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途径
2018-04-03闫娜
闫 娜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7)
引言
近年来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但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以消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但其并不适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心理学被应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推动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让其能够更加准确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已有的心理学知识与测试手段,探究人们的积极思想与道德行为。积极心理学一经提出便受到广大心理学者支持,形成积极心理学研究思潮,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探究方向集中在人的积极方向上,强调人的积极作用。而心理学则主要体现在鼓励人的行为端正,提高道德品质,运用心理学知识,激励人积极向上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具体内涵便是,通过应用心理学,帮助人树立积极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在解决心理问题时,注重人在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强调在面对就心理问题时,应用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心理问题。基于此,积极心理学对诸多心理问题与心理现象进行了重新研究与探讨。其从两方面对其展开讨论,其一,注重人的内在,对心理问题与心理压力的引导作用,人利用自身的道德品质,缓解相应的心理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应激发人们的潜能,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精神,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其二,关注外在积极因素,在积极心理学中,其对问题的观看角度并不相同,从积极角度看待问题,转变心理状态,进而形成自我修复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能够有效的缓解心理冲突,帮助人调整心理状态,使其建立不断发展的心理状态。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激发潜能,人对自身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划作用,进而形成其满意的生活方式,因此积极心理学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其心理学内容也在不断健全,所包含的范围也愈发增多,首先,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与集体两个方面的状态,在个人方面注重对健康价值观的形成,集体方面则构建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集体组织系统。其次,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张,其中积极心理学被应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极大的教育果,推动其发展。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教育观念传统,忽视积极心理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压力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但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其主要以消极心理状态作为理论基础。形成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挖掘。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职能。其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对积极心理学并不重视,没有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导致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仍主要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方面,没有应用积极的眼观看待学生心理,发现学生潜能,调动学生能力,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
(二)健康教育内容单一,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
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过于片面,导致其内容在安排上,仅是制定关于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却没有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处于落后状态。且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还体现在,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没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学生无法准确的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失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此同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学知识过于抽象化,教师没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心理学情景,增加学生代入感,致使学生无法对心理学具体内容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且教学资源利用不合理,还体现在学校没有发挥自身的职能,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学资源,为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导致其没有设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仍是以咨询的方式存在,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心理健康认知偏差,心理评价体系传统
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学生认为只有存在心理问题,才能进行心理健康咨询,致使学生形成了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等的认知。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时,其所学习的也是关于心理问题方面,极易促使学生代入其中,学生没有出现心理问题,也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发展。同时心理评价体系的传统化,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传统心理评价体系中,其主要是评价学生的心理疾病状态、不良情绪等,从侧面反应出其主要是评价学生的负面情绪,但这种评价体系的使用,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积极心理方面,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但心理评价结果的呈现,极易促使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使用,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改变了其发展方式。积极心理学转变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让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是在消极心理学之上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其对心理方面的把控更加准确,而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转变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模式,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效率。与此同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学生通过积极的眼观看待自身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能够应用积极的眼观看待自身的发展状态,而且在积极心理状态的影响下,学生更加关注对自身健康精神与道德品质的树立。积极心理学与学生健康教育的结合,转变了学生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让其课程内容更加符合积极心理学内容,学生通过对其中内容的学习,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基于积极心理学改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结合积极心理理论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不仅为心理学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也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改革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教育思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推进学生发展。首先,基于积极心理学改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转变心理教育观念,对心理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学校应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发挥自身的职能,合理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加其课程安排,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教学科目的联系,形成教学网络体系,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其次,教师也正视自身在心理教学中的地位,学习积极心理学内容,掌握积极心理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最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结合时,应考虑实际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制定结合计划,合理安排结合流程,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稳步融合,进而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二)合理应用教学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心理学为其提供了改革的理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了解与掌握对积极心理学形成正确的认知,基于此教师在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增加其中具有正面影响作用的心理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积极的眼观看待自身。且由于心理学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心理学情景,增强学生代入感,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印象,从而使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积极心理学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应发挥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新规划,促使其中教学内容与积极心理学更加符合,学生可以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观念。
(三)改变学生认知,健全心理评价体系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改革过程中,还应利用积极心理学转变学生的认知,帮助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消极心理学,还有积极心理学。因此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用积极的眼观看待心理问题。学生应用积极心理学正视心理问题,发现问题的另一方面,进而高效的解决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应健全心理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与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学生设置心理评价体系,让其不仅能够评价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对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也能做出评估。
结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活动中的重点,其通过应用掌握积极心理学具体内涵、结合实际情况、改变教育内容等方法,解决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等问题,达到了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1]张可.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27):107-108.
[2]谭志远,朱晓丹.浅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北方经贸,2011,(08):191-192.
[3]郭喜青.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营养——谈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