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科尔沁沙地以樟子松为主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经验及建议

2018-04-03赵实

防护林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三北防护林

赵实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作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6)

1 基本情况

辽宁省科尔沁沙地以樟子松为主的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基地建设项目于2011年启动,建设范围包括阜新市的阜蒙县、彰武县以及朝阳市的朝阳县、建平县、北票市。项目区与内蒙古接壤,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省沙化土地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共有沙化土地26.70万hm2,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52.4%。

项目区是辽宁省生态环境最恶劣地区,同时也是粮食主产区和贫困集中分布地区,为改变项目区恶劣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粮食高产稳产,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三北五期工程规划,于2011年启动了辽宁科尔沁沙地以樟子松为主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项目。

2 取得成效

辽宁省三北工程科尔沁沙地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7年来,已累计完成工程造林12.84万hm2,累计投入中央建设资金47 860万元。项目区风沙危害明显减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科尔沁沙地南侵趋势已经得到全面遏制。根据全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省沙化土地减少了38 851.6 hm2,其中,项目区的彰武、阜蒙两县已经消灭流动沙地。

3 经验总结

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项目区各级党委政府将三北工程科尔沁沙地以樟子松为主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作为本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内容。一是每年都召开由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出席的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分解落实任务,对项目建设做出具体部署。二是制定详细、科学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三是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四是省、市、县层层督导,深入山头地块,督促检查项目建设情况。

3.2 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为规范工程管理,辽宁省先后出台了《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管理办法》《辽宁省重点营造林项目绩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防护林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颁布实施了《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沙化土地封沙育林育草技术规程》《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作业设计编制规范》等地方标准。

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辽宁省在工程建设中严把四关。一是严把种苗质量关,严格执行种苗的“两证一签”制度,杜绝不合格苗木上山。二是严把造林督查关,辽宁省每年都组织由厅级领导挂帅、各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造林绿化工作督察组,开展造林绿化督察。三是严把设计审批关,对于各县(市、区)上报的三北工程年度作业设计,省厅每年都邀请有关专家,实行现场抽样检查和专家集中论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批。四是严把检查验收关,坚持县级自查、市级复查、省级核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每块验收合格的造林地块都建立电子档案。

3.3 广筹资金,加大投入

辽宁省科尔沁沙地以樟子松为主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项目区自然条件恶劣,造林难度大,成本高,加大资金投入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一是加大国家投入力度。7年来,国家计划投入辽宁省科尔沁沙地以樟子松为主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项目建设资金33 800万元,辽宁省实际安排47 860万元,是国家计划的141.6%。二是紧紧依托省本级财政资金。相继实施了朝阳33.3万hm2荒山绿化、阜新市13.3万hm2荒山荒坡造林绿化、青山工程、千万亩经济林等省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这些省级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资金可以与国家科尔沁沙地以樟子松为主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项目建设资金相叠加。三是整合水利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千万亩滴灌、畜牧围栏封育等各种专项资金,与科尔沁沙地以樟子松为主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使项目建设从整地到苗木购置,再到栽植、灌溉、管护,都有了资金支持。四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吸纳个体、大户等社会各界造林的积极性,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4 突出重点,规模治理

辽宁省始终把“抓典型、建精品、树形象”作为项目建设的主线,突出重点,规模治理,实行整流域推进。项目区涌现出一大批栽植规模大、苗木质量高、日常管理优、示范带动强的建设项目,并且实行整流域推进,统一规划,分年度实施。

3.5 生态优先,协调发展

在突出生态建设的同时,辽宁省注重发展民营林业、民心林业和民生林业,不断扩大项目建设内涵,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项目建设理念,把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了项目区增绿、资源增量、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据统计,项目区7年来营造的经济林比重已经占项目造林总面积的50%以上。

3.6 多措并举,抗旱保活

面对春旱严重的地区,各地采取多种手段抗旱保活,大力推广《薄膜覆盖造林技术》《多效复合剂》《DJS造林法》等多种抗旱造林技术。普遍采用容器大苗保水造林、果树套袋造林、覆膜保墒、瓶滴、泥浆蘸根,保水剂、松树套笼、客土造林、座水造林、截干等一系列抗旱保活措施。

4 问题和建议

4.1 工程建设因旱灾受损严重

2014、2016、2017年,辽宁省遭遇三年严重旱灾,有效降水偏少,三北工程受到了严重损失,据统计,2014年全省三北工程人工造林因旱灾受损面积达0.97万hm2,其中,需要重新造林(成活率≤40%)的面积为0.4万hm2,需要补植补造(成活率41%~84%)的面积0.64万hm2。这种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建议国家将补植补造工作纳入三北工程建设内容,并提供专项资金扶持。

4.2 工程建设计划下达滞后

三北工程计划每年下达时间在5-8月前后,年度造林已经基本结束。计划下达滞后,造成各级工程管理部门无法严格按照国家局要求先设计后施工,只能先造林后补设计,也无法按照有关要求真正实行招投标等四制管理,影响了三北工程建设质量,建议国家尽早安排并及时下达每年的三北工程建设计划,最好在每年的春季造林前明确年度计划。

4.3 工程造林补助标准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工、苗木费用不断上涨,加之三北工程经过39年的建设,工程区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都已经造完林,剩下的大多是高山、远山、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本高,现有的工程建设补助标准(人工造林7 500元hm-2,封山育林1 500元hm-2)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据调研,辽宁省三北工程人工造林平均成本12 000~15 000元hm-2,封山育林平均成本3 000~4 500元hm-2,建议国家尽快提高造林补助标准。

4.4 对项目建设应该重点倾斜

各省区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项目大多安排在本地区造林绿化任务最重、难度最大、条件最恶劣的地区,比如辽宁省项目区的五个县(市)中,朝阳县、北票市、阜蒙县在全省荒山面积排名中位列前三。因此,建议国家对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项目应区别对待,重点倾斜。一是应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以区别于其他三北工程造林;二是项目建设应该是长期行为,持续抓下去,而不应该仅仅以百万亩造林面积为目标。

猜你喜欢

科尔沁沙地三北防护林
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
我的三北
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与技术研究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科尔沁沙地3种平欧杂种榛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科尔沁沙地5种造林乔木的抗旱特征研究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