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辨析

2018-04-03孔繁成

关键词:诚信价值观核心

孔繁成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中华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国人价值观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是中国人的魂魄,是中国人的精气神。也正是如此,有必要厘清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和关系。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根基,早在尧舜时代就出现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基本道德价值观;西周初期,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有孝有德”的道德思想;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六顺”做人标准;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诸侯之间纷争不断,儒、道、法、墨等学派进而对道德的源头、内容、内涵、准则、评价标准等问题各执一词,形成了不同水准的道德思想。[1](P34)但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创立的儒学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在那个时代,以致后世的价值观体系的核心。

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主体的儒学价值观思想主要见于《论语》,其中提出仁、礼、义、智、勇、信、忠、孝、恕、悌、宽、敏、惠、廉、敬、和、友、善、温、良、恭、俭、让等道德价值规范概念,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内涵阐释和指导。[2](P415)然而,孔子更加强调“智、仁、勇、恕”,而孟子更加偏爱“仁、义、礼、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庸”“智仁勇”“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孝悌友善”“智勇敬信”“温良恭俭让”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体内容。[1](P34~58)

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价值观的另一个来源有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常观念;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应该成为母德的主体,因而提出了“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观念和“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十教道德标准。在孔子之前,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礼、义、廉、耻”的四维伦理道德规范和“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等道德标准;孔子之后的韩非子提出了“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的观点。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价值体系,在其《春秋繁露》中,“三纲”为“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三纲五常”,“三纲”明确了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基本的伦理等级关系,是通过“以名为教”的手段规范和教化天下,传递“君权神授、父命难违、夫权至上”思想,表面上看有利于社会有序、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建立,实际上在后世朝代中被无限放大和歪曲,变成了不平等的伦常关系的根基,是封建糟粕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能继承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规范和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以及个人、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五常”作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进步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传承中发展,在批判中传承,在弘扬中创新,必将有越来越丰富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核心的时代内涵

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一个庞大的价值观体系,涵盖的内容很多。本文仅仅选择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即“仁、义、礼、智、信”,对其时代内涵加以分析。

“仁”,《释名》曰:“忍也。”《礼记·礼运》:“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3](P30)“仁”的涵义是仁爱、仁慈,是关怀、热爱、尊重、关心、帮助、爱护别人,是与世间万物友善共生的情怀。

“义”,《释名》曰:“宜也。制裁事物,使合宜也。”《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3](P1963)“义”的涵义是合乎正义和公益行为,亦指情谊,内涵是为别人敢于付出、担当,对人和事给予正义的表现,忘我、不自私。“义”在行为表现上超越自我,在现实面前呈现出的是正义和担当。

“礼”,《释名》曰:“体也。得其事体也。”《说文·示部》:“履也。所事神致福也。”[3](P1720)“礼”的涵义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内涵是对人尊重、长幼有序、做事有节、与人和谐、谦让和善、对人有礼。“礼”是处理人伦关系与现实秩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智”,《说文》曰:“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释名》曰:“智,知也。无所不知也。”[3](P947)“智”的涵义是聪明、见识,有知识,有智慧,是认识、创造和改造世界的认知和能力,内涵是智慧和能力。“智”是认识世界,处理人际关系及事务的理性原则和手段。

“信”,《易·系辞》曰:“人之所助者,信也。”《左传·僖公七年》曰:“守命共时之谓信。符契曰信。”[3](P58)“信”的涵义指信用,如守信、失信、威信、诚信,内涵是信誉、诚实,说到做到,不说谎,守本分。“信”是保证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团体(集团)之间正常交往的道德责任和精神纽带,是个人立身处事、国家兴盛的根本。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三个层次: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体系,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体系,即“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公民层面的价值观体系,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优秀部分为基础和重要源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体系。中国传统价值观源远流长,其思想体系的内涵在不断被丰富。从春秋开始到清朝末年有无数的名家、名著、名篇阐述其思想的内涵,这些经典语录虽历经沉淀,历经历史变迁和磨难,现在看来仍然保留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主体。

学海拾贝,目不暇接。由于文章的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在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学者的诸多著述中选择少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中分别选取一个条目简要论述。

(一)富强

富强,指国家物产丰富,国家综合实力强大,也包括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发展稳定。在中华古代典籍中,富强思想层出不穷。《管子·形势解》:“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民强,诸侯服其政,邻国畏其威。”在管子看来,君王能够使国家富强是其最大的功绩,做到这一点,才能让诸侯屈服他的政令,让邻国因为其威力而不敢来犯。[4(]P6《)史记·李斯列传》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商君书·更法》:“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想变法图强的商鞅认为,圣明贤德的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大,就可以不固守原来的法律和规矩;只要是有利于民众,就可以不遵从以往的礼法和思想。[4](P8)《荀子·大略》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尉缭子·兵谈》:“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则国治。富治者,车不发轫,甲不出橐,而威制天下。”战国兵家尉缭认为,富有广袤的土地并被充分利用,拥有众多的百姓而能有效地管理,国家富足、社会安定,即使不出动军队和战车,凭声威就可以使天下臣服。[4(]P11)汉代桓宽《盐铁论·力耕》:“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汉代王符《潜夫论·慎微》:“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祸。”《资治通鉴·周纪三》:“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宋代许月卿《百官箴》:“藏富于民,国赖民安。”清代郑观应《致梁纶卿书》:“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清代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4(]P32)

