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舶来品到本土文化
——论翻转课堂与我国课程改革的融合性
2018-04-03郑韶颖
郑韶颖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翻转课堂自从在美国诞生之后就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将计算机技术与教学结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同时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大受追捧。翻转课堂作为“舶来品”,其产生背景、依据等均与我国的教育体制、伦理观念、行为观念以及地缘历史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引进这一教学模式时,必须要对翻转课堂与我国教育现状、课程改革之间的差异化进行探讨,并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又叫“颠倒课堂”,是课内组群学习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比较,教师将学习自主权归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内更加专注的进行项目学习,并通过自主学习来真正的接触到知识的更深含义。教师仅仅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作为对知识的认知主体,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将要教导的知识点录制成视频,并通过网络发布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来获得更高的效率;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提问、活动以及练习等来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现答疑解惑的同时可以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调整教学重点。翻转课堂的结构主要包括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课上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和总结反馈。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无论是在教学流程上还是师生关系上均表现出新的特点,学生的中心地位凸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多等,具体而言,其特点表现在:
1.重构教学流程
传统的教学流程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在课下练习用来巩固课堂知识;翻转课堂则是教师提前录好视频,学生自己在家听讲解、看视频来进行学习,通过这种传递来使学生巩固吸收知识。
2.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传统课堂中,教师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在传播知识时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很少,学生仅是作为知识被动接受者而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决定何时学习,学习到何种阶段等,学生通过自主调节视频来定学习的节奏与步调,在遇到疑惑时可以反复学习进修研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提问解答问题,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增多,缓解了师生之间紧张的关系。翻转课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也对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在课下独立的完成学习课程和在线测试,就必须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老师之间沟通交流,最大程度的去获取知识。
3.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除了要在课前制作微课视频外,同时要参与到课堂中学生问题的解答,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教学压力下降,但是教师却需要全程参与到课程中,因此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师的角色也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首先,教师为了更好的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以往传统备课授课布置作业“老三样”的方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频、视频的制作以及网络发布技能。其次,教师可以努力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转变“一言堂”教学方式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及促学者。翻转课堂提倡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课程时,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并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小组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4.学习环境发生改变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翻转课堂可以在任何一个环境下进行,无需固定在教室内,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法明显增多,如常见的课堂内的实践、群组学习及自主学习方式,课堂外的互相测评与实际调研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来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空间。
二、中国教育文化背景探究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教育表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二者相匹配,才可以发挥应有的价值与功能,因此国内在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必须要与本文文化背景、伦理观念等相符合。
(一)中美文化差异比较
首先,伦理文化的差异,中华民族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尚“礼”,人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开放程度有所改变,但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的传统观念仍然对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等级制度烙印明显,表现在教育领域则是教师有着不可置疑的地位。美国自成立以来,就受到《独立宣言》“平等”、“自由”观念的影响,民主平等是社会各个阶层的所追求并践行的主要思想。
其次,行为观念的差异,中国人的行为观念、价值观受到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要“适中”,做事要不偏不倚、整齐合一,反对特立独行,“枪打出头鸟”、“随大众”思想普遍;而欧美等西方国家则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展示,强调人的尊严和功能应该受到尊重,强调多样化、多元化的思想,这也是美国多元文化撞击、融合的重要因素。
再次,内源价值的差异,中国人提倡“大道合一”的思想,将大统一的宗法主义思想原则作为深入骨子的思想,人们在这一固定思维下更加注重团体的利益,强调“大我”的牺牲精神,无论是法律还是社会道德思想均是强调个人对于群体的义务与责任,提倡为了“大我”可以牺牲“小我”,西方国家则更加注重“人”的个体利益,肯定个人价值,并注重个人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性以及人的绝对自由。
最后,地缘历史的差异,中华文明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鸦片战争之前基本处于闭锁状态,这就导致了我们地域文化比较封闭传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安稳、知足常乐,因此人们在生活、生产与学习中容易因循守旧。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居民组成主要为欧洲大陆、美洲等移民,因此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开放性以及融合性,同时人们更加的自由,各种文化的撞击下,人们更加具有冒险精神,并乐于创新,寻求新事物。
(二)中美文化差异的教育表征
1.教育体制
教育与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在不同国家的政策、文化背景,教育体制不同,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存在明显差异。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学区共同组成了美国的三级教育管理体制。美国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并不管理教育的实际内容,仅仅是具有立法授权以及宪法限制的权利。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为教育的主要承办方,教育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由州政府的立法机关制定,而教育的具体管理以及办学则交由地方学区委员会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地方政府拥有教导的权利,这就使得教育环境相对宽松。我国则采用中央统一管理的集权制管理办法,教育部为管理、制定教育大纲的主要部门,而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仍然采用统一式的大众化管理方针。
2.教育思想理念的差异
美国作为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的国家,行为主义、存在主义、要素主义以及永恒主义等各大思想流派互相碰撞,而在教育方面,著名的思想家、教学学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观念,在美国教育界得到了普遍认可,理论背后所体现的民主思想与美国的社会价值理论具有有效共识性。我国教育从古代到现代社会,均将教师放在了重要且不可侵犯、质疑的地位,这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界的思想以及学术的进步,同时也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均被压制。
三、实现翻转课堂与我国课程改革融合的对策
要实现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并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工具,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化改革,在充分了解自身文化背景、学生特点、伦理观念等多种方面后实现翻转课堂与课程改革的融合,使其能够真正的推动我国教学改革进程、教育质量的进步。
(一)转变传统观念,实现思想的开放性
教育体制改革与第一实施者的思想认知有着重要关系,我国“尊师重道”、“中庸之道”的思想由来已久,教师的教学思想长期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守成不变”;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唯古唯上”为指导思想,学生个性化需求被泯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翻转课堂的真正利用,教师就必须要从认知、理解和思想上根本改变这种守旧思想与传统观念,将课堂真正的归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成绩至上”的思想,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关注学生的成长,以此为依据来转变课堂教学结构,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二)政府机构要加强政策引导
翻转课堂的成功与美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保护、推广有着重要作用,如NCLB法案中明确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绩效责任奖惩措施等,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法制化”,通过这种“软文化”与强制性政策的结合,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实施进程。我国教育部虽然颁布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但是由于其内容过于宏观笼统,指导性并不强,因此政府机构要不断完善《纲要》,通过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为翻转课堂的推广与实现提供动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现行的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均强调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首先可以推行探究性、协作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主动交流与分享;为了弥补校外教育的缺陷,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共同学习,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最后,全面改革课程考核机制,使学生不受旧的考试成绩的约束,真正的敢学、愿学。
结束语:
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国内外教育学者均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在引进翻转课堂时,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与国外的文化背景差异、行为意识与心理特性等差异,将翻转课堂与我国教学实际相结合,真正的推进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1]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2]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3]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3-78+97.
[4]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育,2014,(7):33-36.
[5]龚红霞.试析“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部分实践和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4,(9):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