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趣味 高效物理课堂
2018-04-03杨传顶
杨传顶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中学 215300)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新教育不可能脱离生活与社会,最好的教育应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努力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
一、关注学生听课状态,紧抓学生注意力
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状态不佳、昏昏欲睡,这种情形在夏天时的下午第一节课尤为常见,学生在该状态下的听课效果将会很差.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这种精神状态,并及时做出教学手段的调整.比如可以介绍一些科学趣闻,引起学生兴趣;也可以突然提问并运用讨论的方法,增强群体的注意力.在教授有关“力”的内容时,发现有个别同学特别犯困,我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在睡眠时眼睛会不自觉的闭上”,这时大家突然都来了兴致,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上了.有的说不闭眼睡不着,有的说可能是眼睛失去了某种“支撑力”的作用,等等.结果,我发现犯困的同学也没有了倦意,而且好多同学都在眨眼感受眼皮上力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如果不做任何改变,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不去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么至少对少数同学来说这堂课已经失去了意义.
二、从生活现象入手,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情境
例如在讲授《波的衍射》这节时,可以跟学生讨论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的片段,我们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如果这部分内容学生不熟悉也没关系,可以让他们仔细的听一下,是不是也能听到隔壁教室正在上课的老师那富有穿透力的声音.紧接着还可以继续追问,我们听到了隔壁老师的声音,却没有看到他的人,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不过是否有同学想过这里面蕴含着怎样的物理知识呢?如果我们隔着教室中间的这堵墙,却能看到那位老师,那将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同学们的学习渴望定会被彻底的激发出来,课堂推进也必定会十分顺利.另外在学习《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这个专题时,可以采用演示实验引入的方法.先拿出一个纸杯,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告诉大家,让这个杯子在竖直平面内转一圈,水却不会洒落.在大家将信将疑眼光的注视下,教师手拿杯子悠闲的让其在竖直面内运动一周(整个过程杯口都朝上),这定会引起大家哄堂大笑,这时可以趁热打铁,“如果在最高点时杯口完全朝下,水仍不会洒落,你们相信么?”.接下来,教师可以完整演示一下水流星的实验,学生的兴趣将会被这种疑问所深深吸引.
三、善于列举生活化的事例理解物理问题
生活是课堂教学活的教学资源,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物理贴近生活学生才能学得轻松自然.可以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例来感知物理内容,也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现象来总结物理规律.“生活即教育”的课堂教学理念能让物理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摩擦力是必修一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静摩擦力的问题,由于其大小、方向的多变性,常常让很多学生为之头疼.比如在讲到静止的物体是否可以受动摩擦力时,不妨让同学们伸出手在自己的脸上来回搓动,这时同学们已经可以直接的体会到脸是静止的,但却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通过这种寻常的擦抹护肤品的动作,就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同时这也可以使学生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即摩擦力只可能产生在两个相互接触且存在弹力的粗糙物体之间,试想如果手和脸不接触,是不可能感受到摩擦力的.
四、设计趣味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电容器的电容》时,可以通过自制电容器展示充放电现象.在探究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两面人墙构造一个电容器,通过一面人墙的前进、后退改变距离,通过增减人数来巧妙的改变面积,以此测量并观察该过程中电容的变化.学生融入到这个实验中,其对电容的影响因素将会有更为直观而又深刻的印象,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科素养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五、适当穿插物理学家及物理学史的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在近代物理学史上,大师林立,这些物理学大师的一生的成长及科学历程,是留给人类的宝贵的遗产与财富.在平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些有关他们的轶闻趣事与他们所从事的科学事业,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以这些大师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执着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品格,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积极的追求各自的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六、语言简练、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更易为学生所欣赏、接受
每一位教师都应明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课堂教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个成功的课堂首先要是充满活力的课堂.物理学科是一门逻辑性与系统性都较强的学科,很多概念和原理都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善于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语言又过于平淡、啰嗦,是很难激起学生兴趣的,只会让学生厌倦,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将很难再正常有序的推进,只能是灌输式的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其教学效果将可以想见.要想使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多挖掘、积累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能信手拈来,用简明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物理内涵,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物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都应该善于挖掘这种联系,感知物理学的无穷魅力.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并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展示出这种魅力,又何愁课堂教学不趣味满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