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4-03朱成兵
朱成兵
(江苏省响水中学 224600)
一、创新能力的定义
曾经有人说过,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上,中国学生普遍要比外国学生优秀,但是就创新能力而言,中国学生是远远比不上外国学生的.在中国,学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是,在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迫在眉睫.那么在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到底是指什么呢?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涉及数学的现象,会充满好奇,并运用数学知识思考解惑,能够站在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运用自己所学习的定理、公式来解决问题,这便是创新能力的含义.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数学问题的使用
用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向教师或者学生提问,同时还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解答,从而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对解题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望,诱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深化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来源、呈示方式和解决方法是问题的三个要素,下面就这三个要素进行详细分析.
(1)问题的来源及选择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不难发现,很对学生拒绝提问,即使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但是学生依旧是宁可忽视困扰自己的问题也不愿意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即使现状如此,教师依旧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寻找解题中的错误,使用积累本积累平常所写的练习中的错误,在积累本中最好记录下自己的原答案和正确答案,以供复习使用,同时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
(2)讲究问题呈示方式
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由学生解答,在这重视创新创意的时代,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发现问题的机会.例如,由于印刷等问题,教学或者练习中会存在一些细微的错误,这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去寻找这些错误并纠正,将原来错误的题目修改正确后再进行解答.
(3)问题的解决
教学中,解决问题方式的选择也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重要影响.对于一些简单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可以先让学生独自研究,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学生一起集中智慧,便很容易打开思路,问题就得以解决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日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2.重视例题的选择和知识延伸
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往往是通过例题来引入的,因此例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如果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教师在选择和设计例题时要仔细考虑,在讲解公式或者原理时尽量拓展更多的相关知识,在学生写练习时,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题,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
3.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下,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对学习没有激情.高中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以后是否能够进入一个好的大学,因此高中的学习是十分繁重的,学生学习压力大.久而久之,学生便成了学习和写作业的“机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仿佛是在被逼着学习,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打断教师的讲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即所谓的“插嘴”
在课堂上,很多教师是不允许学生“插嘴”的,一方面是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思维逻辑被打乱.但是,这样的举措会引发其它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发现了教师讲解时的错误,想要“插嘴”提醒老师,可是却被老师制止了,这样其他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存在错误的,即使可能教师会在课后发现错误并向同学们重新讲解,也很难避免有的同学记住了之前的错知识而忽略了纠错后的内容.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适当“插嘴”,勇于在课堂上指出教师讲解过程中的错误.
(2)手脑并用
手与大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每一根手指都对应了大脑的某一个脑区,适当的进行手部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手部运动,比如手指舞、魔方等,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
(3)给予学生更多拓展学习的时间
现在的高中生在校时间长达10小时,部分学校还开设早自习和晚自习,在这十几个小时中学校为学生排满了课程,老师布置的作业堆积成山,很多学生写作业要写到半夜才能写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完全失去了发挥主体性的机会,更没有时间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挑选经典的题目,而不是选择题海战术,同时,教师应该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创新思维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4.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好奇心
只有经过仔细地观察,才能全面、正确地了解某个事物,学生才能透彻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但是只有观察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该拥有好奇心,因为只有对万物充满了好奇,学生才能从普通的事物或者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然后加之以仔细的观察,便能找到其中的奥秘.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所学的内容怀有好奇心,认真观察和分析问题,试图开辟其它的解题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