上述儒家、法家、兵家等学派代表分别从富强的内涵、方式、价值等方面阐述,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片面性和狭隘性,但是仍然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在古代,富强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根基;在当代,它更是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关乎社会的建设和进步,更关乎每一个公民的核心利益和公共权益,同时更是在世界的大舞台上使中华利于强国之林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证。

(二)公正

公正,是指公平正直,不歪斜,端正,平整。公正是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基本价值观。对于普通人来讲,泛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或者个人。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公正的内涵和精髓没有因为朝代的更迭和统治者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足可以看出公正是每一个族群和个体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礼运·大同篇》描述了孔子对尧舜禅让理想社会的向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人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自然大公无私;没有战争,国与国、人与人和睦相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成就大同世界,天下就太平。若能达到这种程度,那就是天下为公。

《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涵义是处事公正,没有偏私,仁政就能顺利推行,国家治理就会井然有序。[4](P169)《管子·形势解》:“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而莫不载。”管仲认为上天公正没有偏私,万事万物无论美丑,都在苍天覆盖之下;大地公正没有偏私,万事万物无论大小,都被大地承载。[4](P169)《论语·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认为举荐奸邪的人,将他们置于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信服。[5](P92)《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涵义是如果为政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那么不用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起来;如果为政者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遵从。[2](P284)《左传·昭公五年》:“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涵义是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或者有功劳的人,不能无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4](P172)《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荀子认为公平带来政治清明,正直明察,民众安康;偏私带来政治昏暗,官场愚昧,民不聊生。[4](P173)《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认为对有罪的人施以刑罚,即使是上大夫也不避讳;奖赏有功人员时,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不遗漏。[4](P175)《淮南子·修务训》:“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此言的涵义是做官的人办事公正,没有私心,说一句话就能使千千万万的百姓响应。[4](P177)北朝苏绰《六条诏书》:“夫平均者,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此之谓均也。”所谓平均,就是不做庇护豪强而多征收穷人税赋的事,也不做放纵奸邪和投机取巧之人,而让老实本分的人吃亏,这就是“均”。[4](P184)唐代武则天《臣轨》:“不以邪损正,不以私害公。”其涵义是不因邪念而损害正义,不因私情而侵害公平。[4](P184)宋代苏轼《后正统论三首》:“至公大义之为正”涵义是将“公”做到了极致状态就是“正”。[4](P188)明代刘基《官箴》:“持心如衡,以理为平。”刘伯温认为处理政务时,心要像秤一样保持平衡,把法理作为评判的标准。[4](P189)

我国古代关于为官及处事公平公正的箴言、名句不胜枚举,从现实意义和价值、实施方法和手段等多个方面,劝谏为民父母的各级官吏在办理政务时要处事公道,待人公平,凡事处以公心,做到为人正直坦荡,作风正派,不为名累,不为物惑。我党把“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价值观的首位,足可以看出我党对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重视,同时也对各级党政官员在执政、执法过程中的行为和效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社会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广泛需求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如何在改革的大潮中做坦荡的君子,锐意进取,是非分明,公而无私,努力创造,而不是畏缩不前,做无能、无为的庸官,是一个绕不开、必须直面的必答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行得正,一身正气,百毒不侵,成为党和人民爱戴的好官,才能带动社会正气盛行,才能使公平正义成为社会的普世价值观。

(三)诚信

诚信,基本涵义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诚”,一是真实,二是实在,三是诚恳。真实是不故意歪曲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实在是做事扎实、不马虎,不虚假;诚恳是态度真实而恳切,不有意歪曲主观意图。真实、实在和诚恳构成了“诚”的基本内容。“信”是指与生命共存亡的承诺和信用;代表承诺或者约定的契约和符号。“诚”强调的是人内在的德性、品质,“信”强调的是外在的言行和结果。内在的品德和外在的言行有机结合构成了表里如一、诚实无欺、恪守信用。

