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建筑里的“自然之道”
2018-04-03宋源
宋 源
(绍兴文理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王澍在2012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礼上的演讲,最后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每次设计一个建筑,我都不只是设计一个建筑。而是在设计一个富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世界,走向一条重返自然的道路。”[1]重返自然之道,是过去几十年王澍建筑设计一直在思考的命题。在我们为什么需要建筑,以及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这一基本问题上,和现在流行的西方现代建筑不同,他走的是更具人文价值的另一条路,彰显本土风格、本土气息和本土特色,把目光伸向诗和远方。
“自然之道”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提出来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老子的“自然之道”,是为人类的生存和未来找寻依据和准则的。其主要观点:一是人类社会习俗以外的那个世界,深不可测,充满着活力,远远超过人的智力和理解力。人要信任自然的指示,在自然面前要谦卑。二是万事万物起始者、原始推动者为“自然之道”。人的智力在伟大的自然存在面前是渺小的。人要学会效法自然法则,把得自于自然的禀赋发挥出来。三是“自然之道”所展示的是自然世界本来的样子。自然本身没有高低贵贱区分。人要以自然本来的样式去理解世界,世界本身蕴涵着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四是自然界自有内在活力。受一种无形的东西主导,自然界中万物运行和发展总是完美无瑕。自然的内在规律不能被人为破坏,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秉承自然本性发展,顺应自然之道而为,保持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宁波天一讲堂,王澍为他的建筑作品宁波博物馆作题为重返“自然之道”的演讲,对“自然之道”给出了一个建筑意义上的表述:与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不同,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某种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我称之为‘自然之道’。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3]
王澍诠释“自然之道”的样式,就其建筑、自然和人类三者之间的和谐而言,逻辑地阐明了相互联系的三层意思:人要尊重自然——自然曾远比建筑重要;人要向自然学习——营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某种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人要遵循自然规律——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我们不是设计一个房子,而是要建造一个世界。只有植物、动物、河流、湖泊与人和谐共生才能称为一个美丽的世界”。[4]王澍追求的自然之道,是自然而然的秩序、自然而然的演变、自然而然的和谐。在他看来,建筑、自然和人都是活的生命的存在,整个建造体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系。
“重返自然之道”的理论和实践,涉及人类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的深层思考,其内涵十分丰富。读王澍建筑里的“自然之道”,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能给人以启迪和借鉴,引发对中国建筑的未来走向更多的讨论。
一、价值理念
“造房子”,为什么王澍如此执着地追求“重返自然之道”,实际上他要寻找的就是自然、建筑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是他的“价值观”,要表明的“态度”,要走的“方向”。所有建筑设计都与此关联着。
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王澍一直十分推崇并把它看作建筑的理想图式。看倪氏的这张山水画,极简。在近处有几棵老树,树下的亭子,那4根柱子,细细的,几乎不会存有什么重量,上面是一个茅草顶。作品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如果能生活在这样的一种自然环境里,那么画家即便住在狭小到仅能容纳双膝的房子里,心里也是舒适的。王澍认为这个态度是了不起的。建筑代表的只是人类活动的那一个范围,它在自然中永远是属于次一级的,不会成为主体出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王澍设计作品中的代表作。象山曾是南宋都城风水结构中的灵山之一。象山不高,海拔只有五十来米,他把整个校区建筑的高度全都放低一点,遵循的就是这个“次序”。
