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韶关市为例
2018-04-03钟安林胡迎春
钟安林 胡迎春
(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传统手工艺这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始热情高涨地进行将非遗推向世界的工作。韶关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非遗种类众多。截止2017年底,韶关市的非遗经过搜集、整理、申报,有5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19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49项入选市级非遗名录,涉及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及传统医药等各个方面。它们既是反映韶关禅宗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珠玑寻根文化等韶关文化的一面镜子,也是韶关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一、韶关非遗研究现状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造成文化生态环境的相应改变,非遗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得到政府、学术界和民间认可的同时,它的生存困境及传承难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去保护、宣传和发展非遗是当务之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独立性和多样性的成败。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到非遗研究中,对非遗文化的解读和传承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学者对于韶关非遗的研究也是处于这种文化环境和学术研究的背景下。
本文对近十年(2007—2017)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刊登的韶关非遗研究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出的18篇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归纳和总结。现阶段韶关非遗研究覆盖面较为广泛,但各门类研究并不均衡。18篇论文中,瑶族音乐有6篇,占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余则零星地分布在其他项目类别。尽管在实际的研究中,从微观层面上看,各个学者选取的角度和关注的具体项目存在差异,但在宏观上,主要的角度和目的还是研究韶关市各项非遗的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
当然,要实现非遗的保护、传承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要提高非遗的关注度,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认可非遗的文化意义及可供开发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因此,非遗的宣传和传播是非遗事业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非遗不仅要在国内传播,更要面向世界,走向全球,成为中国文化输出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不同语种之间的交流沟通,必须通过翻译的手段才能实现。将中国的非遗文化以外国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真实的呈现出来,这才是非遗走向世界的必经途径。然而,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发现,韶关非遗的外宣资料极其匮乏,非遗翻译资料严重不足,不利于韶关非遗的市场化以及国际化的推广。从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来看,韶关非遗翻译迫在眉睫。
二、韶关非遗翻译的价值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文化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文化走出战略的实施,韶关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非遗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韶关非遗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如拜盘王、瑶族民歌、粤北采茶戏等。这些非遗体现了鲜活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特性,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精神、经验和技艺,是处于动态中的不断演变中的文化传承,而非一成不变的化石,在做好保护和传承的同时,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不断发展。翻译和传播韶关非遗是其活态传承的新路径。因为,以世界通用语—英语为工具,对韶关非遗进行翻译,是韶关非遗突破地域和语言的束缚,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社会背景下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次,涉外宣传及翻译能体现城市的对外交流和人文环境建设水平。韶关非遗的翻译是让韶文化“走出去”、提升韶关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以及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韶关经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的意义。
三、韶关非遗翻译的难点及策略
非遗翻译是一种目的性明确、实用性明显的应用型翻译,从语码转换角度来看,它主要以汉语及地方方言和本土文化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言为信息载体,目的让外国受众准确地理解和获取非遗信息。由于非遗往往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非遗翻译最突出的一个难点便是本土文化专有项的恰当翻译。文化专有项是某地特有的项目,这些项目在目标语读者的文化中是不存在或者有着根本性区别的意义,导致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含义无法在目标语中找到对应项,而从成为翻译的难点。当然,非遗翻译的难点远不止于此,陈芳蓉提出非遗的英译大致具有以下三大难点:1)文化专有项的翻译;2)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3)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翻译。[1]
下面将结合具体译例来探讨应对这三大难点的翻译策略。
例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拜盘王传说里的人名英译)
瑶族非遗“拜盘王传说”里面涉及到相当多的英雄人物或者代表性人物的名字,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翻译出人名的特色,同时也要保持其特有的文化身份,不要误解为普通人名,应作为一种人名的专有名词进行翻译。因此,采用音译加注释的处理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如“盘王”,为了表现以盘王为中心的英雄史传的价值取向,翻译出姓名“盘王”以及他作为“王”的身份和地位,可译为“King Panwang(盘王)”。
类似的专有人名翻译还有以下的例子:
伏羲:三皇之一,百王之先。他和女蜗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Fu Xi,one of the ancient Three Creators and the leader of the chiefs in history,is regarded as the cultural ancestor of Chinese people.[2]
译文对“伏羲(Fu Xi)”进行了异化翻译,有利于原汁原味地传播民族文化,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但对这个文化词同时进行了注释,有利于达到交际的目的,使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2 表演艺术 (粤北采茶戏经典剧目 《补皮鞋》)
