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状况观察与分析
2018-04-03赵喜霞明立华
赵喜霞,明立华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职工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4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健康质量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其所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家属希望能够在优质的医疗服务下,实现孕妇产后的顺利康复[1]。而在当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当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着十分严重的影响,而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盆底组织损伤,成为了诱发这种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再生育产妇来说,盆底功能的受损情况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在最佳的时机当中进行治疗,实现再生育产妇盆底肌的良好康复[2]。因此,该研究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240例产妇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再生育妇女产后的盆底肌康复状况进行观察,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40例产妇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分娩次数,分为初产组以及再生育组,年龄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3.5)岁。入选条件:①产妇为单胎,分娩为存活婴儿;②产妇没有进行过盆腔手术以及脊柱手术;③产妇没有肾脏以及糖尿病史,没有出现过泌尿系统感染情况;④产妇在孕期以及生产之后,没有进行过其他的盆底肌肉训练;⑤不存在3次或者以上的分娩产妇。在确定产妇入选标准之后,在知情同意原则的基础上,所有产妇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两组产妇从孕期、引导分娩率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损伤情况进行诊断检查的过程中,采用手法肌力测试的方式,按照相应的类型盆底肌力进行测量,从而根据产妇的盆底肌肉收缩以及持续时间来进行判断,对产妇的盆底肌Ⅰ类纤维的持久收缩能力进行测定。根据相应的标准,来对产妇的盆底肌肉损伤情况进行分级,更好的了解产妇的盆底肌受损情况[3]。
1.3 观察标准
在患者入院生产过程中,对产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以及B超等检查,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
1.4 统计方法
在对两组产妇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记录收集之后,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两组产妇产后的42 d之后进行检查,再生育组在盆底肌力受损情况方面要明显低于初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的恢复情况当中,初产组在不同时间段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受损情况对比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对于健康质量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其所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家属希望能够在优质的医疗服务下,实现孕妇产后的顺利康复。而在当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当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着十分严重的影响,而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盆底组织损伤,成为了诱发这种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再生育产妇来说,盆底功能的受损情况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在最佳的时机当中进行治疗,实现再生育产妇盆底肌的良好康复。在两组产妇产后的42 d之后进行检查,再生育组在盆底肌力受损情况方面要明显低于初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的恢复情况当中,初产组在不同时间段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再生育组产妇来说,其盆底肌的受损情况与初次分娩产妇存在的较大的差异,初次分娩的产妇损伤要明显高于再生育产妇。在再生育产妇的盆底肌肉受损恢复过程中,需要对把握好产后6个月的理疗黄金时期,更好的保障患者盆底肌损伤的良好康复,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4]。对再生育妇女产后的盆底肌康复状况进行观察,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5]。
综上所述,在产妇进行生育之后,盆底肌肉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受损,而初产产妇在生育之后,对于Ⅰ类肌纤维的损伤程度要明显高于再生育产妇,而在再生于产妇的产后盆底肌恢复过程中,恢复效果要低于初产组,应该对产后6个月内的盆底肌康复提高重视。
[参考文献]
[1] 徐烨,王加,蒙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康复效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7):230-231.
[2] 李丽,于素莲,赵良芸,等.酒泉市肃州区1560例产后妇女盆底肌力评定及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脐部中药贴敷行产后康复的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7):67-69.
[3] 周碧华.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和阴道哑铃训练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6):522-524.
[4] 杨小伍,刘芳芳,苏娇.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状况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41-43.
[5] 裘轶超,张珂,邱丽倩.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状况观察与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