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中医药澳大利亚国际合作现状和前景*

2018-04-03闫娟娟曲新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山西省国际化

韩 波,闫娟娟,曲新谱,宋 强

(1.山西中医药大学 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山西 晋中 030619;2.山西中医药大学 医药管理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3.山西留学管理委员会,山西 太原 030000)

中医药是我国最具“中”之特色的卫生资源,是我国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能够在国际社会发挥科技、产业和文化影响力。国家为了发展中医药,出台《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规划,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医药事业海外发展和中医药服务贸易带来新契机,有利于我国中医药发展全方位开放,并参与全球医药卫生发展新规则和秩序构建,同时也为加快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重大机遇[1]。

山西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药资源优势显著。依托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优势,山西省已初步建成恒山、太行山、太岳山、晋南边山丘陵四大中药材生产基地,连翘、黄芩、黄芪等优势品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同时山西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有广誉远、亚宝、振东制药等知名中药企业,丁桂儿脐贴、复方苦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重要中药品种的市场份额位居全国前列[2]。但山西省中医药事业在海外发展还比较慢,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笔者受到山西留学管理委员会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到澳大利亚访学一年,对山西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山西中医药澳大利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 中医药澳大利亚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政府药物管理局负责对药物生产、进口、销售的审批、注册管理。从药品成份和服用风险角度划分,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将药品分为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辅助药物三种。从药品注册的要求角度划分,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将药品分为登记类药和注册类药两种。中草药被列入辅助药物,与维生素、矿物元素、植物、荷尔蒙等同列。大部分中药按登记类药物在澳大利亚申请注册,其主要原因是登记类药物审批程序简单,费用低,时间短[3]。

澳大利亚各州及地方政府则对医师的行医资格认定、医师的开业申请等事务拥有管理权。澳大利亚是最早对中医立法、纳入管理体系的海外国家,2000年的维多利亚州通过了《中医药管理法》,2012年澳大利亚全国立法,中医在法律上取得了和西医同等的地位,同时中医也加入了澳大利亚医疗保险体系[4]。澳大利亚是较早开始中医教育的国家,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悉尼理工大学、西悉尼大学等学校和一些机构开设中医正规高等教育课程[5]。

由于中医药是独立的医学体系,而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又有较大区别,同时中医缺乏足够循证医学和临床实验的科学依据,从而影响了中医在国际上的的普及性。目前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多用来治疗慢性病,针灸治疗在澳洲发展较好,针灸的疗效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同时还成立了全国性的专业团体协会。

二、 山西中医药澳大利亚发展现状

为了促进山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山西出台了“山西省‘十三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山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提高山西中医药发展水平。规划强调,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国际科技教育合作。支持和鼓励省内的相关高校、研究院所和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成立专门的联合实验室或技术研发中心,确立和开展一批重大项目的合作研发,进行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的联合培养,促进中药材产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创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提升山西省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中药产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技术动力、开辟新的渠道。

(一) 山西中医药澳大利亚科研合作

山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传统中医院校,为山西省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的中心。分别被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称号。振东制药是山西省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下辖振东、泰盛、安特、开元、康远五个药品和健康护理用品、两个中药饮片加工、九个生产企业以及中药材开发、北京研究院、生物健康科技、医药贸易等30多个子公司。阿德莱德大学建于1874年,是澳大利亚8所顶尖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之一,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享有盛名,优势专业有:农业、酿酒与食品、生物科学、健康学、信息技术与远程通信、环境科学与社会科学。201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和山西振东制药企业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建立振东中—澳分子中医药学研究中心,此研究中心是首个由中国中医院校联合西方名校合作建立的境外中医药科研机构,对我省苦参、黄芪两种道地药材的治病机理开展了深入研究。目前中心对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系统阐释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抑瘤的作用机制,是中药注射液用于治疗肿瘤研究的重大突破。双方将在复方苦参注射液深度研究、经典中成药的作用机理研究、山西道地药材道地性研究、功能性养生红酒开发等5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为了深化与澳大利亚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合作,山西中医药大学加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澳中医药合作协作组。协作组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北京同仁堂集团、天津天力士集团、河北神威药业集团等国内知名的医院和企业,有助于山西通过该协作组进行中医药澳大利亚国际合作。

同时,山西中医药大学联合江西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阿德莱德大学组建的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打造世界领先的传统医药研究机构。该研究机构围绕中药农业、创新药物与健康产品研制、制药装备等领域开展研究。

(二) 山西中医药澳大利亚教育合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来山西学习中医及对外中医药援助任务增加,用英文进行中医药授课和临床治疗也成了省内中医药院校和医院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山西精通双语教学和临床的中医人才十分缺乏,因此山西中医药大学积极拓展相关人才的培养途径。

