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城镇河流湿地恢复策略研究
——以大凌河朝阳城区段为例

2018-04-03陈敏

防护林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凌河驳岸辽西

陈敏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沈阳 110122)

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201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随着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移居城镇,越来越多的湿地以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被视为“未利用地”而被破坏或占用,进而改变土地用途,丧失湿地功能。该主题的确定,旨在提升公众意识,强调城镇湿地作为城镇建设发展的有机体,将对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做出重大贡献[1]。

1 基本情况

辽西地区是指位于辽宁辽河以西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辽宁西部地区。调查区位于大凌河朝阳市中段,包括大凌河段及其支流什家子河段。大凌河段西起朝阳县哨口大桥、东至朝阳县与北票市交界,东西长21.50 km;什家子河段西起龙泉大街、东至什家子河与大凌河交汇口,东西长4.30 km。总面积988.88 hm2,其中,湿地面积577.83 hm2,湿地率58.43%。

1.1 水文水质

由于大凌河流域降水主要受华北气旋、台风、冷涡及高空槽等天气系统的影响,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5 mm,降雨在年内、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1.7%,降水天数为66 d。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6.8 mm,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量多以洪水方式下泄,非汛期河道径流量小,上游段时有断流现象。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的多沙河流,大凌河子站年输沙量多年平均值为76.8万t,含沙量多年平均值为17.9 kgm-3,侵蚀模数为1 047.9 tkm-2a-1,年输沙量最大值303.5万t,最小值12.1万t,倍比数25.0,汛期6—9月输沙量74.4万t,占全年96.9%,7—8月输沙量为57.6万t,占全年75%。

根据朝阳市环保局《凌河水质水量月报》,大凌河2017年7月监测断面水质综合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

1.2 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区总面积988.88 hm2,其中林地面积138.3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99%;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公园与绿地)面积272.7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58%;水域与水利设施用地面积577.8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8.43%。

1.3 湿地资源现状

调查区湿地类型为河流湿地,系大凌河和什家子河干流及其双侧现状分布的洪泛平原。湿地总面积为577.83 hm2,湿地率58.43%。其中永久性河流487.02 hm2、占湿地面积的84.28%;洪泛平原湿地90.81 hm2、占湿地面积的15.72%。

1.4生物资源

调查区属华北植物区系,具有较明显的旱、湿、水生分布类型。经调查,区域包括天然及人工栽培植物45科86属128种,其中苔藓植物2科3属4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2科83属122种。

调查区周边地形地貌多样,山地、丘陵、平原交错,湿地、森林、农田、村屯等为野生动物生存提供多样生境。据调查统计,大凌河湿地脊椎野生动物5纲24目70科358种,其中鸟纲15目50科294种、两栖纲1目3科4种、爬行纲2目3科13种、兽纲5目12科36种、鱼纲1目2科11种。

2 现状问题

调查区可由木头营子大桥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部分为大凌河朝阳城区段和什家子河,面积799 hm2;东侧部分为其下游大凌河区域,面积189.88 hm2。

上述西侧部分为朝阳市建城区环城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木头营子大桥西侧建橡胶围堰拦蓄大凌河河水,以上区域水量相对丰盈。河道两侧已建带状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局部浅水区域修建亲水平台和水上木栈道,植有水生植物,湿地景观蔚然;局部驳岸硬化,虽可提高城市抵御洪灾风险的能力,但人为活动的干扰,将对湿地植物群落组成、空间结构、物种的多样性等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极易导致湿地面积和湿地类型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湿地环境保护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将是大凌河城区段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东侧部分大凌河流经市辖双塔区桃花吐、他拉皋和长宝等3个街道、8个村。河道蜿蜒曲折,紧邻林地、耕地,现状洪泛平原无湿生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有人工造林的痕迹,尚无深度人为活动破坏而造成不可逆(修复)的痕迹。木头营子大桥桥下南北两侧分布的洪泛平原临近在建朝阳水世界和现状带状公园绿地,受其影响,湿地斑块破碎严重。

3 恢复策略

3.1 涵养水源

朝阳市地处的辽西地区属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年均降雨量不及400 mm,经辽宁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发现,多数辽西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常年断流,河床裸露。而回溯远古时期,辽西地区实为水木丰盈的地方,皆因人类对资源的剥夺性利用,导致生态恶化,才致现在的状况。因此,一个城市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要放眼全流域和更加宏观的生态区域来研究。以辽西地区主要河流,特别是大凌河,源头区域加强天然林保护,查缺补漏,见缝插针,补齐短板;在河流流经区域,特别是沿岸第一层山脊侧,加强公益林保护和人工造林建设,确保林分质量,使林分生态服务功能得以切实实现。

3.2 河道整治

近年来,河道整治工作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而多数项目多由城市防洪涝灾害为出发点,整治内容仅简单的清淤和硬化河道层面。并没有从湿地科学角度出发考虑河流的生态功能恢复,导致河道驳岸甚至河床硬化,使自然驳岸生态结构被彻底改变,河道因此而失去了自我净化的功能[2]。调查区木头营子大桥西侧区域即为此情况,但此区域北侧中段修建亲水平台和木栈道,缓坡驳岸栽植水生植物,湿地景观优美。河道整治要以恢复河流原生态为目标的整治理念,采用自然湿地与河道蓄水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对于水陆交替的驳岸区域,采取生态恢复策略,栽植水生或喜水的草本或木本植物,强调湿地保水蓄水的生态功能。一来可增加湿地类型,丰富湿地景观;二来可增强湿地保水蓄水能力,在雨季能够使存蓄洪水,避免出现洪水过境凶猛,过后河道干涸的窘境。

3.3 湿地恢复

就调查区而言,虽湿地面积广阔,但湿地类型略显单一,这也是多数城镇河流湿地的共性问题。湿地恢复的目的一是通过自然恢复手段恢复遭到破坏的湿地生境,二是通过人为辅助手段增加湿地类型和湿地面积。以调查区为例,木头营子大桥下游大凌河洪泛平原湿地土地利用现状为未利用地,现状河道内狐尾藻茂密,岸边偶见菖蒲、芦苇等乡土水生植物,可通过自然或人工促进的恢复方式,引水环绕,营造水湿环境,促进植物自然生长;长宝街道大喇嘛沟段河岸洪泛平原内见人工造林痕迹,栽植油松、红松,可以同样方法,移走栽植针叶树小苗,栽植喜水、耐水湿的乔、灌木树种,恢复成森林沼泽湿地。

4 讨论

城镇湿地作为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有机体,赋予城镇生命与活力。辽西地区诸多城镇因诸如大凌河等河流的贯穿而聚集、发展。林业发展乃百年大计,以涵养水源的方式保住水,以河道整治的方式蓄住水,这样才能使湿地恢复工作可行。将湿地恢复和城镇建设工作协同进行,发挥湿地防灾减灾、优化生态等作用。拓展以往“城中有绿”的概念,增加“城中有湿”指标,坚守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 2018世界湿地日.湿地中国[EB/OL] http://www.shidi.org/zt/2018/

[2] 刘晓东.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4(12):79-80

猜你喜欢

大凌河驳岸辽西
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
大凌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秋辞(组诗)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长白松在辽西地区引种试验
黑果枸杞在辽西地区的栽培技术
大凌河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浅析驳岸类型与修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