古典园林是王澍特别喜爱的“自然之道”样式,他的作品背后总会出现那个隐藏着的园林影子。象山校区的设计也是如此。以建筑的方式学习自然法则,并通过诗意的转化主动与自然对话、唱和;乡村、建筑、自然和诗歌、绘画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难以分类的状态,情趣盎然;进而呈现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观照人与自然和谐的图式和语言。他将从古典园林中提炼出来带着自然旨趣的“山房”“水房”“合院”设计引入象山校区建筑群中,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城市喧嚣、世外桃源般的自然人居。
王澍的建筑设计,特别强调对待建筑的态度和价值观判断。造房子,如何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使建筑完全融入自然之中?王澍的设计实践给出了一个价值理念的诗意表达:“让建筑自然地存在于山水之间。”在他看来,更强调自然性的中国建筑传统,意味着让建筑回复到自然演变的状态,这是比现代建筑更有价值的建筑学。王澍的建筑设计始终致力于自然山水诗意生活世界的重建,让建筑与自然内在融合,回归自然之根,以此通达重返“自然之道”价值理念的全部意义。在象山校区,小山、河流以及附近小镇的关系几乎浑然一体。占地800亩的空旷的校区里,自然拥有了一半的空间,原有的农村地貌仍在,耕地、鱼塘,还是由村里的农民种植养殖着。建筑物周围是小麦、玉米、高粱、油菜、萝卜、向日葵、绿茶等,春天里还有飞来的上千只候鸟一起唱和……可谓举目蓝天白鹭,俯瞰三面禾田。建筑的存在已经不太感受得到,所能感受到的是庄稼、田园、山林、飞鸟,以及这些有生命的东西所融合生成的一种和谐的氛围。在那里建筑自然地存在于山水之间而不突出,建筑、自然和人互为载体、和谐共存,展示出一幅自然之道的生动画卷。
4.孕妇有计划地锻炼以增强背部肌肉强度也是预防腰痛的有效措施,例如骨盆摆动体操,每日3次,可以减少脊柱的曲度,有利于缓解背痛。
二、地域文化
“重返自然之道”,王澍表现出对地域文化的强烈兴趣。因为,“因地制宜、顺应自然”是传统建筑文化之精髓;建筑文化特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就源于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和其表现出来的可识别性,最终彰显出建筑“让人能够回家”的本性。
王澍的另一代表作宁波博物馆,是很多当地人眼中的一座回忆之城。宁波传统村镇的特色要素,在主入口水岸、鹅卵石滩、直壁瓦爿墙、传统瓦屋面的斜切墙和散布各处的竹院中不断出现。有一位老奶奶曾多次到宁波博物馆参观。问她为什么要来,因建小“曼哈顿”商业中心,30个传统村落拆除了29个半,她说,原来的家没有了,但在这里造的房子里,到处都能见到原来家的痕迹。
家的痕迹来自本土风格、本土气息和本土特色。在那些千篇一律的建筑中,人们感受不到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更谈不上使生活成为“诗意的栖居”。如果一幢房子能让人产生回家的感觉,那么这房子就回归了它的本源;能够回家,人们就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根。当下传统建筑的状态,虽呈现残破与衰败的景象,但其日积月累地把地域文化融化在自己的躯体中,凝聚着历史发展和人们生活痕迹的建筑,恰恰又是地域文化原生出来的最真实的存在。残存的很多“闪光点”,既是地域文化,也是历史传统,从前辈那里承继下来的,应属昔日的东西,但它今日仍在发生作用,还为人们所使用,曾属于过去,现已属于当下,它成了今中之昔,是活着的历史。
王澍的建筑设计,一直注重保存地方文化特质,并使之成为建筑的地域标志。主张在任何一个地方找到那个地方的文化根源,顺其自然、因地制宜。王澍曾说过,好建筑里一定会表现出生活的本质来。福柯所说的一种与乌托邦相对应的异托邦(heterotopias),它牢牢地扎根在当下的生活之中,使建筑回归生活本真,显示出生命张力。对于“家”的设计,他一是致力于从生活方式到建造技术的综合研究,从那些黑瓦、青砖、竹胶板、竹坯子、沙石灰里边找寻文化根源性的东西。建筑的独特性并非出于美学构想,而是取决于生存需要以及与风土环境相关的技术手段。二是所有的建筑类型都是从“家”开始出现的,家园不光是指住宅,校园也一样。这是王澍的一个基本设计观念。象山校园的设计中隐含了杭州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的结构在里面。飞来峰高高低低的山道,大大小小的洞,洞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佛像,佛像就是老师,佛教重视的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师都坐在那个洞里。他把它看作最古老的“大学”,进而引出了一种“场所精神”和精神意向。三是始终围绕的一个主题,就是原生态环境下的生活样式,它总能唤起人们对家园的思念,对那种既熟知又本真的生活状态的眷恋。我们生活在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城市里面,在一个原生态的肌理框架里,建立起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进而让我们的后辈还能在纯朴的自然演变中看得见我们一直生活的印迹。
