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2018-04-03廉江锋
□廉江锋
(孝义市农经中心 山西 吕梁 032300)
2018年中央1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具体部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迎来了很好的历史机遇。孝义市自2006年华莲柿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长迅猛,发展成果显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1 发展现状
截止2018年5月底,孝义市共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03家(包含3家联合社),共计培育了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26家,吕梁市市级示范社31家,孝义市级示范社63家,孝义市农经中心共为合作社争取各级财政奖补资金500.5万元。
2 主要发展模式
2.1 集体引领模式
集体引领模式以兑镇偏城村、高阳镇仁义村为典型,通过村集体引导推动,将全村各户的承包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效果十分显著。偏城村发展核桃林80 hm2,林下种植黄豆、地膜谷子等农作物超33 hm2,合作社年经营收入可达60余万元。村民每年除300元/667 m2的土地流转费外,还可获得核桃收益和务工收入。仁义村统一种植了芦笋52 hm2,平均收入可达5 000元/667 m2,年收入400余万元,农户每年每人可获得土地流转费1 000元和其他福利。
2.2 示范带动模式
示范带动模式以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富东农机合作社为代表。力农合作社社员总数发展到300户,辐射带动500户农户从事蔬菜生产销售,安排就业700余人。每年蔬菜种植户户均增收8万元,成为全省示范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富东农机合作社购置配套农机具110余台,从播种、施肥、收割到粮食晾晒入库,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种植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单产最高达990 kg/667 m2,比一般种植户均增产250~500 kg/667 m2,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成为全省典范,在全国也属一流。
2.3 社会化服务模式
社会化服务模式以下堡保丰核桃树管护技术合作社等为典型。合作社以技术服务实现核桃富民为经营策略,每年组织核桃树整形修剪、交接换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合格农民技术员248人,30余名农民会员获得新型农民职业资格证,管护技术队伍达到300余人,每年修剪管护核桃树遍及孝义市6个乡镇110余村,面积约0.6万hm2,直接带动社员和农户年均增收5 000余元。
2.4 休闲农业模式
休闲农业模式以森明科技生态合作社等合作社为典型,采取“农业+旅游”的经营模式,发展绿色蔬菜、花卉苗木、休闲水果等设施农业,引导市民入驻菜园观光采摘,年收入已超30万元。
2.5 特色优势模式
特色优势模式以华莲柿业合作社、梧桐金晖天俊长山药种植合作社、鸿盛博构树合作社等为典型。立足推广弘扬孝义本土特色农产品和发展优势产业,力求将孝义市牛心柿子、梧桐山药、尉屯大蒜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和杂交构树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梧桐山药种植面积保持在26 hm2左右,年产量40余万kg。尉屯大蒜种植面积在20 hm2左右,年产量18.75万kg。土特产品已包装上市,获得地理标志,杂交构树种植40余hm2,已完成万亩基地育苗工程。
3 取得的成效
一是推动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社的发展助推了土地流转速度和经营规模[1]。截止2017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已经突破了0.4万hm2,占总流转土地的50%。
二是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专业合作社架起了“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营运桥梁,解决了产、供、销脱节的问题,实现了专业化组织、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通过统一为社员提供农资、农副产品贮运销售、技术信息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中间环节,解决了单家独户闯市场的弱势地位[2]。
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合作社将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或自主创业,或到企业、合作社打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实现了合作社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3]。
4 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是持续开展示范引领工程,推进合作社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利用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普及合作社在规范发展方面的要求,组织开展对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市场意识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注重培育典型,打造一批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带动效果佳、社会反响好的合作社,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扶持合作社发展。按照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条款,协调工商、税务、财政、农经、农委等部门,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优惠政策,重点培育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强的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倾斜,指导新注册的合作社按照全市产业规划,选好产业方向,与大市场接轨,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三是注重品牌培育,引导合作社做大做强。引导合作社树立品牌意识,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落实“互联网+”支持政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经营规模,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升级,真正实现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