澳大利亚中医中心是由西悉尼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澳大利亚建立的中医药学中心,发挥着西悉尼大学在中医药教育、科研、临床医疗等方面的作用,构建起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文化传播的全方位中医药协作平台。山西中医药大学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加入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派教师参加首届由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主办的、为期三个月的中医药师资英语研修项目。通过在西悉尼大学规范的海外实地训练,真正提高中医师资的英语授课能力,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开展国际学生的中医药教育,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因此,今后山西中医药大学会加强和澳大利亚中医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合作和交流,派出更多的山西中医药教学和临床人才到澳大利亚中医中心进行海外培训,提高山西中医药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山西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持续支持山西中医药合作交流,培养中医药国际性科技人才,有计划地组织山西中医药人才到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和访学,加强中医药国际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三、 山西中医药澳大利亚发展前景

中医药作为国家重要资源,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成效显著,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但是目前中成药没有一个以药品的身份正式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完成注册,同时中药国际化的程度也较低。如何加强山西中医药国际文化交流,打造山西中医药国际合作技术研究平台,促进晋药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一) 加强政府间合作,促进山西中医药文化在澳大利亚传播

由于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相距甚远,认为其只能作为替代医术,而中医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体本身的有机整体概念,通过望、闻、问、切,实行辨证施治。因此,需要重视中医药文化交流,以开放的态度阐释中医理、法、方、药的有效机理和文化内涵,使更多澳大利亚人信赖中医药,这是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政府间加强合作,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交流。

2017年山西副省长高建民率领山西省政府代表团及科技代表团赴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进行工作访问,推进了两省州在农业、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环保、健康等产业领域建立全面合作关系。访问期间,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农业厅、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振东集团与南澳大利亚州有关政府部门、阿德莱德大学等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同时,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投资贸易部部长对山西省进行了回访,进一步加强在特色现代农业、煤炭绿色清洁利用、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与澳大利亚联邦南澳州开展友好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的互访,为中医药文化的深度交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西省政府需要以中医药为切入点推广中国文化,进而推动山西省中医药学的发展。大力支持山西中医药大学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合作,在澳大利亚建立中医药孔子学院。同时,山西数十家实力较强的中医院成立“一带一路”协作组,该协作组已先后与俄罗斯、荷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英国等国家开展交流,应该鼓励该协作组开展与澳大利亚的合作交流。

(二)坚实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产学研合作

目前中药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品种较少,中医药生产厂家进入国际市场较少,不熟悉西方消费者消费习惯以及西方国家进口审批的高昂成本,同时含野生动物成分的药物以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都影响中草药对澳的出口。中医的现代化必须要与西医以及基础研究相结合,应该从西医无药可治的病症中寻找空白点和突破口,逐渐走向中西医联合用药。因此必须加强科技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建立科研团队为核心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药材科技研发创新平台。

因此,山西省科技厅应该管理服务好现有国际合作项目,加速科技合作项目的进度。各中医药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应该积极推荐申报各类合作研究计划,争取更多的研究项目,发展更多的合作方向;积极总结国际化产学研合作经验,在做好现有产学研合作项目基础上,培育更多的合作领域。通过中西医的合作,对传统中医药配方进行科学研发与改良,并与西方草本结合,利用澳大利亚在健康产品研发和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开发方面,生产出符合澳大利亚药物监督管理局要求的产品,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品及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三)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发展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培养掌握中医药文化精髓、中医药临床知识和西方文化的人才,能够从事中医药国际化文化交流;培养掌握中医药药理和药效研究的人才,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培养掌握中药和西药国际化注册人才,从事中医药国际化注册以及进入市场工作。

因此,政府、中医药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业应为各种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信息与经费保障。尽快出台聘请外籍(境外)中医药专家来晋工作、讲学流程的政策。同时遵循“柔性引进”的原则,可以聘请长期外国专家、短期专家、兼职教授、名誉教授等各类人才来校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山西省中医药国际化内涵建设。针对“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山西省百人计划),可以结合中医药特色,争取努力引进对海外医药科学研究、国外药物注册流程熟悉,同时对中医药研究感兴趣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山西工作。希望能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推动山西中医药科技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山西省乃至全国的中医药学科研和教育水平,培养国际化的中医药学人才,创造出真正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学研究成果。

山西中医药国际化,不仅能够加强山西省各中医药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在中医药开发方面开展多维度深层研发,同时也对推广山西道地药材,构建全省中药材产业创新体系,深入挖掘中医药药用价值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助推山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山西省国际化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聚焦港口国际化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