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4-03康毕华
康毕华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4)
引言
创新是国家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完成祖国伟大复兴的内在推力,更是不可缺少的支撑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代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急迫,并且具有完整性、连贯性以及全体性的基本特征。而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接班人,是壮大民族、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更是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主体目标,高校作为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了全新的任务,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具有高素养创新精神及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命。想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就应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唯有创新才得以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而信息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元素,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更是其基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加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缓解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素质教育具体实施的效果十分关注,并在此方面做出了较大努力,并初步取了显著成效,有力的促进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要对其加以完善。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管理需要提升。目前,高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不够规范化,整体显得比较随性,教学目标与实际行为出现严重偏差,缺少系统化的教育体系规划、缺少详细的教学内容、缺少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次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还需要精炼。现有的教学内容整体上过于宽泛化,只有素质教育的轮廓,却没有精髓,华而不实,不具有现实意义,只是一味的强调知识的概述,却不注重知识的内涵、建设性的引导,只强调理论上的研究,却忽视了实践性的重要。最后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机制还需要完善。有关素质教育的课程设定、考核评价、教学实践、教学团队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将这些机制健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教育体系的重新构建
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当中,应具备完整、内容详尽、具有实用性的教育体系,从原有的体系中不难看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只是通过简单的强化思政教育或是学生创新能力来实现,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分开对待,没有将两者有机的整合到一起,因而出现教学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对此,高校应全面的看待这一问题,综合的探析当前素质教育的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思考教育内容、教育团队、教育方法等策略,要运用科学辩证观,协调好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要坚持统筹兼顾、创新管控的原则,构建符合当前发展形势的教育体系,要将科技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重点工作,才能真正聚集各方力量,调动各方主观能动性。要按照系统化的思维范本,在建设整体的过程中,强调凸显出个体,在宏观调控中注意微观管理,在切实创新中彰显特色,在积极探索中总结经验。在全新高效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引领指导下,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三)推动大学生素质及创新教育发展
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高校也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与调整,竭尽全力的想要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其发展。只有充分体现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并在原有的宏观理论、整体推动的前提下,开展创新能力有关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促进其发展。体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成效,首先要有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上进行深入创新,在整体推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凸显出科技创新能力所培养的重点内容,进而选择适宜的教育载体与教学模式,对其设计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并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其次,是有助于素质教育手段的创新,从以往思政教育工作中大力提倡的视角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逐渐转化成详细的工作设计探究,强调教育的重点内容、体现教育的条理、强化教学考核,从而调动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是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创新管理,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科技创新中的理论研究、专业建设研究,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完善体系,进而总结出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方法、及管理策略等,为推动素质教育提供有利参考意见。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路径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繁琐的项目,需要教育部门、高校、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共同配合、积极参与,全面推动其发展。高校站在全面的角度,综合分析并构建全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体系,利用思政的教育方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动力,利用专业课程的建设方式,严格规范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行为,在科学合理、根本构建、创新思路、提高效率上有所突破。
(一)发挥教育管理作用、规范培养行为
教育部门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全力引领这一培养工作的发展,真正促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质量的提升。首先应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对其的整体构建,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丰富其教学内容、补充其相关机制、创新其培养方法、优化其教学团队、夯实其基础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效率及整体水平,实现其全面整合与优化的目标。其次应转变培养理念,体现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科学性。转变创新能力培养的附属理念,要从思想及实际行动上将其列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当中、转变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力提倡情况,从专业课程的立场进行科学有效的构建、转变创新能力培养的懈怠状态,严格管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最后,要加强教学考核,建立完善的创新能力的评价考核制度,并加大考核力度,充分发挥高各部门的管理作用,实时跟进考核的具体情况,全面促使领导部门、高校教师及学生都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局面。
(二)发挥院校保障作用、奠定培养基础
高校应充分发挥其服务管理及保障作用,奠定科技创新培养能力的基础。首先应发挥出教学资金保障的作用,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教育资金,当前,我国许多大学都存在教学资金紧张的问题,大部分高校更愿意将这些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校园的建设、场馆的扩建以及实验室的建设上,而对于学生的教育活动投入的比价少,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投入更少。致使很多学校缺少创新能力培养的资金支持,阻碍了其工作的发展。高校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追加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费用,保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能有专用的款项。其次,要提供师资团队的保障,教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应创建良好的环境,严格的选择出各方面素质均优秀的专业教师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带头人,发挥其示范引导的作用。要建立管制、指导、实践以及服务为一体的教师保障工作体系,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效率。最后是要提供创新培养的保障,各地教育部门与高校应全面组织科研专业研讨活动,由教育专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商榷当前应解决的现实问题,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挥教师培训作用、创新培养模式
想要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效率与质量,就应充分了解并掌握具体的培养方法,并加以最大化利用,使其方法适用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教师积极创新培养模式,深入探索培养方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氛围、科学传授知识,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首先高校应加强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用创新的理念强化教师的教学思想,用先进的教育思维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用最新的科研成绩激发教师的工作斗志,让教师一直处在科技的前沿。只有不断强化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将其作用于学生身上,从而充分发挥出教师的积极能效。其次,要全面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真正转变教学的传统观念,积极引导教师将教学的重点从理论知识的讲解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方向上转移,将教学考核从学生学习情况向综合运用情况的方向上转移,从而真正体现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要完善校内多项制度,提高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热情,要使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通过日常教学、实验教学、教学实践等方面全面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研究学生并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成为良师益友,起到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全面实行并加强素质教育,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并要充分发挥教育管理作用、发挥院校保障作用以及发挥教师培训作用,以此规范创新能力培养行为、奠定其培养基础以及创新其培养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张雪莲,殷宝双,窦淑庆,齐方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0):21-22.
[2]张侠.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体系推进创新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24-25.
[3]潘海彬,鲍丙豪,李伯全,罗开玉.关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学教育,2010,(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