三、哲学语境
面对自然,从老子那里发展出了和自然相符的一整套复杂的哲学体系。大自然以它自身固有的规律,向人们讲述着生存哲学,“道法自然”的许多做法,非常细腻,极富哲理,人和自然完全融合、和谐相处。
王澍学贯中西,游走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精神世界里。“重返自然之道”的哲学语境,在他那里不仅仅是一种对现实态的抵抗,也不是意味着对传统的一种复制、模仿和玩味,它不可避免地担负起建设性使命,试图用现代语言去解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带上现代语言,并被描述成各种不同的姿态而存在。在这一过程中,既能看到对传统的敬畏,又能听到传统和现代的对话,还能唤起让传统继续生存发展的希冀。有学者就他很喜欢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评论说,这标志着中国园林作为一个空间和文化模式,开始在王澍的建筑世界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王澍的作品里,建筑语言是西方的、现代的,而空间模式却是传统的、经典的。
他的建筑哲学观,设计的不是一个单纯建筑体,而是一个包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世界。一方面保持同一性和差异性之间的语言平衡,与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相一致,显现出一个彼此同构、富于创造性的传承集合体。王澍的建筑哲学,一直都特别强调对待建筑的态度及其价值观判断。他要讨论并试图解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建筑,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建筑?王澍的建筑设计尤为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环境、关注建造工艺、关注建造材料。他的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强调在平静和谐的状态中回归自然的韵味;所有的设计作品都在致力于自然山水诗意生活世界的重建。正如同哲学家、建筑师维德根斯坦(Wittgenstin)所说:“建筑是种姿态,并不是任何有意识的人体行动都是姿态,就像并不是所有功能性的构筑物都是建筑一样。”[5]它需要反映的是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以及由此而来的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
四、创新设计
“重返自然之道”,在王澍的想法中,“重返”的意思,不是回复到原来的那种状态中去,而是要以一种非常鲜活的方式,创造性制作自然之道的当代版本。他一直梦想着创造一种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统一体,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反思、创新和超越中,探索出一条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建筑设计之路。
王澍重返“自然之道”的知与行,特别强调需要对当下生活世界一种积极的、自觉的、坚定的介入。他一直试图去恢复普通民众有意义的生活。在他看来,中国建筑文化真正根源性的东西,正是掌握在这群最普通的人手中。王澍说:“能融入生活愿望的建筑是最好的建筑。”[7]它会激发起人们对以往生活的回忆或是体会现实生活的感受,使参观者或使用者自然地融入其中感悟生活,并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什么。在王澍的作品中,对空间的营造就是对生活乐趣的一种追求。即使那些实验性作品,他以为也并非是脱离生活而刻意特立独行的创作,只是用不寻常的手段去营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澍的作品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原创设计。
怎样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现代建筑中来?要使现代建筑有中国感觉、地域特色,绝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需要一种创造性的传承。当下,我们正面临着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冲突。一个好的建筑,应该有可能用一种比较有智慧的方式来化解冲突。王澍看到我国现在尽管现代化进程发展得很快,但传统这一块还保存着一部分,比如传统手工工艺等。他将那些传统元素经抽象后运用到现代建筑中,让建筑带上传统文化符号编码,这不仅仅留住了人们过去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强烈的个人符号,还让大家看到了带有传统中国元素、地域文化特征明显的现代建筑。“与古为新”,即今天的东西,今天的作为,跟“古”的东西摆在一块,呈现出一种“新”来。建筑设计就有可能利用我们独特文化的优势,做出外国建筑师根本无法做出来的“当代版本”。王澍作品自身拥有的可识别性,在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普遍的背景下,无疑具有积极的创新意义。
