relationship),且持续的参与(Engagement)。 .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聚焦重点议题——梳理、归纳创设好问题链,问题矩阵,提供较高难度挑战性的任务,“神入历史”,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自告奋勇,“能动学习”;教师应研究差异由来——尊重差异化,让学生“错位”、“互补”竞答,注重“协同学习”,自得其乐,“浸润学习”。激启兴趣,激活思维,激扬情感,激发“内驱力”,积聚“专念力”,增强“学习力”,让激情与智慧碰撞、交融,思维与兴趣互动、共生。最终实现学习的“悟”境界,“学必悟,悟而生慧”。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用历史人文之真,师生情感之善,教学技艺之美,锻造和谐、魅力之情境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心理学上的“Flow”“福流”(流体验)【7】——“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让我们做得得心应手的事情时,我们内心经历的类似于行云流水般的感觉”。“流体验”的感悟,也更利于磨练学生学习的品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
2016年,“世界积极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哈佛大学教授达克沃思公布了其研究成果——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一种可以称之为“毅力”的品质,这种品质能保证学生对目标持久激情及持续耐力,并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最终滋生一种享受挑战过程和享用挑战成果的强烈幸福感。
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教幸福,学幸福——实现“无管自理”、“无师自通”之教育大境界,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1]吴伟.历史学科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11)3-8.
[2]刘道玉.学习优劣的区别在哪里[N].光明日报,2016(10)-11(14).
[3]郭元祥.深化教学改革需处理好几对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4-1-2(11).
[4]钟启泉.学会单元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5-6-12(9)
[5]钟启泉.打造多声对话的课堂世界[N].中国教育报,2016-9-22(9).
[6]郑钢.“SCORE”模式让学生“动”起来[N].中国教育报,2017-9-22(05).
[7]张新安.创新的冲动和幸福感来自“流”体验[N].文汇报,201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