春秋时期管仲《管子·枢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仲认为诚信是天下联结、沟通的纽带。[4](P281)《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他认为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尽忠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没有进学校系统地读过书,也认为他学习过做人处世的道理。[5](P50)《论语·子路》:“言必行,行必果。”其涵义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求结果。[2](P298)《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其涵义是:信用,是一个国家的无价之宝,是民众的庇佑。[4](P284)《墨子·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认为意志不坚强的人不会变得聪慧贤明,说话不讲信用的人做事也不会有事实和结果。[4](P285)《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其涵义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之道。[4](P286)《庄子·人间世》:“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庄子认为但凡是与人交往,与关系亲近的人一定要相互信任,与关系不亲近的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诺言。[4](P286)《荀子·不苟》:“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认为诚实守信可以赢得人们的信赖,产生神奇的社会效应;而夸大事实,使真相变得荒诞,会使人们产生迷惑、疑惑。[4](P289)汉代贾谊《新书·道德说》:“信者,德之固也。”其涵义是:信用,是人道德稳固的基石。[4](P291)《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其涵义是:真诚,并不是自己完善就够了,还要在此基础上影响别人,完善事物。[4](P292)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诚信》:“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魏征等人认为不讲信用的言语,不讲诚信的政令,对于君王,会败坏其德行;对于臣下,则会危及生命。[4](P296)宋代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王安石认为自古以来治理百姓必须取信于民,政府的一句承诺的分量要重于一百斤黄金。[4](P298)宋代程颢、程颐《朱公掞录拾遗》:“忠信礼之本,人无忠信,则不可以为学。”二程老夫子认为忠和信是礼制的根本,人如果不讲忠和信,就不能做学问。[4](P298)明代曹端《诚下篇》:“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曹端认为诚是仁义礼智信的根本,也是各种善行的来源。[4](P301)清代申涵光《荆园小语》:“轻诺者必寡信,与其不信,不如勿诺。”申涵光认为轻易许诺的人一定不讲信用。与其许诺以后无法兑现承诺,还不如不许诺。[4](P301)

中国传统价值观理念是诚信大于生命,诚信是评价个人为人、为政的根本价值标准,是平民与人交往,读书人入仕为官,国家交往的重要支撑。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诚信,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国古人坚信:人无信不立,业不信不兴,国不信不存。因而,诚信成为古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根基,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的共有认同,更是明君贤臣治国理政的制胜法宝。诚信是古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正常运行规则,是社会走向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诚信纳入其中,既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合理继承,也是历史发展的应然需求。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更加频繁,国际政治往来、经济合作层出不穷,坚持诚信的道德底线是公民和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国家的诚信形象、国民的诚信品质是重要的软实力,对打造国际声誉和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信的缺失将会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风气带来严重的恶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实实在在的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要求。只有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公民对诚信的价值认同,引导国民、利益集团,为国家树立诚信的形象,践行诚信的交往行为,让诚信回归社会,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定位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和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基础发展和完善而成,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成长起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换句话说,社会主义价值观并非从天而降,孤立于中华文化传统之外,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离开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与中国传统中的“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民富国强,众安道泰”的治国之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和合故能谐”“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继承了儒学传统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天下大同理想,“不偏不倚”“允执厥中”的中庸处事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要求,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执事敬,与人忠”和许慎《说文解字》的“尽心曰忠”,以及曾子“每日三省吾身”之“为人谋而不忠乎”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爱国”的思想的根基。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价值观所倡导的道德伦理观念为当今社会提供了普世性的价值和规范,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奔涌源泉和固有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内涵根植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研读中国传统价值观,不难发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存在着一些被历史所摒弃的糟粕,如“君要臣死,臣不死即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即为不孝”;“贞女烈妇”思想等,这些思想和价值观不适宜当代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并不是说它们是同一副面孔,而是像所有的传承一样,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价值观也存在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但是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了中国传统价值观思想基础上,根据我国当今时代发展的实际又注入了新的内涵,这便是发展。众多中国传统价值观倡导者、继承者和发展者们明确提出了“国富”“民安”的主张,只有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才能幸福安定。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家社稷以民为重,以民为贵、为民作主是民主的最高层次。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复礼”“和为贵”,有利于构建有序社会,“仁者爱人”是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础。从中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思想的关系,是直接而非间接,是明确而非模糊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相辅相成,隶属同一体系。中国传统价值观是母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子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子体是在遗传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优秀基因的基础上,有改革和创新的新型子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该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割裂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复兴,以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复兴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在归本溯源、古为今用、融会贯通中,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强大动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赋予时代内涵的、融合国际视角的、剔除糟粕留存精华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传统价值观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价值观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基因,成为中国人的“魂魄”和“精气神”。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部分传统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必须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国传统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一些核心要义被某些统治者所歪曲和利用;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在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被严重破坏,被某些利益集团批判,因而伤痕累累,生命力受到极大的打击。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基础上继承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更是给中国传统价值观赋予了新的生命。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更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创新成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义真正成为引领全社会的思潮,凝聚社会的共识,成为国人践行日常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操守,必将让中国传统价值观焕发新的青春和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诚信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