在“自然之道”的意境中,讨论传统匠艺体系和现代建造体系之间如何共存,“重返”与“创新”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创新设计,在王澍的建筑作品里充满着改变、颠覆和超越。宁波博物馆,是王澍追求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要作品。因此,博物馆呈现出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意象,除了外在形式的表现,也有内在本质特点的表达。走在宁波博物馆顶层的平台上,你仿佛漫步在一个江南的传统村落里,你身处的建筑像一座用历史和记忆重新塑造的历经风霜的古城堡,一个用历史的碎砖残瓦重塑的当代中国的精神堡垒。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那片校园建筑活在山水自然生态中,质朴谦逊,诗意朦胧。王澍他们从各地的拆房子现场收集起800多万块年代不一的旧砖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上重新显露出来,老建筑的DNA继续有尊严地“活着”。就建筑的探索而言,王澍的创新设计无处不在,形成了特有而新颖的建筑语言。如瓦爿墙。他把宁波传统“瓦爿墙”的技艺与现代混凝土施工体系相结合,进而把原本8米高的墙体砌到了24米高;与竹条模板混凝土几乎等量的使用,互缠一起的衔接,则体现出一种肌理质感、色彩融入自然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之美。再如混凝土。传统斑驳的砖墙与外墙侧立面暴露的混凝土,显得粗糙而厚重;室内空间,地面、墙面甚至上部的楼板面,都是未经处理的混凝土,隐隐约约还看得见上面当时浇筑用的木板模或竹模板的纹理,整个建筑风格没有装饰。一切都那么的自然又顺着自然的演变。还有夯土技术。他用现代成熟易行的钢模代替传统木模,使传统夯土技术在现代社会以另一种方式真实地表现出来并显示出超越性。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材料和谐地结合与并存。这在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同时,既不否定现代,又超越传统,超越现代。
总之,王澍走的是一条关注中国本土传统建筑之路,他不断地向自然学习,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他用现代的手法来诠释和表现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对王澍的评语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组关于他创新设计的关键词:“传统的、本土的”和“未来的、现代的”。
记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说明王澍的获奖理由时说:“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8]究竟是什么使王澍的建筑作品能够超越争论,立足于世界建筑之林?我们以为,应该是他建筑作品中的“自然之道”展示出来的精神性的东西。
建筑究竟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王澍坚持关注传统的同时又关注未来,他说,“重返自然之道”,应该回头看一下我们乡村的状态,尤其是我们传统乡村的状态,那是中国的未来。我们的设计需要重新向传统乡村学习,体悟“自然之道”的图式与语言,在创新中让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使建筑、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这一理想信念支撑着他的建筑设计一直坚定地走在返乡的路上。
[1]王澍.王澍在2012普利兹克建筑颁奖礼上的演讲[J].王舒展,录音整理.建筑创作,2012(12):8-10.
[2]隐天.道德经[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
[3]王澍.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J].世界建筑,2012(5):20-21.
[4]城市行走编委会.王澍建筑地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5]青锋.建筑·姿态·光晕·距离——王澍的瓦[J].世界建筑,2008(9):112-116.
[6]顾学文,曹静.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准备——对话“建筑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王澍[N].解放日报,2012-12-28(21)(24).
[7]杜娟.批判的创造,进取的保护——解读王澍“业余的建筑”[J].华中建筑,2012(8):28-30.
[8]蔡晓玮,葛熔金.“建筑诺贝尔奖”获得者王澍:超越未来与传统之争[J].参花·文化视界,2012(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