粤北采茶戏翻译既是韶关非遗翻译的一部分,也属于戏曲翻译的范畴。因此对粤北采茶戏的翻译也必须遵循戏曲作品翻译的要求,忠实的翻译戏剧作品必须能反映戏剧的艺术感染力,即译语接受者对于戏剧中的每一句台词都能够获得与原语接受者相似感受,有着相近的反应。粤北采茶戏是一门表演艺术,戏中的台词是需要在表演过程中口头呈现的,因此台词的翻译中必须要保持原文中的节奏和韵律。在中文中,戏曲台词常常以双声 (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或尾韵的方式来体现节奏和韵律之美。在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考虑以头韵或尾韵的方式来再现中文台词的乐感,保证戏曲唱词的音乐性和歌咏性。以下面一段粤北采茶戏中的台词为例,来查看具体翻译实践中的做法。
阿祥古:“小小园地一堵墙,苦瓜丝瓜种两厢。哥吃苦瓜苦想妹,妹吃丝瓜思情郎。”
A Xiang:"Like melons in a garden,separated by a wall;Brother bitterly miss her,sister miss him full of tear."[3]
在这段唱词中,看见心上人与自己之间还端坐着妹子的娘,阿祥古形象地以“一面墙隔开苦瓜和丝瓜”来进行类比,一语双关地以苦瓜的苦来对比相思之苦,以丝瓜的“丝”来谐音思情郎的“思”,富有生趣,韵律优美。翻译成英文后,为了保持原唱词的韵律和意境,译文每小段都是七个音节,并以“her”和“tear”做尾韵,相对保证了唱词音韵的工整性,从而实现了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
例3 传统手工艺(瑶族刺绣)
在对韶关非遗名称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本国的文化背景,也要考虑到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要对源语国家和目标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瑶族的刺绣工艺,常见的有两种翻译方法,一种翻译为Embroidery Craft,另一种翻译则是Anglicanum。虽然这两个词都有“刺绣工艺”的意思,但若对于刺绣工艺熟悉及相关词语、文化有着深度了解,就会知道“Angficanum”通常指英国的刺绣工艺,而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是不同的。因此,相比较而言,第一种翻译更为恰当。
四、韶关非遗翻译的对策
微观层面的翻译策略和实践最终还是需要在宏观的翻译目的和政策指导下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就韶关非遗翻译这项浩大的工程来说,要真正实现非遗的适当翻译的对外宣传,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韶关非遗是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韶文化走出去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性,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进行科学规划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非遗翻译活动大力支持。非遗翻译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涉及到译者,需要从宏观上对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进行考量,避免出现译文质量良莠不齐,重复劳动等管理问题。
(二)培养人才,提供保障
从韶关现有的非遗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从事非遗翻译实践和研究的人员来看,现有的翻译人才不能满足当前非遗翻译的需求,非遗翻译的专业人才稀缺,需要大力培养。韶关非遗要达到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就需要提高翻译质量,培养一批优秀的翻译人才。因此,除了政府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地方高校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非遗的翻译不仅涉及到外语水平和翻译知识,民族文化知识也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地方高校面临转型发展,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现实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人才。在培养非遗翻译外语人才过程中,地方高校要充分考虑地方因素和文化特色,将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作为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开设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课堂,重视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将文化学习和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融为一体。例如,可以以韶关非遗文化作为相关口译或笔译课程的材料,以本地化为设计理念来规划教材编写、授课模式等流程,进行韶关非遗的对外翻译和宣传。另外,还可以设立相关科研项目的方式,促进产学研互动,达到培养翻译人才的目标,成立一支有能力有学识的服务于本地发展的专业翻译人才,推动非遗翻译的长远发展,为非遗对外传播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三)搭建网络平台
在“互联网+”的趋势下,由政府部门联手省内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设立韶关非遗英文网站或双语网站,以发掘整理、抢救保护和宣传推广为导向,对韶关的非遗进行数字化加工,充分应用视频、图片、文字、电子地图等多媒体表现方式,建立和完善非遗的中英文资源共享平台。在内容的编排上,要注重全面性和交流性,对于目标语国家受众不熟悉的内容或者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要附有相应的解释说明和背景介绍,在形式上为了沟通方便,也应该采用符合外国读者阅读习惯的排版方式和设计格局,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扩大韶关非遗的国际影响力。此外,我们不应当仅仅满足于英文内容网站的构建,还要跟上网络科技的发展,综合应用多种交流传播手段,比如英文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丰富非遗外宣的手段。数字化方式的整理和传播,不仅能够有效节省物理空间,方便对相关数据和资源的检索、编辑和补充;同时还能打破时空限制,便捷有效地实现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共享和交流,节约交流成本。
(四)建设韶关非遗双语语料库
语料库是近年来文化及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反映学界和文化界大规模成体系的科学研究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需求。在韶关非遗中英文资源收集、翻译和整理基础上,建立非遗资源的双语平行语料库,不仅能对现有的中英文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对比和分析,修正现有的翻译过失,提升翻译的准确性,而且非遗资源的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对应关系的建立,更能够为后续非遗的翻译提供指导和参考,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建立语料真实新颖、检索方便的非遗中英文数据库,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更新,大范围供译者实用,能有效促进非遗文化外宣事业的发展。
结语
韶关非遗历史悠久,富有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韶关非遗“走出去”,在海外传播和弘扬,翻译至关重要。在微观层面,针对非遗翻译,既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又要考虑受众的心理,翻译时可以采取直译加注释的策略。在宏观层面,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建立非遗双语语料库等措施,从而扩大韶关非遗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